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而今邁步從頭越
中美關係正常化後,鄧小平順利訪美,開啟了各領域合作的先河,但這僅僅是開始。
1月30日上午9點,鄧小平和卡特舉行第三次會談。重點討論了雙邊關係問題。雙方同意成立聯合經濟委員會,簽訂中美航空協定和海運協定。卡特在回憶錄中也詳細描述了這次會談的情況,他說:
“這一次有我們助手參加的會議比前一天的會議輕鬆而又和緩得多。我們討論了雙方償還資產的問題(這個問題是1949年中國革命勝利時雙方互相沒收資產引起的),並保證努力迅速解決這一個和其他的遺留問題。鄧對於這些複雜問題的具體細節了如指掌。
“我提出了關於最惠國待遇的法規問題,如果我們隻給予中國、而不給予蘇聯,將造成不平衡。鄧對我說,在移民問題上,中國不能同蘇聯相提並論。他還說如果你要我輸送1000萬中國人到美國來,那我是十分樂意的。這話很自然的引起了哄堂大笑。
“我提了交換留學生計劃的問題。我不讚成他關於美國學生完全由他們自己在一起生活,而不同中國學生或中國家庭住在一起的決定。他解釋說,中國的居住條件差,達不到美國人的起碼生活水平。我認為他的解釋理由不充分。我又提了另一個問題:隻要你同意美國派多少學生到中國,至於誰能夠去,我們不要你們審查。他笑著說,對付幾個學生,中國還是有力量的。中國人並不想從思想意識的角度審查學生。他還說對於美國記者在中國各地的旅行將有些限製,但不會進行任何新聞檢查。我對他說,既然他給我提供1000萬中國人,那我將給他提供1萬名新聞記者。他放聲大笑,並立即表示謝絕。
“我要求他(在美國作公開講話時)提及台灣問題,使用‘和平’和‘耐心’等措詞。他說他希望美國和日本敦促台灣同意談判,說中國解決這一問題隻是在兩種情況下不以和平方式和不耐心,那就是:台灣長期拒不談判和蘇聯勢力進入台灣。他要求我明年起在向台灣出售武器的問題上采取審慎態度。他表示他們不讚成向台灣出售任何武器。
“我將美國就出售武器問題給勃列日涅夫的答複告訴了鄧:我們的政策是既不向中國、也不向蘇聯出售武器,但是我們不想影響有主權的盟國的政策。他答稱:‘是的,我知道這是你們的態度,這好。’
“我們還談了一些其他問題,其中包括一些非常機密的問題。會談進行得很愉快,很有成效。”
這次曆時兩個多小時的會談結束後,鄧小平和卡特當著許多記者的麵熱烈握手。他們麵帶微笑地從總統辦公樓出來,一起走進玫瑰園。在記者向他們詢問會談的結果時,卡特說:“副總理和我明天還要會麵,簽署即將達成的一些協議。我們的討論是深遠、坦率、誠懇、親切而和諧的,極其有益和有建設性的。”
當兩國領導人再次握手時,鄧小平興奮地說:“現在兩國人民都在握手。”鄧小平這句富有感情、意味深長的話也深深地打動了卡特,此時,他把鄧小平的手握得更緊了。
在鄧小平與卡特會談期間,兩人相處得非常融洽。
在一次閑談時,鄧小平笑問卡特:“美國國會有沒有通過一條會談中禁止吸煙的法律?”
“沒有,”卡特說,“隻要我任總統、他們就不會通過這樣的法律。你知道我的州種植大量的煙草。”
鄧小平聽了這話,開心地笑了起來,隨即取出一支熊貓牌香煙吸了起來。對於鄧小平的這種開朗和坦率性格,卡特十分喜歡。他讚揚鄧小平想什麼就說什麼,而且說了就算數,不用擔心彼此間產生誤會。鄧小平在會談中所表現出來的大家風範以及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也使卡特欽佩不已,在他看來:“中國人似乎知道如何表達他們對國家的自信和自豪,卻又並不傲慢。”
據他回憶:“中國人在關係正常化的前前後後,對於我的其他任務以及我們的國內政治現實都有十分靈敏的反應。我們對於第二階段限製戰略武器會談、台灣問題的解決、我們在西太平洋新的外交紐帶的穩定影響以及美日需要加強合作等方麵的聲明對我們都是有利的。他們的這些聲明都沒有使我們的新關係帶上反蘇色彩。在這一過程中,我明白了為什麼有些人說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文明的人。”
中午,應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的邀請,鄧小平前往國會山同美國參議員們共進午餐。鄧小平在祝酒詞中說:中美建交是中美關係中的一件有曆史意義的大事,在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應當妨礙中美兩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積極發展正常關係。希望美國參議員為增進中美兩國和兩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