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醫療篇2(3 / 3)

再說,任何藥物都具有偏頗之性,即“是藥三分毒”。而體內陰陽又是相互消長的。如多用助陽藥易損陰;多用滋陰藥可損陽。凡此種種,誤傷機體,均可能招致陰陽失調,氣血不和,百病叢生。

中醫保健法

中醫的“辨證”

在中醫中,有陰陽、虛實、表裏、寒熱、氣血津液的“辨證”。所謂疾病,就是機體所具備的防衛軍對由內部或外部侵害機體的各種致病因素,即機體的敵對力量所進行的戰鬥。來自內部的有癌變、病變以及自身免疫病等;來自外部的有細菌、病毒、瘧原蟲等病原微生物,以及光線、塵土和煙霧等。所謂防衛軍就是由機體的網狀內皮係統,即通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等維持機體健康的係統。疾病就是這兩種力量以身體作為戰場進行交戰的一種狀態,交戰雙方,必有勝負。

在戰鬥的初期階段,防衛軍的力量幾乎達100%,隨著戰鬥的深入進行,雙方的力量對比會發生顯著變化。到臨死前,敵對方麵的力量幾乎達到100%,而防衛力量會下降為零。

但在戰鬥的中間階段,有一段時間敵我雙方的力量是勢均力敵的。對機體來說,在這段時間以前,就是處於優勢時期,以後則是處於劣勢時期。

在中醫中,將處於優勢的時期叫作“陽”,將處於劣勢的時期叫作“陰”。這就是說,陰陽既是表示疾病發展的“標準”,同時又是表示體力消耗和增長的“標準”。

中醫的治療方法

前麵已經詳細講過,陰陽這一“標誌”,是表示機體處於優勢還是處於劣勢的一種狀態。在一般的戰鬥中(指戰場上的戰鬥),在處於優勢而不斷向敵人發起進攻的時期,或是處於劣勢而不得不采取守衛的時期,其戰術是完全不同的。

機體內的戰鬥也是這樣。當機體處於優勢,即在“陽”的時期裏,由於體力(即戰鬥力)仍然非常旺盛,就會主動出擊,由此身體如同戰鬥進入白熱化狀態那樣而出現發燒、出汗、說胡話、躁動不安、臉色發紅等症狀。這樣,在治療上就要以讓患者出汗、嘔吐或者腹瀉等積極用體力去戰勝敵人的處方為原則。

相反,在處於劣勢的“陰”的時期裏,就必須像戰場上所采取的利用戰壕去進行守衛的消極戰術那樣,去保存剩下來的較少體力,通過各個擊破的辦法,逐漸地消滅敵人。具體來說,就是要采用保暖、促進血液循環、恢複體力的處方,慢慢使身體康複。

由於在“陽”的時期與“陰”的時期,其處方性質完全不同,所以在診斷時,如果將“陰陽”診斷錯了,有時就會導致難以挽回的後果。上麵提到的虛實“辨證”也同樣如此。當處於實證狀態時,就要把不利於身體的外邪排出。相反,在虛證時,就要補充身體的正氣。這樣看來,虛實的診斷同陰陽的診斷是一樣的,如果將虛實弄顛倒了,同樣也會出現嚴重的後果。

事實說明,中醫治療的根本所在就是在診斷上。

便血的自我診斷

便血,是消化道出血的特有症狀,一般可分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如果血色偏深成為“柏油”樣便,應考慮為上消化道出血;若呈鮮紅色,則為下消化道出血。下麵介紹一些便血的自我診斷方法,

1有慢性、周期性、節律性上腹痛的病史,特別在出血前疼痛加劇,而出血後疼痛反而減輕或緩解,這時的便血多為消化性潰瘍出血。

2服了乙酸水楊酸等損傷胃粘膜的藥物,大量飲酒或有應激病史,應考慮糜爛出血性胃炎的可能性。

3如果你有病毒性肝炎或慢性酒精中毒病史,體檢發現有蜘蛛病、肝掌或腹壁靜脈曲張,應考慮有肝硬化所致的食道——胃底靜脈曲線破裂出血的可能。

4大便外掛少量鮮血,排便時肛門劇痛,為肛裂出血。

5大便最後有鮮血滴出或噴射出,則為痔瘡出血;沒有原因的便血或膿血樣便久治不愈,要注意結腸息肉的可能。

6如果已年過40,且近期出現上腹疼痛,伴有厭食、消瘦、反複嘔吐咖啡渣樣物及經常排黑便,應高度懷疑癌的可能。

7少量鮮血伴大量粘、膿液或果醬色血便,並伴發熱、腹痛,應考慮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的可能。

8久治不愈的膿血便,中年以上,大便呈細條,有食欲不佳及進行性消瘦者,要考慮直腸癌或結腸癌的可能。

便秘的簡易治療

1腳蹬法。安靜地仰臥在硬板床上,上肢不動,兩腿伸直,兩腳交替下蹬,每秒蹬1次,每隻腳蹬100~200次。

這樣動作,可扭擺骶椎,使骶椎第二三四節發出的副交感神經興奮,刺激遠端結腸蠕動,解除便秘之苦。

2飲水法。必須早上一醒來就把準備好的1杯水飲下才能有效。腸內粘膜麵有高而密的環形皺壁,皺上有密集的細小絨毛,飲下1杯水,才能順利通過小腸,到達大腸,幹硬的糞塊得到水的滋潤就可以順利排出。

3土豆療法。選新鮮、個大的土豆,用冷開水洗淨,放在洗淨的器具中搗碎,再用幹淨的紗布擰出汁,便可服用。每日早飯和午飯前各服半茶杯,可收到較好療效。

4桔皮蜂蜜療法。將桔皮洗淨、切細絲,加白糖、蜂蜜適量,煮沸、冷卻,每次1湯匙,每日服3次,可治便秘。

5蜂蜜療法。經常喝蜂蜜水,可治便秘。

6食鹽適量衝開水喝下,可治便秘。

心腦血管患者夏季保健方法

由於心腦血管患者一般的病情一般在夏季比較平穩,患者便時常對自己的病情放鬆警惕,忽視了日常保健和調理。實際上炎熱季節尤其是三伏天,經常出現持續高溫、無風、潮濕、氣壓低等各種複雜氣候,加之酷熱難熬睡眠不足,常導致精神不振、鬱悶煩躁,這對身體調節和適應能力均較差的心腦血管病人更易發生意外。因此,患高血壓、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的中年人,在炎熱的夏季,更要時刻注意防範,謹防發生意外:

盡力改善悶熱環境,保證充足睡眠,避免情緒鬱悶、煩躁,適當參加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既不消耗過多的體力,又能怡情養性,自得其樂。

注意冷暖變化,及時添加衣服。溫差驟然變化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使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心髒工作量突然加大,冠狀動脈突然遇冷則發生痙攣,致使心肌缺血,誘發心肌梗塞,造成嚴重後果。

食物應以清淡為主,切忌暴飲暴食。攝入過多高脂肪食品常成為夏季發生心肌梗塞的誘因。在炎熱的夏季,肌體所需熱量很少,胃腸分泌功能減弱,消化功能降低,暴飲暴食必然加重胃腸道和心髒負擔,致使冠狀動脈血液供應減少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此外,還要特別注意食品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力戒煙酒。吸煙是冠狀動脈痙攣、心絞痛發作和心肌梗塞的易患因素。夏季人們出汗較多,而飲酒時血液循環加快,出汗量大大增加,此時若補水不足可使體內血容量減少,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導致血栓在心腦血管中形成。

糖尿病患者的保健方法

由於糖尿病是一種慢性持續性疾病,血糖值高低與患者的衣、食、住、行及精神情緒密切相關。所以,病人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識、學會日常生活的自我保健方法十分重要。

保持樂觀情緒和積極的生活態度。應該懂得,隻要控製好病情,同樣能健康長壽。

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定時定量進餐、運動、工作和就寢,因為它們直接影響到用藥劑量和時間。

飲食宜淡、多樣,不要過鹹和偏食,忌高甜食。食量按每日所需總熱量計算,不要貪飽,宜少吃多餐。

運動宜循序漸進,持之以恒,不宜空腹運動,不要過度疲乏。

要了解和掌握低血糖反應的知識,尤其外出活動時或運動量大時要隨身攜帶食品,及時加餐,預防低血糖反應。

應戒煙忌酒,尤其不要空腹飲酒及飲烈性酒。飲用啤酒要適量,並且要減少主食。

注意足部衛生,堅持每晚用溫水洗腳。因通常足部感覺遲鈍,所以水溫不要過熱以免燙傷。鞋襪要鬆緊合適,不要穿硬質鞋襪。冬季要注意足部保暖。

注意口腔及眼部衛生。早晚洗漱,避免視力疲勞。

每日自測4次尿糖,即三餐前及睡前記錄檢測結果,尤其注射胰島素的患者應該堅持。血糖和尿糖不平衡的患者應常測血糖。如用試紙測尿糖,應注意測定時間的準確及看試紙是否過期、失效。有條件的患者可購袖珍血糖儀,方法簡便迅速,有利於病情控製。

定期到醫院檢測肝和腎功能、血脂、糖化血紅蛋白、尿常規、血壓、心電圖及眼底,根據病情可3~6月檢測1次。血糖、尿糖應常測,即使病情穩定者,也至少每月1次進行空腹血糖及餐後2小時血糖檢測。

頸椎病患者的保健方法

頸椎病是一種緩慢進展的退行性頸椎疾病。此病多發於中老年人,尤其是長期從事伏案工作的教師、編輯、作家、會計以及外科醫生、縫紉工等。

頸椎病發展緩慢,病程較長,給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影響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嚴重者可喪失工作、生活能力。頸椎病的症狀十分複雜,如神經根壓迫引起的頸、肩、背疼痛,上肢麻木酸脹、肌肉萎縮;椎間動脈受壓迫引起的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耳鳴、耳聾、視物不清等腦供血不足症狀。近年來發現頸椎病還可引起大小便障礙、癱瘓、失明、血壓異常、類似冠心病病變、神經性皮炎、結腸炎、潰瘍病、胃出血、腸功能紊亂、神經症、頑固性頭痛、尿失禁、肩周炎等。因此,當患有類似症狀,經多方麵治療而療效不顯著時,切莫忘了去醫院檢查一下頸椎。

目前頸椎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兩種。多數頸椎病可采用非手術療法,如頸椎牽引、手法按摩和醫療體操等。下麵給患有頸椎病的患者介紹一套簡單易行的醫療體操,它有助於改善頸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的消退,解除肌肉痙攣,減輕疼痛,防止肌肉萎縮。

左右旋轉

取站位或坐位,雙手叉腰,頭輪流向左右旋轉,動作要緩慢,幅度要大,每當旋轉到最大限度時停頓3~5秒,左右旋轉15~20次,頭暈、心慌時應停止旋轉。

前屈後伸

做時伴隨深呼吸,呼氣時頸部前屈,下頜接近胸骨柄上緣;吸氣時頸部伸至最大限度,反複做10次。

側展

吸氣時頭向左展,呼氣時頭還原。接著吸氣時頭向右展,呼氣時頭還原,反複做10次。

按摩頸部

兩手輪流按摩頸部20~30次,然後按壓“風池穴”,再用雙手大拇指第一節掌麵用力向上向下按摩30~60次。

以上醫療體操,每日做1~2遍。頸椎病患者進行醫療體操時一定要遵照規律,切不可將頭、頸部作無規律的動作。

肩周炎患者的保健方法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又稱凍結肩、肩凝症等。好發於45歲以上的中年人,多見於體力勞動者。

肩周炎的治療多采用綜合療法。如用點、拿、拔、伸等法和局部治療,以疏筋活血、通絡止痛、鬆解粘連,促進肩關節功能的恢複。也可進行針刺治療,痛甚者可進行局部封閉治療。中藥治療宜祛風散寒、活血通絡、補益氣血,可選用小活絡丹、三痹湯等。外貼活絡膏、麝香壯骨膏等也有輔助作用。

堅持功能鍛煉是治療肩周炎的重要手段之一。患者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下列方法。

向上拉手

拉住患者手或手腕部逐漸牽拉做50次。

劃圈擺動

站起彎腰,患肢下垂,肘部伸直,以肩關節為軸心,作順、逆時針方向各劃圈50次。接著分別向前、後、左、右擺動50次。幅度由小到大、由慢到快。

手指爬牆

麵對牆壁,用雙手或單手沿牆壁緩慢向上爬動,使患肢盡量高舉,然後再慢慢向下回到原處,反複做50次。

中藥湯劑的煎服方法

湯劑是將藥物放在水中煎煮,然後取汁服用。湯劑既可由單味中藥煎煮而成,也可由幾味、十幾味、甚至幾十味中藥配伍組合的複方煎煮而成。

水是湯劑的主要溶媒,煎藥用水以潔淨為原則,可以是井水、泉水或自來水。煎湯時的加水量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因為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響湯劑的質量。一般認為,水要加到超出藥物3~5厘米為宜,煎第二次時應加水到超出藥物1~2厘米。藥物加水後,還必須浸泡一段時間,使中藥濕潤軟化,細胞膨脹,以便有效成分的浸出,避免加熱煎煮時,藥材組織中蛋白質凝固,澱粉糊化,阻礙有效成分的利用。一般浸泡時間約為30~60分鍾,第二次煎煮時浸泡時間應縮短。

煎藥以陶罐為好,也可用玻璃或陶瓷製品,忌用鐵器、銅器和錫器。一般煎藥時先用武火將藥品煮開,然後改用文火使藥液保持微沸狀態約30分鍾即可,滋補保健類藥品煎煮時間可以稍長,可煮一小時左右。一劑藥一般應煎二次,然後把兩次煎取的藥液合起來分次服下。中藥湯劑一般每天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滋補類藥物最好在飯後服用,使之同食物混合,延長在消化道的停留時間,並與飲食中的營養成分一並吸收,以利身體保健,服藥後,應少飲茶。少食蘿卜,因茶葉、蘿卜會降低補益藥物特別是參類藥物的特有療效。

膏滋劑的使用方法

膏滋劑是將中藥材加水煎煮後,去渣取湯,然後經濃縮,再加入糖或煉蜜製成。在家庭中自製膏滋,需備齊煎藥鍋、小棉布袋或淘籮、紗布、陶瓷罐、大口玻璃瓶等物品。

具體的製作過程和操作步驟如下:將處方中的藥物洗淨,然後置於陶瓷鍋內,加入適量的水浸泡6~12小時。用武火將藥物煮沸,然後改用文火微煮3小時,倒出湯汁,加水入鍋再煎取汁,連續三次,最後將三次所煎之湯汁混合。

將藥渣倒入小棉布口袋或放入淘籮中榨出剩餘藥汁,倒入湯汁中。在陶瓷罐或大口玻璃瓶口上蒙3~4層紗布,將上述湯汁混合液緩緩倒入瓶罐中過濾。將過濾後的湯汁放入敞口煎鍋內,不要蓋鍋蓋,先用武火燒開,撈去浮沫,待湯汁變濃時改用文火保持微沸,並不斷攪拌,避免焦化粘鍋,直到湯液濃縮到用筷子挑起呈片狀落下如薄粥湯時為止。取上述濃縮液與等量的煉製蜂蜜攪拌混勻,用文火再熬片刻,除去浮沫,裝入陶罐或大口瓶中即成膏滋。需要注意的是:在膏滋製作過程中,應做好有關工具和容器的清潔衛生工作,避免遭受致病微生物的汙染,剛熬好的膏滋,可先在其容器口上蓋二層清潔紗布,待其冷卻後再蓋上蓋子密封貯存備用,防止水蒸氣落在膏滋表麵日久黴變。

藥補與食補的方法

任何事物都有雙重性,有一利,就有一弊,補藥也是如此。比如長期過量服用維生素C,可引起嘔吐、腹瀉;又如人參是補藥,可是陰虛火盛的人服用人參則有害無益。

俗話說,藥補常常不如食補。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糖、無機鹽和微量元素,都可從食物中攝取,所以隻要不是嚴重疾病造成特殊需要,就不必花大錢去吃補藥。

常見藥物的妙用方法

去痛片

常用的去痛片也有解熱、鎮痛、抗風濕及調解大腦皮質活動等作用,同時也有引起顆粒細胞減少以及久用成癮的副作用。經常服用去痛片的人應當注意檢查血象。

去痛片除上述人所共知的作用之外,還有一些特殊的用場:

將1~2片去痛片用一小杯白酒燒化,趁熱服下,可使急性胃腸炎、菌痢迅速緩解;身體某部小創傷時,消毒之後敷上研碎的去痛片粉末,再行包紮,創傷可迅速愈合,且不感染;頭部遇到小創傷時,消毒之後敷上研碎的去痛片,再行包紮,創傷可速愈,且不感染。

雲南白藥

治腮腺炎:用雲南白藥粉末適量,調食醋或白酒塗患處,二三天見效。

治肋軟骨炎:取雲南白藥05~1克,用白酒或75%酒精調成糊狀,敷於患處,再用膠布或傷濕膏固定,三天更換一次,一般用藥1~2次,最多4次可愈。

治複發性口瘡:用棉簽蘸雲南白藥粉末塗敷患處或吹入潰瘍麵,絕大多數病人用藥3天後痊愈。

傷濕止痛膏

傷濕止痛膏除用於跌打損傷、風濕腰腿疼外,貼在不同部位,可有新奇效果。

治凍瘡裂口:將傷濕止痛膏貼在患處,止痛恢複創麵效果較好。

暈車、暈船:取傷濕止痛膏一塊,貼在肚臍上,可以預防暈車、暈船、暈飛機。

十滴水

被魚刺紮傷後可在創口上先常規消毒,再敷上蘸有十滴水的藥棉,包紮處理,常可取得滿意療效。不僅可消腫止痛,促使傷口愈合,還可免受後遺症之苦。

藥物牙膏

夏天蚊蟲叮咬,可迅速抹點藥物牙膏,輕輕按揉,有降溫、抗過敏、解毒消炎的功用;夏天生痱子,可把藥物牙膏溶解在水中,用以洗浴可使痱子早退,渾身涼爽舒適;旅途頭暈頭痛,在太陽穴處塗點藥物牙膏可鎮痛清腦;粉刺繼發感染時,可將藥物牙膏與強的鬆藥片研碎調勻擦患處。

風油精

燙傷後用風油精塗抹,不到5分鍾劇痛便可頓消,且愈後不留任何痕跡。若水泡破裂則先塗上風油精,再塗上些抗生素軟膏如紅黴素、四環素等療效更好。風油精可每隔2~3小時搽一次,輕者隨搽隨好,重者2~4天痊愈,無疼痛感染、結痂疤痕。

家庭小藥箱的置備

遵循的原則

容易原則。家庭所購買的常用藥物要容易掌握使用。

方便原則。如片劑、散劑、丸劑等,使用較為方便。

有效原則。既安全又有效,毒性、副作用較小。

保管原則。藥物要便於保管,好拿好用。

常備藥物

酒精配備75%的酒精可用於皮膚消毒、器械消毒等,但不能用於粘膜消毒;20%~30%酒精用於高燒患者抹擦皮膚,可退燒。

碘酒能清除細菌、真菌、病毒、原蟲、芽胞等,作用力強,同時刺激性也大,故不能用於粘膜和創傷麵。

紫藥水又稱龍膽紫。1%紫藥水的消毒防腐作用強於紅汞,且刺激性小,起收斂作用。

紅汞一般使用2%紅汞,對皮膚、粘膜的表淺傷口有消毒防腐作用,但不能與碘酒同時使用。

風油精

氣味舒適芬芳,可提神、解暑,外擦內服均可,對傷風感冒、頭痛、牙痛、風濕骨痛、小兒肚痛、暈車、暈船、蟲咬等尤為適宜。

優氯淨殺菌譜廣,01%~05%的水溶液用於食具、瓜果消毒,效果很好,也可用於擦桌椅、拖地等環境消毒。

其他複方感冒靈片、板蘭根衝劑、氫溴酸山莨菪堿片、開塞露、複方甘草片、黃連素、複方新明磺、賽庚啶、頭胞氨苄膠囊、複方阿斯匹林等也可適當購置,這可根據家庭情況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