11.政治奧林匹克獎(2 / 2)

“鄧似乎對改善同沙特阿拉伯的關係很感興趣,並再次強調這個問題的宗教因素。他說,中國也許有700萬穆斯林教徒,中國政府並不幹預他們的宗教信仰。

“關於人權問題,鄧說中國人對重罪的懲處沒有一致的標準,因此正在努力改變他們的司法製度。中國的律師很少,他拿不準如果多一點律師是否會對國家好些。他注意到其他國家的法庭上不斷有爭執、拖延以及明顯的等級歧視等,他不知道中國是否應該有這些問題。他顯然決定允許在了解爭端和清楚犯罪行為情況的小範圍內解決民事、刑事案件,並且限於隻增加同其他國家談判協定和合同時需要的律師。他說中國讚成所有分散的親人團聚,不實行新聞檢查,最近又容許有相當的言論自由。他還說根據中國的製度,必須審慎地對待這些自由。

“在正式祝酒和私下交談中,人人都像過節一樣沉浸在歡樂的氣氛裏,似乎有意要打破往往使這種場合變得沉悶的正式外交的局麵。我特別高興的是見到國務院的中國問題專家在如饑似渴地搜集第一手材料,搜集他們畢生從事研究的一個國家的曆史和現代風俗的第一手材料。

“宴會上,鄧小平始終談笑風生。當雪莉·麥克萊恩對他個人的經曆表示興趣時,鄧小平風趣地告訴她說,如果對政治上東山再起的人設置奧林匹克獎的話,他很有資格獲得該獎的金牌。”

此外,鄧小平還與費正清進行過一段頗有意味的談話:

“貴庚?”鄧問。

“72歲。”費答。

“我今年74歲。”

“但你仍滿頭烏發,而我早已禿頭了。”

“這證明你腦筋用得太多。”

費正清從1932年起曾以學者和外交人員的身份在中國呆過七年,已在哈佛大學講授中國曆史四十餘年,是該校弗朗西斯·李·希金森講座功勳曆史學教授,也是公認的西方首屈一指的中國問題專家之一。他之所以能獲得參加國宴並在首席陪同卡特和鄧小平的殊榮,是與他長期以來卓有成效地致力於中國問題研究並積極呼籲中美關係正常化分不開的。他對此感慨萬端,覺得這一盛會終於證明了他作為一個中國問題專家五十餘年來努力的成果。

宴會結束後,鄧小平夫婦在卡特夫婦的陪同下,出席了在肯尼迪中心舉辦的文藝晚會。

晚會上,群星薈萃,高潮迭起。著名鋼琴家魯道夫·塞金、歌唱家及六弦琴演奏家約翰·丹佛的表演令人陶醉;精彩的現代巴蕾舞讓觀眾如夢如癡;哈萊姆環球遊覽者職業文娛球隊的籃球表演則博得了全場熱烈的喝彩,據說,安排這支球隊表演是為了滿足鄧小平對籃球運動的愛好。晚會的最後一個節目是一群天真活潑的兒童唱起了中國歌曲,這使晚會的輕鬆愉快氣氛達到了最高潮。

演出結束時,鄧小平和夫人,卡特夫婦和他們的女兒艾米一起登台與演員們見麵。很顯然,當時的熱烈氣氛使卡特深受感動,他在當天的日記中以頗具感情色彩的筆觸寫道:

“我們在肯尼迪中心觀看了一場很輕鬆的演出。後來我和鄧、鄧的夫人卓琳、羅莎琳以及艾米一起登台與演員們見麵。當鄧擁抱美國演員特別是擁抱演唱中國歌曲的小演員時,流露了真誠的感情。他親吻了許多兒童,後來記者們報道說不少觀眾甚至感動得流淚了。

“參議員拉克澤爾特是極力反對中美關係正常化的,但這次演出之後,他說他們輸了,沒有辦法投票反對兒童唱中國歌曲。

“鄧和他的夫人似乎真誠地喜歡人民,他確實轟動了在場的觀眾和電視觀眾們。

“也許因為鄧的精力充沛和個子矮小的緣故,那天晚上艾米和其他孩子們都非常喜歡挨著他,同他在一起,其實雙方似乎都有這種感情。

鄧小平夫婦與卡特夫婦出席肯尼迪中心舉辦的文藝晚會,鄧小平以和藹可親的言行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經過短時間的相處,鄧小平獨特的個性和個人魅力便給卡特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

“我對鄧的印象很好。他個子矮小,卻很健壯。他機智、豪爽、有魄力、有風度、自信而友善,同他進行會談是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