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護發篇(1 / 3)

第四章護發篇

對頭發有保護作用的食物

護發的食物

(1)健發的食物:以含維生素A和鐵質的食物為主,還有維生素B1、B6,維生素B、F,以及碘、銅等礦物質都是必需的,含有這類成分的食物有奶製品,黃綠色的蔬菜(特別是紅蘿卜、菠菜)、肝髒、蛋黃、海帶等。

(2)為使軟發轉硬而有彈力的食物:可以多攝取含有鈣質的食物,如小魚、紫菜、菠菜、卷心菜等。

(3)防止頭發發黃或發灰的食物:發質不良而發黃或發灰的原因,是因為頭發黑色素不足而造成的,可以從食物中攝取此種色素,而使頭發色澤變好。例如多吃一些含碘的食物,如海帶等,這些可使發質增加色澤。

(4)防止頭皮的食物:頭皮屑有幹性與油性之分。幹性頭發,是皮脂分泌不足的結果,以營養不足的人和中年女性為多,宜吃含有維生素A、B之類及脂肪性食物,如動物肝髒、豆芽、海藻類、豬肉、水果等;油性頭皮,主要是因缺乏維生素B群(特別是B1,B2,B3,B6)而引起的居多,宜多吃豆類、芋類、綠色蔬菜、麵食等。

(5)防止脫發的食物:以含有硫磺的亞米諾酸最為有效。這種亞米諾酸,以動物性蛋白質,特別是牛奶、蛋黃、肉類所含量最多。多吃這類食物對防止頭發脫落很有益處。

對頭發有保護作用的藥物

護發的藥物

(1)首烏黃豆燴豬肝:豬肝250克,黃豆50克,何首烏15克,黃柏、薑、白糖、精鹽、味精適量。首烏加水煮沸20分鍾,潷出汁水,用菜油少量燒熱,下黃豆煸炒至出香味,倒入首烏汁,煮沸後下豬肝,並用文火燜煮至豆酥,調味,起鍋即可食用。功能烏發、潤膚。

(2)養發蜜膏:何首烏、桑椹各200克,枸杞子、當歸、菟絲子、補骨脂、牛膝、黑芝麻、玄參各50克。上藥加水適量浸泡透發,再放入鍋內加熱煎煮,每半小時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合並煎液,置鍋中,以小火加熱煎熬濃縮,至粘稠如膏時加蜂蜜1倍,調勻,加熱煎沸,停火,待冷裝瓶備用。每日2次,每次1湯匙,以熱水衝化飲用。本品對脫發、須發早白及頭發稀少者有效。

(3)金髓煎:枸杞250克,白酒500克。將枸杞洗淨,放入白酒中浸泡。15天後取出,放入盆內研碎。將酒和枸杞漿汁倒入白布中,絞取汁液。將汁液放入鋁鍋中煎熬,然後用武火燒開,後移至文火上煎熬,濃縮至膏狀時停火,稍停,盛入瓷器內,封貯備用。食用時,早晚各服1湯匙,用溫酒衝服。本藥膳具有填精補腎,延年益壽之功效。適宜於腎虛發白者服用。

(4)淮藥酥:黑芝麻10克,淮山藥250克,白糖100克。將淮山藥去皮,切成菱角狀小塊,放入六成熟的菜油鍋內炸至外硬中軟,浮麵時,撈出。將鍋置武火上燒熱,用油滑鍋,放入白糖,加少許水溶化,煉至糖汁成米黃色,隨即推入淮山藥塊,並不停地翻炒,使外麵包上一層糖漿,直到全部包牢,然後撒上炒香的黑芝麻即成。本藥膳具有補腎潤燥之功效。須發早白者服用有效。

(5)烏發糖:黑芝麻250克,核桃仁250克,紅糖500克。將紅糖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用武火燒開,移文火上煎熬至稠厚時,加炒香的黑芝麻、核桃仁,攪拌均勻停火。將烏發糖倒在塗有熟菜油的搪瓷盤內,攤平,晾涼,用刀切成小塊,裝糖盒內備用。食用時,早晚各服3塊。本膳具有健腦補腎、烏發生發之功效。適宜於少白頭或用腦過度,頭發白者服用。

(6)桑椹膏:適量桑椹。用紗布將桑椹擠汁、過濾,裝於陶瓷器皿內,文火熬成膏,加適量蜂蜜調勻,貯於瓶內備用。每次服10毫升,每日1次,開水調服。具有養血脈、烏發之功。

內服中藥可治脂溢性脫發

治療脂溢性脫發的藥方

(1)靈丹片:由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脫發專科研製,是以靈芝、丹參為主藥的提取物製成的片劑。靈芝被人們譽為“起死回生、長生不老”的仙草。雖有誇張,但久服輕身、益壽延年,功效是有目共睹的。丹參能活血化瘀、善治血分、祛瘀生新,對血管有舒張作用,並能安神寧心。另外一些輔助藥物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故對各型脫發都有阻止脫發和毛發再生的良好作用,尤其對早禿效果更顯著。服藥1個月即能控製脫發。每次4片,每日3次。

(2)脂溢性脫發片:主要成分為仙鶴草、益母草、敗醬草、葛根、半夏、首烏等提取物,每片03克,每日3次,每次6片。

(3)生發湯:川木瓜、當歸、羌活各10克,生地、熟地、菟絲子、茯苓各12克,首烏、白芍、甘草各15克,旱蓮草3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4)生發1號:茯苓、桂枝、生白術、首烏、白鮮皮、苦參、路路通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5)生發2號:治療幹性脂溢性脫發。秦當歸、生地黃、枸杞子、桑椹子、白茯苓12克,柏子仁、首烏各10克,路路通、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劑。

(6)去脂衝劑:以宣木瓜、桑白皮、黃芩、黃柏、山梔、玉竹、山檀等製成。每包6克。每次1包,每日3次。

(7)脾胃濕熱湯:常用於油性脂溢性脫發。由炒白術、茯苓、山楂、白鮮皮、生地、首烏、女貞子、旱蓮草各12克,生苡仁30克,澤瀉、木瓜、連翹各9克組成。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8)腎虛血燥湯:用於幹性脂溢性脫發。由生地黃、熟地黃各15克,何首烏、桑椹子、枸杞子、丹參、天門冬、麥門冬、菟絲子各12克,當歸、白芍、羌活、柏子仁各9克組成。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9)扶桑丸:具有烏鬢發、駐容顏的功能。用於風盛濕阻所致者。每日2~3次,每次6克。

(10)二至丸:具有補肝腎、使須發青烏的功能,用於肝腎不足者。每日2次,每次6克。

(11)首烏片:具有補肝腎、烏須發的功能,用於肝腎不足所致者。每日3次,每次5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