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食物與保養
1.綠豆的藥用價值
綠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澱粉,還含有維生素A、B1、B2、脂肪等,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之功效。因此,綠豆既是營養豐富的食品,又是夏天清涼、解毒、止渴的好消暑劑。煮湯或煮綠豆稀飯都可,但不可燒煮得太熟,以免破壞了營養素。
在醫學臨床上綠豆還可用於治暑熱煩渴、食物中毒、丹毒、熱痢、小便不利、水腫腹脹等症。外敷可治療癤。
2.黃豆、蠶豆的藥用價值
每百克黃豆含蛋白質36.3克、脂肪18.4克、碳水化合物25克,還含有鈣、磷、鐵、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用黃豆芽與鯽魚同煮可以催乳,食黃豆還可以降低膽固醇,對預防冠心病也有一定作用。
每百克蠶豆含蛋白質28.2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49克,還含維生素B1、B2等。鮮蠶豆葉或其莢殼用水煎後,適量放點紅糖可以治大便出血;鮮蠶豆花或蒸製而成的“蠶豆花露”,可治療高血壓、咯血、鼻衄、婦女白帶多等症。
3.豆腐、豆漿的藥用價值
豆腐可以入藥,可以治療多種疾病。民間有許多用豆腐治病的偏方。如:用醋煎白豆腐,可治痢疾;用豆腐鍋粑炒燥後碾成末,用糖水衝服,可治婦女白帶病;豆腐渣炒焦研細,日服2次,每次6~9克,用紅糖水送下,對大便長期下血不愈有較好的療效。豆腐對某些疾病,如糖尿病更有其獨特療效。豆腐含糖最低,蛋白質較多,可作為糖尿病人的主要食品。其性味甘涼,對糖尿病人的消渴有直接治療作用。此外,豆腐中的穀固醇還能抑製血中膽固醇的升高。
經研究證明,豆漿有以下幾種藥用功能:
每天早晨1碗沸豆漿衝白糖,功效勝過牛奶,具有補虛、消肺等功能;
每天早晨1碗豆漿衝白糖蛋花湯,可以補血和防治咳嗽;
每天用豆漿煮粥吃,可以補體虛瘦弱;
豆漿1碗與麥芽糖100克混合,加水燉開後吃,可以治痰火氣喘;
每次用沸豆漿1碗衝六一散(中藥店銷售)1包,每日3次,可以治尿路感染。
4.豆芽菜的藥用價值
在蔬菜供應青黃不接的冬春之交,多吃些豆芽生菜,既調劑了夥食,對身體也有好處。
豆芽菜不僅較多地保存了豆類(黃、綠豆)的原有營養成分,而且它的維生素含量比豆類高得多。每50克豆芽菜含維生素C2~3克,大體和茄子、芹菜含量相等。
維生素C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缺了它,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降低,還易染上齒齦出血和壞血病等。
5.芝麻的藥用價值
皮膚與肌肉的健美與否,取決於人體內營養吸收的好壞,若食物營養欠佳,就起不到保護皮膚的作用,即使每天塗抹幾次化妝品,也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對婦女來說,要有光潤的皮膚,必須先有健康的體質,其次要飲食上防止偏食,以保持營養平衡。
在食物中,芝麻是能防止皮膚老化的。芝麻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品,並含有許多人體中必不可少的蛋白質、油、維生素B1、B2、E及鐵、鈣等營養成分,這些營養素對防止婦女皮膚幹燥、老化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6.花生的藥用價值
花生香脆可口富有營養、它的仁、皮、殼、葉、油都有藥用價值。
祖國醫學文獻中記載:“花生仁性味甘辛,無毒。具有悅脾和胃、滋養調氣、潤肺化痰、清咽止瘧、催乳和增乳等功效。”花生仁能治療營養不良、脾胃失調、咳嗽痰喘、乳汁缺乏等症。花生仁外麵的紅色薄皮,中藥稱它為“花生衣”,性味甘、澀、平,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用花生衣加工製成的藥品“止血寧”,可治療肺結核、氣管擴張、泌尿生殖係統出血、齒齦出血、鼻衄及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症,對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可有明顯的療效。因此,吃花生米時最好連紅皮一起吃。
花生油中含有大量的油酸、亞油酸以及維生素E、K和植物甾醇、磷脂等物質,這些物質對人體是大有益處的。
花生殼中的木質素,可製成一種既有甜味又不含糖的木糖醇。這種藥品是糖尿病人最好的營養品,兒童吃了還可以防齲齒。用花生殼製成的“降醇片”,可降低血清膽固醇,對冠心病、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等症都有一定療效。煎服花生葉對於失眠、高血壓、心髒病等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外用可治瘡毒、跌打損傷等症。
花生的營養雖然豐富,但有下列情況的,最好還是少吃或不吃為宜。
①割去膽囊的人。花生含油豐富,要消化它,需要大量的膽汁,而割去膽囊的人,因無膽汁貯存,就會使肝髒分泌膽汁的負擔過重,時間一久,便會損傷肝髒的正常功能,進而引發出其它疾病來。
②跌打損傷並有淤血者。這是因為花生具有凝血作用。對消除淤血極為不利。清代名醫趙學敏曾說過:“凡有傷痛者,忌服花生,服之瘡愈增痛”。
③大便溏泄者。花生中的油脂較多,多食會導致“滑腸”,加重溏泄。
7.葵花籽的藥用價值
國外醫學家對葵花子的藥用非常重視。俄國人說,每天吃一把葵花子對安定情緒、防止老化、預防成人疾病有好處。美國人講,葵花子能治失眠、增加記憶力。此外,還能預防癌症、高血壓、心髒病等疾病。
8.豬下水的藥用價值
豬下水不但營養豐富,而且還有一定的醫療效果。豬肝可補肝明目,治療貧血夜盲;豬胃可補胃健胃,治療食欲不振;豬腎可治療腎虛腰疼和遺精盜汗;豬腦髓對神經衰弱有補益;豬肺可用於肺虛,久咳痰喘;豬蹄有助於產婦催乳。
9.雞蛋的藥用價值
據科學測定,雞蛋所含的14.7%的蛋白質中,包括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這8種氨基酸和人體的蛋白質組成相似。因此,人體對它們的吸收率高達99.7%。雞蛋脂肪含量是11.6%,主要集中在蛋黃裏。這種脂肪和牛奶的脂肪一樣,也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此外,雞蛋還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A、B2、D、E等。
雞蛋不但是營養佳品,而且還能治療多種疾病。它性味甘平,具有鎮心、益氣、止驚、安五髒和安胎的功效。
心氣作痛:雞蛋1個打勻,加上醋兩匙一起調漿,加熱後服下。
心髒病脈博間歇(醫學叫室早,俗稱偷停):蛋黃油,每日服1毫升,分2次服下(蛋黃油製法:熟蛋炒焦時,即有油滲出,用勺壓擠,將油取出備用)。
產後血多不止:雞蛋3個、醋250克、黃酒1500克,放在一起攪勻,煮成1500克,分4次服下。
先兆流產:苜蓿子5克,搗爛煎湯,濾去渣留下汁,然後把雞蛋2個打入汁中,趁熱吃蛋飲汁。
婦女血虛,月經不調:當歸15克煮水,打入雞蛋2個,再加紅糖50克,月經後服1劑。
咳嗽不止:雞蛋1個,去殼攪爛,另取白糖1~2匙,以水半碗溶化,煮沸,趁熱衝入雞蛋,攪和。再加生薑汁少許,早晚各服1次。
肺結核咳血:雞蛋1個打散,調入白芨5克。每天早晨起床後開水衝服,連服數日。
胃痙攣:新鮮雞蛋13個,打散攪勻,再加入冰糖500克,黃酒500毫升,煮成焦黃色,每餐飯前服1大湯匙,每日3次。
頭暈眼花,腰酸無力:喜蛋(即孵化健康的胚胎)煮熟,用少許鹽蘸食,每餐前吃1個。
雞蛋白、蛋黃、蛋殼還有許多食療功能:
用鮮雞蛋1個,黃蠟1塊(約如蠶豆大),先將黃蠟放在鍋裏溶化,然後打入雞蛋炒3分鍾,每日早晚各吃1次,可治小兒消化不良;
把雞蛋殼洗淨炒黃,研成細末,每日服3次,每次3克,可治胃酸燒心;
把雞蛋打開一小孔,放入大黃果1克,蒸熟,每日早晨空腹吃下1個,連服一周,可治愈尿道炎;
吃蛋黃能增強記憶力。如果人們想保持較好的記憶力,不必去尋找膽鹼藥物,隻需有計劃地吃一點蛋黃就夠了。因為蛋黃含有卵磷脂和三甘油脂,卵磷脂被消化後,可釋放出膽鹼,膽鹼進入血液中,很快就會到達腦子。研究證明,有控製地供給足夠的營養膽鹼,可以避免60歲左右的人常患的記記力減退症,並可以改善各種年齡人的記憶力不強的病症;
雞蛋殼焙黃後研成細末衝服,每日3次,每次1~2克,可治粘膜性胃炎和胃酸過多,如配1~2克焦山楂煎湯飲服,可治胸腹脹悶;
2個雞蛋配10~30克玉米須煎服,可治頭昏、風熱眼病;
剛孵出小雞的蛋殼內膜,具有養陰清肺的功效,若用2~3張內膜配10克蜂蜜衝服,每日服1次,連服5~7次,可治風寒久咳,配2~3枚胖大海衝服,每日數次,可治慢性咽喉炎、聲啞等;
雞蛋清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誤食毒物後口服蛋清可稀釋毒液;
蛋黃油有殺菌、潤膚、活血的作用:取胡桃葉1~15克搗爛取汁,拌蛋黃油外塗,可治皮炎、疥瘡、濕疹。取風仙花葉搗爛,加蛋黃油塗於患處,可治毛囊炎紅腫,2~3次即可見效。蛋黃油配以甘蔗汁衝服能利大小腸,除心胸煩熱,解酒毒。
10.蘑菇的藥用價值
日本醫學博士黑澤義雄經過多次臨床試驗指出,蘑菇煎汁可以治療高血壓。蘑菇煎汁製法:取25克幹蘑菇,加水2000克,用小火煎2小時左右,使水剩1000克。然後壓榨蘑菇,把汁倒入瓶裏,冷凍保存,因為蘑菇煎汁極易腐敗變質。這些煎汁分2~3天飲完。日本有一個50多歲的公司經理,收縮期血壓170,平時不大注意醫生的囑咐,不久,他患了白內障。這時,他開始服用蘑菇煎汁,3個月後,收縮期血壓降到130,白內障也完全好了。
蘑菇不但能治療高血壓,而且還能防治多種疾病: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改善植物神經,增強循環功能,使血壓穩定;對病毒產生抗體,防止傷風感冒;增強對癌細胞的抵抗力,有預防、治療癌症的作用。
11.香菇的藥用價值
香菇(即冬菇),肉脆嫩、味鮮美、營養豐富,是世界名珍。我國自古以來,因香菇防治多種疾病,所以被稱為“蘑菇皇後”,是益壽延年的上品。據元代的《日用草木》記載:香菇有益氣豐肌、治風破血之功能。清代黃富繼的《本草求真》中也有“香菇味甘性平,能益氣、助食用下理小便失禁”的記述。我國民間還有用香菇輔助治療痘瘡、麻疹,解毒菌中毒,治頭痛、頭暈,預防感冒,降低血壓,以及作為預防人體各種粘膜潰瘍、皮膚炎症、身體衰弱、壞血病、佝僂、肝硬化和各種癌症的用法。日本學者曾以400多個女學生服用香菇進行觀察:每人每天食用90克鮮香菇(或9克幹香菇),連服一周後,這些女學生的血清膽固醇平均下降6%~12%。因而香菇成為高血壓患者的保健食品。
香菇又是佐食的極好原料。我國香菇吃法頗多:葷吃的如香菇炒肉片、香菇燉雞肉、香菇醉排骨、香菇燜黃魚、香菇蒸瘦肉等等;特別是香菇湯,具有獨特風味,爽口清胃。
香菇是腐木上長出來的一種食用菌。采回來後經過文火烘幹,屬半熟品。但因采集烘幹過程中難免不受汙染,因此烹調前宜先把菇蒂及雜質剪去,然後放進水中泡大,使子實體展,易於洗淨。洗淨後放入清水中再泡4小時以上,使子實體膨大。烹調時這些泡過冬菇的清水,可以作為菜湯。
12.發菜的藥用價值
發菜是生長在我國北部邊疆幹旱戈壁灘上的一種藻類,屬低等的植物藍藻門,外形猶如人的頭發,又黑又細,貼地而生,因此也稱作“地毛”。
發菜是一種名貴的菜肴,在宴席上可與海參、燕窩媲美。據分析,發菜的蛋白質含量高達20%,而脂肪含量隻有0.3%,並且還含有大量的鈣、鐵、磷等多種物質元素,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營養品。發菜除食用外,還有助消化,解積膩、清腸胃、降血壓、調節神經等功能。
13.韭菜的藥用價值
韭菜在民間有“起陽草”之稱,能治多種疾病,韭菜療疾的食用方法如下:
韭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E及磷、鈣、鐵等礦物質,都是人體所需要的。韭菜富含纖維素,可增加腸蠕動,能防腸癌。韭菜含有揮發性精油、硫化合物,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能防治冠心病及高血脂。韭菜性溫,味辛甘,可溫腎陽強腰膝,能治小便頻數、遺尿、婦女帶下諸症。服用糯米酒煮韭菜,可治血崩。用開水泡新鮮韭菜,搗爛取汁服用,可治噎膈反胃、胸脘隱痛。小孩誤吞小金屬異物如戒指等,把韭菜成團用開水燙後,讓小孩吞服,可使異物從糞便中排出。韭菜富含維生素A,常服食能護膚、潤肺,還可預防感冒。
韭菜不宜久炒、久煎。患皰疹、目疾者不宜食用。
14.菠菜的藥用價值
中醫認為,菠菜性味甘、涼。據分析,菠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糖、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C、鈣、磷、鐵、鉀、鈉、鎂、銅、鋅等。藥理研究發現,常吃菠菜可以幫助人體維持正常視力和上皮細胞的健康,防止夜盲,增強抵抗傳染病的能力,促進兒童生長發育,且對口角潰瘍、唇炎、舌炎、皮炎、糖尿病、高血壓、貧血等有很好療效。
由於菠菜寒涼而滑潤,素有腹部冷痛、泄瀉者不宜多吃。
15.洋蔥的藥用價值
洋蔥在健身醫療方麵有特殊的功效:
維生素缺乏症:取洋蔥60克,洗淨切片爆炒後加芫荽(香菜)適量炒至熟,每日l~2次。連服15~20日即愈。
感冒咳喘:取洋蔥40克、蔥白20克、薑片10克、水煎服,每日1次,連服3~5天,有祛疾止咳的功效。
赤痢、咽喉炎:取鮮洋蔥適量,剝皮搗爛絞汁與同量的醋煮沸後飲服。
便秘:取洋蔥一個,洗淨生吃或加花生油拌炒吃。連吃數日。
16.黃花菜的藥用價值
黃花菜又稱金針菜。中醫認為,黃花菜性味甘、涼、平。富含蛋白質、脂肪、糖、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C、鈣、磷、鐵、鉀、鈉、鎂等。藥理研究表明,黃花菜能清熱涼血,利尿生津,平肝明目,養血催乳,安神除煩,解毒消癰。適用於血熱出血、小便澀痛、心煩不安、肝虛有熱、視物不清、水道不利、乳汁不下、瘡癰腫毒等症。
17.黑米的藥用價值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黑米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天然黑色素,及人體必需的鐵、鋅、鈣等多種微量元素和氨基酸。長期食用黑米,可治貧血虛汗、頭暈目眩、白發、眼疾、腰膝酸軟等症,並有健腦抗癌、延年益壽的功效。
黑米與糯米同煮,可清熱潤肺;若加入天麻、銀耳,有健脾補腎之功效;若與桂圓肉、銀耳、紅棗、薏米、百合、芝麻、冰糖同煮,即為宮廷補品“八珍湯”,對頭暈、貧血、白發、眼疾有著極好的治療作用。
18.海帶的藥用價值
過去,人們隻知道海帶含碘豐富,可治療地方性甲狀腺腫大。近年來,科學家研究發現,海帶還含有大量鈣質,有防癌治癌作用。
鈣是人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科學家在研究飲食與癌症的關係時指出,現在人們食用精白米、肉類和白糖成分逐年增加,而精白米、肉類是缺乏鈣質酸性食品,多吃白糖也易使人體內鈣質排出加快,從而導致人體內鈣質缺乏,血壓趨於酸化,癌症因此而易發生。經常吃海帶,能大大增進人體對鈣的吸收。有人認為,這正是海帶有防癌作用的原因之一。日本一位教授的研究還發現,海帶對癌症也有治療效果,特別是對大腸癌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19.紫菜的藥用價值
紫菜,是人們普遍喜歡食用的製湯菜。祖國醫學認為,紫菜有化痰軟堅、清熱利尿之功用。《現代實用中藥》則認為,紫菜能“治水腫、淋疾、腳氣、甲狀腺腫等”。
最近,日本醫學界對紫菜作了認真研究,肯定了紫菜尚有以下新藥用:
能治療胃潰瘍。一般認為卷心菜對治療潰瘍有好處,那是因為卷心菜中含有維生素U的緣故,而紫菜含維生素U是卷心菜的70倍。因此,日本有人把紫菜看做是治療胃潰瘍的最佳菜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