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調理篇(3 / 3)

(2)午餐:千層卷(標粉250克)、紅燒雞肉(雞肉100克)、蒜苗炒香腸(青蒜苗100克、香腸25克、粉絲50克)、玉米粥(玉米片50克)。

(3)晚餐:米飯(標一米250克)、紅燒帶魚(帶魚100克)、炒茄瓜(長茄瓜200克)、蘿卜瘦肉湯(豬肥瘦肉25克,白蘿卜50克)。

(4)全日附加食物:植物油50克。

(5)全日總能量:168兆焦耳(蛋白質128克,脂肪121克,碳水化合物601克)。

4冬季食譜:

(1)早餐:豬肝粥(標一米50克,豬肝50克)、油煎蛋(雞蛋50克)、油條(100克)、蘿卜炒粉絲(胡蘿卜100克,粉絲15克)。

(2)午餐:饅頭(標粉250克)、土豆燒豬肉(豬肥瘦肉50克,土豆200克)、炒白菜(大白菜100克)、蝦米蘿卜湯(蝦米15克,白蘿卜100克)。

(3)晚餐:米飯(標一米250克)、糖醋排骨(排骨100克,白糖15克)、炒豆芽(黃豆芽150克)、豆腐魚頭湯(豆腐50克,粉絲25克,魚頭1個)。

(4)全日附加食物:植物油50克。

(5)全日總能量:168兆焦耳(蛋白質125克,脂肪122克,碳水化合物600克)。

粉塵作業者的飲食要求

粉塵作業者雖然采取了各種防塵措施,但也難免受到粉塵的危害。生產性粉塵(包括采礦業、礦石、岩石加工業,玻璃製作業、陶瓷及搪瓷業、鑄造業、耐火材料業等)都含有二氧化矽(矽),長期吸入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矽粉塵,可造成矽肺。為了預防和阻止疾病的發生、發展,在飲食營養上應采取保護性膳食。采用高蛋白飲食,補充含有較多蛋氨酸、色氨酸的食物,增強吞噬細胞活力,防止矽肺的發生、發展;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增加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的供給量,維生素A可保護呼吸道粘膜,維生素C可促進呼吸道粘膜損傷的愈合;控製脂肪供給量,因脂肪過多,會增加肺塵蓄積,促進肺纖維化,對矽肺不利,每天脂肪供給量以50~70克為宜;多選食具有吸附或促進排砂塵作用的食物,如豬血、黑木耳、蘑菇、荸薺、羅漢果、蘿卜、白菜、芹菜、菠菜等;多食具有祛痰、利尿、收斂、解毒作用的食物,加速粉塵毒物的排泄,保護好呼吸道。如綠豆、百合、蓮子、藕、鴨梨、冬瓜、西瓜。多吃具有化痰、軟堅、散結作用的食物,阻止肺部纖維變性、消除節結,如海帶、紫菜、牡蠣、淡菜等。

對從事麻、毛、棉等紡織行業的工人應酌情多食黑木耳、竹筍等食物,可驅除胃腸中的細毛纖維。

鉛作業者的飲食要求

接觸鉛的人很多(鉛作業包括鉛礦開采、熔煉、鑄造、蓄電池製造、食品罐頭、焊接、印刷等等),鉛化合物均以粉塵形式擴散,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進入人體,危害人體健康。采用飲食排鉛是比較理想的方法,應采取以下保護性膳食:應增加蛋白質和含蛋氨酸、胱氨酸的食品,因為鉛中毒時影響蛋白質的合成代謝,總蛋白含量下降;多食具有解毒、排毒作用的食物,攝入較多的維生素C和果膠、酸奶、大蒜等,維生素C與鉛合成,可生成難溶於水的無毒鹽類,排出體外,達到解毒的目的。果膠有抑製鉛吸收的作用;酸牛奶可刺激胃腸蠕動,減少鉛的吸收,加速鉛的排出;大蒜(含有大蒜素)可與鉛結合成為無毒化合物。此外,還有綠豆、荸薺、海帶等,亦有排鉛作用。多食富含鈣、鐵的食物如蝦皮、豆製品、動物血、發菜,可加速鉛的代謝,減少鉛在體內的蓄積,控製脂肪的供給量,鉛為脂溶性物質,飲食中脂肪可促進鉛在小腸中吸收,故應減少脂肪供給;應多食含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葉酸的食品,以利保護神經係統,改善造血功能。

苯作業者的飲食要求

苯作業者接觸苯的工人有苯製造工業,苯作為有機化學合成原料以及苯作為溶劑等工業的作業者。苯是高度揮發性液體,在生產環境中以氣體進入呼吸道,短期內吸入的苯,一般在幾天內即可全部轉化後排泄,長期吸入蓄積達一定數量可引起中毒。苯為親脂性物質,故有人稱之為神經細胞毒。人體在短時間內吸入高濃度苯蒸氣時,可以引起急性中毒。在飲食上應采取保護性膳食:供給高蛋白膳食,可增加人體抵抗力,促進苯的氧化和增加肝髒的分解能力;增加含糖類食品,在代謝中可生成葡萄糖醛酸,有利於與苯結合,隨尿排出體外;限製脂肪攝入,因為苯與脂肪的親和力強,可增加苯在體內的蓄積,故應在滿足需要的前提下,對脂肪加以限製;補充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K和B族維生素的食物,維生素C可促進苯氧化成酚,在肝髒轉變成硫化物,從尿中排出,維生素C能防止白細胞減少。維生素K對苯有解毒作用,食物中富含維生素K的有卷心菜、花菜、西紅柿、胡蘿卜、碗豆、大豆、土豆、動物肝髒、瘦肉等;增加鐵和銅的供給,有利於減輕苯中毒和貧血症狀。

磷作業者的飲食要求

磷有黃磷、紅磷、黑磷、紫磷四種,其中黃磷為高毒類物質。接觸黃磷的作業者主要有以磷礦石製取各種含磷化合物的工業、農藥、化肥生產人員。生產過程中,磷主要以蒸氣和粉塵經呼吸道進入人體。生產中急性磷中毒較少見,生活中誤服磷化鋅滅鼠藥,可發生急性中毒。為防中毒應在飲食中采取以下保護性膳食,增加蛋白質供給,因尿中排氮增加,蛋白質消耗較多;增加糖類供給,因糖代謝障礙,血糖下降;減少脂肪攝入,因肝受損害易引起脂肪肝;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B1、維生素B2;增加鈣的供給量,調整鈣、磷比例失調,防止發生骨骼脫鈣。

春天飲食營養如何調理

春天(立春起至立夏止)是萬物生長,萬物更新的季節。那麼,春季該攝取哪些營養?怎樣調整飲食呢?可以用這樣一句順口溜來回答:“春天裏來日漸暖,厚味飲食應轉淡,時鮮蔬菜要多食,酒肉辛辣要少吃,健康長壽有保障。”

祖國醫學指出“人與天地相應”,即人體的生理機能應與四季氣候的變化密切適應。例如:人的血液循環,是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的。

冬季血流緩慢,所以脈象如“石”,脈沉在骨;而春天的血液循環又漸漸增強,所以脈象“強”、“浮”,如魚遊水麵。因此,機體的營養結構要隨季節的客觀規律進行協調。中醫一貫主張在春天通過飲食養生來治病,現代醫學也證明這種觀點是正確的。

1進食高熱量:早春時節,氣溫仍寒。寒冷刺激甲狀腺,可引起功能亢進,消耗熱量,使人體耐寒力和抵抗力減弱。另一方麵,人體為了禦寒也需要消耗熱量,來穩定基礎體溫。所以,早春期間的營養構成應以高熱量為主。除穀類製品外,還可選用糯米、黃豆、芝麻粉、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時補充能量物質。

2補充優質蛋白質:寒冷還可以加速體內蛋白質分解。導致抵抗力降低而致病。所以早春期間還需增加補充優質蛋白質,如雞蛋、蝦、魚類、牛肉、雞肉、兔肉等,因為這些食物中富含蛋氨酸,而蛋氨酸具有使人體耐寒的功能。

3攝取足夠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春天還是由寒轉暖的季節,氣溫變化較大,加上細菌,特別是病菌開始繁殖,活力增強,容易侵襲人體而致病。所以,春天還要攝取足夠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如富含維生素D的小白菜、雪裏蕻、柿子椒、番茄等深色蔬菜,以及柑桔、檸檬等水果,因為維生素D具有抗病毒的功能。還要攝取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莧菜、塔棵菜等黃綠色蔬菜,因為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從而能抵抗各種致病因素的侵襲。還要攝取富含維生素E的青色卷心菜、花菜、芝麻等,因為維生素E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抗病力的作用。

4多吃食用菌:近年來,不少醫學專家還認為春天飲食應清淡,可添加食用菌(如黑木耳、銀耳、蘑菇、香菇等)做菜肴。因黑木耳富含礦物質鈣,而鈣對人體肌肉、心、腦等細胞的功能起主導作用;銀耳富含銀耳多糖,能提高人體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蘑菇含有蘑菇多糖可抵抗綠膿杆菌的侵襲。所以,食用菌是一種春天的天然保健營養品。

民間習俗在清明節吃“青團”是符合人體春季的營養特點的。因為,青團是由綠色蔬菜的“青汁”(富含維生素)、糯米粒(高能量)、豆沙(含氮豐富、可保護神經係統)等製成。而“清汁”的化學結構與血紅蛋白相似,對青年貧血有良好的補血作用,經常食之可使人精神舒暢、血管舒張,對高血壓者能降低血壓。它還具有抑菌、通便作用,特別是能抑製腸道內變形杆菌的繁殖,具有健胃強身的作用。

春天疾病如何用飲食防治

有些疾病每逢季節交換時發作,大都是因自然界變化的影響。祖國醫學早已指出“春氣者諸病在頭”。事實證明,到了春天,凡肝陽上亢的人,特別容易出現頭痛、眩暈。現代醫學亦發現,春天的氣候變化,容易使血壓波動而升高,出現頭痛、頭昏、失眠等症狀,應及時采用食物防治。方法有:每日每餐食3個香蕉或桔子。亦可用香蕉皮100克,煎水代茶頻頻飲之。因為香蕉可提供較多的能降低血壓的鉀離子,所以,春天經常選食含鉀的如檸檬、梨、綠豆等對防治高血壓是有益的。如果選用香蕉皮適量,加水煎服,可預防春季腦溢血。

春寒還會誘發胃、十二指腸潰瘍。為此可采用蜂蜜預防。方法:取蜂蜜100~150毫升,隔水蒸熟後,於飯前空腹1次服下,每日3次。也可用新鮮卷心菜洗淨、搗爛,用消毒紗布絞汁,服時稍加溫,每次服200~300毫升,每日2次,15天為1療程。對患有胃下垂及胃功能紊亂者,可選用優質雞內金若幹隻(一定要附有黃色薄膜),製成粉末狀後服用。製法:先在鐵鍋內置些米糠(一般炒100克雞內金用1000克米糠),在火上炒,要把米糠炒至黃褐色為止。然後放入雞內金再炒,炒至雞內金像蝦片似地膨脹起來,即將鐵鍋從火上取下,稍冷卻後,篩去米糠,將雞內金搗研成粉霜狀放入瓷瓶內備用。服法:成人每人每次服1~2克,每日3次,可用黃酒送服。由於春天氣溫變化大,容易導致慢性氣管炎複發。防治方法:急性發作時可取蓬蒿菜90克,水煎去渣,加入冰糖適量,分2次服。急性期過後仍有咳嗽者可用百合30克,蜂蜜1匙與梨同蒸,將百合、梨與汁同服。預防慢性支氣管炎複發,可每晚就寢時把1~3個生胡桃肉(連胡桃的紫衣服),與1~3片生曬參片一同細嚼,嚼爛後咽下,連服3個月。

值得一提的是,在春季患有某些慢性病者應避免攝取某些食物,否則會導致疾病複發或惡化。如肝病者,春天應避免攝取含有醚油類物質的蔬菜。所以,含有醚油類物質的食物,如扁豆、蒜頭、洋蔥、菠菜等,會對肝髒和膽汁產生不良的刺激,應少食或不食。

消化性潰瘍者在春天要避免攝取含肌酸、嘌呤等物質豐富的肉湯、雞湯、魚圓湯。因為上述物質可強烈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菠菜、豆類和動物內髒,亦因含有上述物質,會刺激胃酸過多分泌,形成氣體而腹脹,增加胃的負擔。

尿路結石患者要避免攝取高鈣食物,如菠菜、莧菜、春筍、柿子椒等,還要忌飲紅茶、可可茶、勿食果仁等,因為它們可引起草酸鈣和磷酸鈣結石。另外,要忌食肝、腎等動物內髒,魚肉、巧克力等也要少食,否則易形成尿酸結石。

夏季的飲食養生

從立夏到立秋這段時間,其氣候特點是酷熱多雨,人體陽氣此時最易發泄,新陳代謝也極其旺盛。所以在夏季,不僅要防止暑熱之邪傷人;還要為了避而傷了人體陽氣,即還要注意養陽氣。最重要的是重視飲食養生。

在菜和菜湯中要適量加點鹽,這是由於高溫下,大量出汗,體內有相當量的鹽分隨汗排出。鹽的供給量,包括普通飲食中的食鹽在內,每日有20~30克即可,也不能太多。

其次,要多喝點飲料,但飲水需注意多次少量飲用,每次不超過300~500毫升,清涼飲料溫度以10℃為宜。茶葉、可可、咖啡、綠豆湯、烏梅湯,除能補充水分外,還有輕度興奮作用,有助於解除疲勞,改善食欲。

還有,適當補充維生素。應首先考慮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C等水溶性維生素。一般認為,每日飲食中最好含有維生素B105毫克,維生素B203~05毫克,維生素C150~200毫克。

最後,要多食些水果、蔬菜、瘦肉、動物內髒、雞、鴨、蛋等。相反,脂肪的供應量應適當減少,若過於油膩,就會引起厭食。夏天,往往食欲下降,所以,在飲食中要注意色、香、味,並適當吃些粗糧。酸味和辛辣的調味品,有增進食欲作用,可適當多食。要多喝些防暑飲料,如酸梅湯、西瓜汁等。

秋季飲食營養如何調理

中醫認為,燥為秋季的主氣,稱為“秋燥”,其氣清肅,其性幹燥。因此,燥邪傷人,容易耗人津液,所謂“燥勝則幹”,必現一派燥象,常見口幹、唇幹、鼻幹、咽幹、大便幹結、皮膚幹甚至皸裂等症。秋季飲食養生究竟應怎樣呢?

1防燥養陰:秋季飲食以防燥養陰、滋陰潤肺為準繩。古代最著名的營養專著《飲膳正要》中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事實證明,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甘蔗等,可以引起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

2少辛增酸:即少吃一些辛辣的食品,如蔥、薑、蒜、辣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如廣柑、山楂、新鮮蔬菜等。因為肺主辛味,肝主酸味,以防肺氣太過,損傷了肝脾功能。

3經常食粥:年老胃弱的人,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蓮子粥、生地汁粥、麻仁栗子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4適時進補:根據秋季的特點,除可適當服用一些維生素類製劑外,還可服用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進行保健,如西洋參、沙參、麥冬、百合、杏仁、川貝、胖大海等。原則是宜滋潤,忌耗散。平素為陰虛體質的人,秋天更要注意養陰,可用中成藥如: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

5秋令飲食佳品:

(1)柿子:秋令佳品,首推柿子。古代醫書有雲,柿子能補“虛勞”,這是說它有補益作用。凡感受到秋燥之“邪氣”者,可以出現咽喉疼痛、口舌糜爛,甚至幹咳;過去有肺病的人,有時也會咯血。對於這些情況,柿子都有很好的保健、治療作用。它能潤肺、止渴,在缺碘地區,常流行地方性甲狀腺腫,多吃也甚有益。

柿子的果蒂,叫做柿蒂,既具有安胎作用,又可止呃逆。有的人吃了食物後容易呃逆,用柿蒂煎水喝有較好的冶療效果。在柿子的外麵,長有一層白霜,稱之為柿霜,如能收集起來,也可用來治療咽喉痛和口內生瘡。即便是食品店中買的柿餅也不失為治療咯血的輔助食物。

每當柿子上市,樣子十分誘人,大家不妨嚐嚐新。還有一種硬柿,要剝皮吃,味道極美。當然,話又說回來,像任何其他食物一樣,吃太多的柿子也不宜。特別是身體虛弱、怕冷、經常腹瀉、消化不良或咳痰甚多者應不吃或少吃柿子。至於民間傳說的“柿子不能與蟹同吃”,今已被現代科學所證實,故吃柿的時候,就不要同時吃蟹。

(2)紅菱:即可作水果,又可作為食物的有紅菱。嫩嫩的紅菱十分爽口,能清熱止渴。出去秋遊時,買一些生的紅菱吃,可以解除口渴,清除疲勞。不過,生吃的時候要注意洗淨,因為紅菱的外皮上可能附有寄生蟲。將紅菱煮熟吃,中醫認為有“益氣健脾”的作用,對消化係統頗有好處。近年還發現紅菱有一定抗癌作用。紅菱還可以作為糧食,隻是吃多了容易腹脹。吃剩下來的菱殼,不要仍掉,而應收集起來,曬幹後可以作藥用。菱殼煎湯,能治療一般性的腹瀉、痔瘡、脫肛等。

(3)百合:百合是秋季特有的食物。中醫認為,百合能補益心肺。有肺虛咳嗽、幹咳無痰,或者感受秋燥而感冒咳嗽者,都宜於吃百合。晚上容易失眠、心神不寧時,也可以吃百合。百合中營養成分很豐富,有蛋白質、維生素、胡蘿卜素等,其中胡蘿卜素對防癌也有一定用處。

吃百合的方法很多。可以當菜肴吃,如薺菜炒百合,先將薺菜切成末,與百合瓣共炒,稱得上是美味佳肴,特別適宜於肺病患者食用。也可以煮粥吃,如百合與糯米製成百合粥,放上一點糖,不僅可口,而且安神,有助於睡眠,還可以用百合、蓮子和紅棗共煮成羹,當點心吃,也有補益安神作用。

(4)白果:白果一般在秋季采集。生白果含有氰的成分,有毒,所以不能生吃。過去報紙上每有吃白果中毒的報道,都是因為生吃或未煮熟的關係。熟食白果,則大有補益。

白果的功效很多,對各種虛證都有補益作用。對肺病久咳、氣喘乏力者,有補肺定喘作用。對年老力衰、小便清長、夜間尿特多者,有補腎縮尿的作用。經常大便溏薄者,吃白果可減輕症狀。對內髒下垂者,多吃白果也有一定益處。

白果作為菜肴,先要去掉硬殼和附在白果肉上的一層薄膜,甜、鹹均不失風味。喜吃甜食的,可用白果肉煮湯,稍加糖即成。亦可與栗子、蓮心等共製成甜羹。它們製作方便,最宜老年體虛者食用。每日早晚各吃1小碗,內放10粒白果,注意不要多吃,多吃了會腹脹。製作鹹食,可紅燒,滋味甚美。與蹄筋等共煮,亦甚佳妙。平時吃素製作鹹食,可紅燒,滋味甚美。與蹄筋等共煮,亦甚佳妙。平時吃素者,可以白果、蘑菇、竹筍共炒,或者一起煮湯,味道也相當不錯。

不過,雖然白果是秋令補益佳品,但消化不良、腹脹,發熱者不宜食用。

(5)栗子:栗子也是補品。中醫認為,栗子可以“健脾”、“補腎”,其吃法很多。作為甜食,可以單獨煮湯吃。也可自製栗子粉,加糖和少量奶油、奶酪拌食,有如吃蛋糕的感覺。栗子與白果一同製作,或者再加百合,更是相得益彰。

自然栗子也不可多吃,否則亦會腹脹的。

(6)桂花:秋高氣爽,丹桂飄香。桂花除了供觀賞之外,收集起來,也是一種美味。將桂花取來,用鹽醃一下,再用糖漬起來,貯存待用。以後在吃白果、蓮子、栗子時,放上一小撮,香味撲鼻,更增食欲。

冬季飲食營養如何調理

冬季氣溫下降,外界陰氣占主導地位,人體受外界影響,陰也相對增加,此時有利於陰分的吸收。因此,順應這樣的特點,注重養陰,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嚴寒的天氣也使人們代謝升高,皮膚血管收縮散熱也較少。因此冬季飲食調配上,可以多增加一些膏粱厚味,如燉肉、熬魚、火鍋等。具體來說,冬季飲食養生要點如下:

1多吃高熱量、禦寒食品:寒冬的飲食原則,一是要有豐富、足夠的營養,熱量要充足;二是食物應該是溫熱性的,有助保護人體的陰氣。在這理論指導下,中醫歸納了一些禦寒食品,例如:肉類中的羊肉、牛肉、火腿、雞肉、狗肉;蔬菜中的辣椒、胡椒、大蒜、生薑、蘑菇、香蔥、韭菜;果品中的胡桃、龍眼、栗子、大棗、杏脯、荔枝、桔子、柚子、鬆子等,既補充足夠營養,又保護人體陽氣,吃了身體覺得暖和。

2多吃滋潤食品:冬天,雖然清爽,但是太幹燥了。當天氣的濕度隻有22%的時候,難免會唇幹舌燥。幹燥的冬天又特別容易引起咳嗽,而這類咳嗽差不多都是燥咳,治療方法也是以潤為主,總之,冬天幹燥之際,任何人都宜“潤一潤”,如吃些煲老糖水、紅蘿卜馬蹄水、川貝燉蘋果等。

3注重食補:為了增強體質,許多人往往習慣於在冬令服用些補品。人參、鹿茸、阿膠、黃芪之類,固然對人各有益處,但如果服用不當就會常帶來一些副作用,而適當地進行食補,既經濟實惠又沒副作用之虛。所以,冬令進補養生,首先應遵循“藥補不如食補”的原則。

如果老年人平素並無什麼明顯的慢性病,消化力也屬正常,那麼就應該根據自己的嗜好、經濟條件、環境等,在冬季進食一些滋補作用較強的、易於消化的食物補品。例如以黃豆類食品、核桃、玉米粥、綠葉蔬菜、甘薯(地瓜)、山藥等為主,配合羊肉、蝦類、鴨肉、鱉等一些動物性食品。此外,蜂蜜、白木耳、桂圓肉、菌類(如香菇等),也可視個人的嗜好及體質反應情況,適量食用。

下列食療簡方,也可按病症服用:

1羊肉:羊肉加薑、蔥、黃酒、醬油等作料紅燜或清燉,每餐適量食用。有暖中補虛、開胃健脾的功效。適用於體虛胃寒、氣管炎哮喘、肺結核咳血、貧血者及一切虛寒病人。

2紅棗:紅棗10個,煮湯喝,每日1次。或黑棗1個,蒸食,每日1次。有養血益氣、補脾健胃、止渴生津、強神壯力等功效。適用於脾虛、久瀉、體弱者及肝炎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者。

3黑木耳:將黑木耳3~5克溫水泡開後,加冰糖燉爛服用。或白木耳用溫水泡開加冰糖燉爛,每晨適量食用。有滋陰潤肺,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適用於痔瘡出血、眼底出血、冠心病和腦血管病者。

4蜂蜜:每日早晚空腹溫開水衝服1~2湯匙蜂蜜。有清熱、補中、解毒、潤燥、止痛的功效。適用於慢性便秘、潰瘍病、肝膽係疾病、慢性咽喉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