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腦血管病症食療方法1(1 / 3)

第一章 心腦血管病症食療方法1

一、冠心病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此病主要是因負責心肌供血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管腔狹窄,甚至堵塞,從而使心髒的血液供應不足,心肌暫時缺血、缺氧,甚至完全梗死、心肌壞死。它和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痙攣)一起統稱為“冠狀動脈性心髒病”,簡稱冠心病。

根據冠狀動脈病變的部位、範圍、血管阻塞程度和心肌供血不足的發展速度、範圍和程度的不同,本病分為隱匿型、心絞痛型、心肌梗塞型、心力衰竭型和心律失常型、猝死型5種臨床類型。

早期發現、防治冠心病可使病變減輕,否則病變發展可產生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個別病人可能突然出現嚴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絞痛的典型表現:痛的部位在胸骨後下部、上腹部、左胸部等處。痛的性質以壓迫感、沉重感、緊束感和灼熱感為主,以胸悶最常見。痛發作時持續2~3分鍾,一般不超過半小時。往往因劇烈運動、上樓、體力勞動或情緒激動、喜怒過度、受寒冷、飽餐後等誘發。心肌梗塞常伴有突然、劇烈、頻繁、持續時間較原來延長的心絞痛,原來常用的藥物又不能令其緩解,疼痛時伴有大汗淋漓、麵色青紫、心跳過緩、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症狀。

西醫有一套針對冠心病的醫療手段,中醫則按痰濕痹阻、血脈瘀滯、氣滯血瘀、氣陰兩虛、陰陽俱虛諸型辨證施治。

下麵推薦一些常用的補益食療藥膳方,供大家選用。

羊肉包子

【原料】鮮羊肉500克,蔥白250克,麵粉1000克,槐花800克,雞湯700克,五香粉2克,食鹽、醬油、香油、堿各適量。

【功效】本品具有扶陽、通痹、強心之效,適用於冠心病、心動過緩、寒凝氣滯、舌質淡紅或暗紅、苔薄白、脈緊、手足寒冷等症。

【做法】(1)將羊肉剔去筋皮後洗淨;將鮮槐花洗淨,分別剁成碎末,放入盆內,分3次加入醬油並拌勻。(2)倒入雞湯、蔥白末、五香粉、香油,最後與槐花末、羊肉末拌勻作餡。(3)將麵按平常做法發好後,加入適量堿揉勻,將麵團搓成約2厘米粗的長條,製成30克一個的麵塊,擀成中間稍厚邊緣稍薄的圓皮,包入25克左右的餡心,捏好直接放入蒸籠內,靜置1~2分鍾後,上籠用旺火蒸12分鍾左右即可。

【用法】分次酌量食用,連食10~15天。

茯蓮麥桂糕

【原料】白茯苓、蓮子(去芯)、麥冬(去芯)各15克,粳米250克,桂花5克,紅糖10~30克,芝麻油適量。

【功效】本品具有寧心健脾、補虛清心熱之功效,適用於心陰虛型、心胸悶痛或灼痛、心煩不寐、頭暈頭痛、健忘、口幹、大便不爽等症患者。

【做法】(1)將粳米淘洗幹淨後瀝幹;將白茯苓、蓮子、麥冬分別洗淨後曬幹,用火焙至酥脆、熟香,再磨研、過篩製成細粉。(2)將炒鍋燒熱,放入適量芝麻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製成的各種細粉拌勻,加入紅糖、桂花拌勻,最後放入木製的模型內壓緊,製成糕餅即可。

【用法】酌量分次食用,每日1~2次,連服7~10天。

山楂糯米糕

【原料】山楂200克,糯米1000克,紅砂糖100克,白砂糖100克。

【功效】本品具有活血散結、化瘀止痛、健脾益氣之功效,適用於心絞痛、咽幹口渴、食欲不振、唇紫舌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

【做法】將山楂去核洗淨、晾幹後研成粉末,與糯米粉、紅砂糖、白砂糖混合在一起,加入適量清水拌勻,然後放入蒸籠中上鍋蒸熟即可。

【用法】作點心食用,每日2次,每次50~100克。

期頤餅

【原料】芡實180克,雞內金90克,麵粉250克,白糖適量。

【功效】本品具有健脾和胃、化痰寬中之功效,適用於胸悶如重壓、痰多、氣短、形胖、頭昏體倦、麵色無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

【做法】將芡實、雞內金洗幹淨,曬幹後研成細粉過篩。將芡實粉、雞內金粉、麵粉、白糖拌勻,做成小薄餅,烙成金黃色即可。

【用法】作點心食用,每日1次。可常食。

玉米粉粥

【原料】玉米粉90克,粳米100克,清水適量。

【功效】本品具有降脂、降壓之功效,適用於動脈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及血液循環障礙等症。

【做法】將玉米粉放入大碗內,加入適量清水調成稀糊。將淘洗幹淨的粳米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用旺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熬煮至九成熟。然後將調好的玉米糊一邊倒入,一邊攪勻,最後轉小火熬煮至粳米熟爛成粥即可。

【用法】每天2次,作早、晚餐食用。

豆粳蜜粥

【原料】豆漿500克,粳米100克,蜂蜜、清水各適量。

【功效】本品有健脾、養胃、潤肺、補虛之功效,適用於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壓及老年人體衰、營養不良等症。

【做法】將粳米洗淨後放入鍋內,加入豆漿及適量清水,用旺火煮沸,然後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最後加入蜂蜜調味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1次。

薤粳米粥

【原料】薤白頭15克,粳米100克,清水適量。

【功效】本品具有溫陽、行氣之功效,適用於心胸痛、惡寒、胸悶心悸等症狀的冠心病患者。

【做法】將粳米淘洗淨,與薤白頭一同放入砂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用平常方法熬煮成粥即可。

【用法】每日1劑,分早、晚2次空腹服食,連食3天。

甘鬆粳米粥

【原料】甘鬆10克,粳米100克,清水適量。

【功效】本品適於氣滯有寒、胸痛的冠心病患者飲用。

【做法】將甘鬆放入砂鍋,然後加250毫升清水煎熬15分鍾左右去渣取濃汁備用。再將粳米淘洗淨,加入750毫升清水熬煮成稀粥,倒入熬煮好的甘鬆濃汁,煮沸片刻調味即可。

【用法】每日1劑,分早、晚空腹溫服,宜常服。

【提示】發熱或陰虛血少者忌服。

黃豆芽燉鯽魚

【原料】黃豆芽200克,活鯽魚1條(約250克),海帶25克,花生油、鹽、料酒、醬油、味精、薑末、蔥段各適量。

【功效】本品具有降血脂、利濕之功效,適用於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患者。

【做法】將黃豆芽洗淨、瀝幹水,鯽魚去鱗、鰓、內髒後洗淨,將魚脊背切成十字刀花,控幹水備用;再將海帶用溫水泡發後洗淨,切成絲備用。將處理好的魚放入沸水中氽一下,撈出後用清水將魚腹內黑膜洗淨,瀝幹水待用。在炒鍋內放入適量花生油燒熱,放入蔥段、薑末熗鍋出香味後,加入適量清水煮沸,待湯沸後,放入魚、黃豆芽、海帶絲,用文火燉熟後調味即可。

【用法】每日1劑,可佐餐、頓服,連用5天。

木耳燉豆腐

【原料】黑木耳25克,豆腐1塊(約150克),鹽、麻油少許,清水適量。

【功效】本品具有軟堅之功效,可用於治療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症患者。

【做法】將黑木耳泡發後去雜洗淨,將豆腐洗淨切成小塊。將黑木耳與豆腐一同放入砂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用文火燉30分鍾,加少許鹽和麻油調味即可。

【用法】每日1劑,病好為度,亦可常食。

豆豉燉豬心

【原料】豬心1000克,蔥、薑、豆豉、甜麵醬、醬油、黃酒各適量。

【功效】本品具有補心寧神之功效,適於冠心病、心血虧虛、心悸及憂煩等症患者食用。

【做法】將豬心去白筋洗淨,放入鍋內,加入薑、蔥、豆豉、醬油、甜麵醬、黃酒與適量清水,用旺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燉熬至豬心熟透,撈出豬心即可。

【用法】待豬心稍冷後切成薄片,即可食用。

芪菇燉烏雞

【原料】生黃芪30~50克,烏雞1隻(約1000克),猴頭菇50克,黃酒、蔥、薑、精鹽、味精各適量。

【功效】本品具有益氣養陰、退汗止汗、補虛固表之功效,適於心氣虛型冠心病,伴心腎虛、心血虧虛、自汗盜汗、舌質淡紅、舌邊有齒痕、苔薄白、脈虛、憂煩等症患者食用。

【做法】將烏雞宰殺後,瀝淨血,放入90℃熱水中,加1匙鹽,燙去毛、嘴尖、腳上硬皮及爪尖,開膛除內髒並且清洗幹淨,然後將生黃芪放入雞腹內。將鍋燒熱後加入清水,薑片煮沸,放入烏雞、蔥、黃酒煮沸,改用中火燉燜,煮至雞肉酥爛,最後放入猴頭菇煮沸,加入適量精鹽、味精調味,用小火燜片刻即可。

【用法】分2次吃肉喝湯,連用7~10天。

木耳炒黃花菜

【原料】黑木耳、黃花菜、植物油、鹽、蒜末、味精各適量。

【功效】本品是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的良方。

【做法】將木耳泡發後去雜洗淨,黃花菜用溫水泡軟,瀝幹水。然後在炒勺內放入適量植物油,待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黑木耳、黃花菜煸炒至快熟,加入鹽、味精和蒜末調味即可。

【用法】常食,每日1劑,連服1個月。

芝麻炒油菜

【原料】油菜350克,芝麻50克,精鹽、味精、花生油各適量。

【功效】本品具有潤腸、和血之功效,適用於冠心病患者。

【做法】將芝麻去雜後淘洗幹淨,放入炒鍋內用小火慢慢炒至芝麻發香時,出鍋晾涼,研成粉屑狀備用;將油菜揀洗幹淨,切成小段備用。在炒鍋內放入適量花生油,待油燒熱後放入油菜煸炒片刻,加入精鹽,用旺火炒至油菜熟透,加入味精拌勻,裝盤後撒上芝麻屑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每日1劑,宜常食。

佛耳肉湯

【原料】黑木耳6克,佛手瓜50克,豬瘦肉50克,薏米20克,植物油、鹽、蔥、薑、味精及清水各適量。

【功效】本品適用於腎虛心悸、失眠的冠心病患者。

【做法】將黑木耳泡發洗淨,撕成小塊;將佛手瓜洗淨後切片,豬瘦肉切碎,薏米洗淨備用。在炒鍋中加入適量植物油,放入豬瘦肉略炒,加入佛手瓜、黑木耳煸炒片刻,最後加入薏米和適量清水共熬湯,煮至肉熟爛,加入鹽、蔥、薑、味精等輔料調味即可。

【用法】每日1劑,分兩次服完,連用5天。

菇棗湯

【原料】幹香菇20朵,紅棗10顆,花生油、食鹽、薑片、料酒、味精各適量。

【功效】本品有抗血管硬化、降血壓、軟化血管之功效,對治療冠心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做法】將香菇用溫水泡發,洗去泥沙雜物,泡發水備用,將紅棗洗淨、拍開、去核備用。取有蓋的燉盅,加入澄清過濾過的香菇泡發水和適量清水,放入香菇、紅棗及花生油、食鹽、薑片等各味調料,蓋上盅蓋,上籠蒸燉1小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