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食療與保養2
(2)再生障礙性貧血的飲食療法
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是因骨髓造血組織顯著減少,引起造血功能衰竭而發生的一種貧血。外周血液中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都明顯減少(全血細胞減少)。臨床表現為感染、貧血、出血。
①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在飲食方麵,可采用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和高鐵質的飲食。由於再障患者多數有消化不良,甚至有胃腸道出血的情況發生,所以在飲食方麵,尤其要注意選用易於消化的食品,並避免進食粗纖維多的食物。
②再障患者常有明顯的貧血現象,因此,在飲食中除注意補充鐵質外,還要注意供給足量的高營養價值的動物蛋白,以增加合成血紅蛋白的原料。另外,白細胞的生長、發育和再生,也需要蛋白質作為基礎物質。所以,再障患者在飲食方麵補充高營養價值的動物蛋白比其他類型的貧血患者顯得更為重要。這類食物包括瘦肉、禽蛋、魚類、乳類、雞肉、動物的肝腎等。
③再障患者常會出現反複出血的情況,時間一長,將導致慢性貧血,從而加重貧血程度。因此,在飲食中補充鐵質的同時,還應補充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K、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B12和葉酸的食物,以幫助增加血管壁的完整性和增強血液凝固的機能,以減輕和預防出血。這些食物包括新鮮蔬菜,如西紅柿、菠菜、油菜、萵苣以及米、麵等。
④急性再障患者由於白細胞顯著減少,極易並發各種感染。因此對食物和餐具都必須嚴格消毒,不吃生冷和不潔食物。菜肴的烹調應注意細軟清淡,富含營養,易於消化吸收。患者可采用軟飯和半流質飲食。
⑤再障患者可選用下列食療方。
羊骨粥:取羊骨、粳米各100克。先將羊骨洗淨,打碎,加水煎湯,然後取湯代水,同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細鹽、生薑、蔥白,稍煮2~3沸即可。
仙鶴紅棗湯:取仙鶴草100克,紅棗10枚。將仙鶴草、紅棗入鐵鍋內,加水600毫升,浸透,煎至300毫升,去渣留汁,溫熱飲服。
參棗湯:取人參9克,大棗20枚。將人參、紅棗入鍋內,加水800毫升,浸泡2小時,文火煎30分鍾,吃參、棗,喝湯。
雙補膏:取黨參、山藥、桂圓肉、黃芪、茯苓各30克,甘草10克,白術、杞子各20克,萸肉、當歸各15克,大棗10枚。將上述各味放在一起,加水1000毫升,煮取500毫升;再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把兩次藥液混合,文火濃縮至500毫升,加蜂蜜100毫升收膏。每次服20毫升,每日3次。
補髓蜜膏:取牛骨髓、生山藥、蜂蜜各250克,冬蟲夏草、胎盤粉各30克。將以上諸品共搗碎攪勻,入瓷罐中,放鍋內文火燉熟。每日服2次,每次服2匙。
木耳紅棗湯:取黑木耳15克,紅棗15枚。2味用溫水泡發並洗淨,放入小碗中,加水和冰糖適量,蒸1小時,服食。
(3)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飲食療法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因血小板破壞增多而引起的常見出血性疾患。本病小兒患者通常是繼發於病毒感染的自限性疾病,而成年患者則一般沒有明顯的誘發病因。本病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一般認為,病程在2~6周內為急性型,病程超過6周至數年者為慢性型。本病的臨床表現為皮膚出血點、瘀斑,便血,牙齦出血,婦女月經過多等,多次化驗檢查可發現血小板減少。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可輔以下列食療方。
成人每次食生大棗10枚,每日3次。適用於過敏性紫癜。
花生衣10,紅棗9枚,水煎服。適用於血友病鼻衄、齒齦出血及紫癜。
青魚、鯉魚、鯽魚等大鱗魚刮下的魚鱗,洗幹淨後,投入開水中煮2~4小時,過濾去渣,略加黃酒、生薑、食鹽、味精等調味,放置一夜後,凍如肉膠樣,切成小塊,即成魚鱗膠。每次取150~250克,用麻油、醬油拌食。適用於紫癜、鼻出血、齒齦出血。
黃魚鰾200克,放入鍋內,加水用慢火燉1日,時時攪拌,防止燒焦,使全部燉化,分作4日服用,每日2次,服時需加熱。適用於出血性紫癜及鼻、齒齦出血等。
花生米、大蒜各80克,放砂鍋內煮熟。2日1劑,連服5劑。適用於過敏性紫癜。
鮮蕎麥葉50克,藕節2個,洗淨後一同放入砂鍋內水煎飲服。每日2劑,連服10日。適用於過敏性紫癜、高血壓、眼底出血等。
藕節250克,大棗100克,加水煎煮,吃棗飲湯。每日1劑,連服3~5個月。適用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兔肉500克,洗淨切塊,用100克紅棗、30克紅糖一起隔水燉熟,分3次服食。適用於過敏性紫癜。
羊脛骨500克,砸碎,洗淨,加水煮約1小時,然後放入洗淨的150克大棗同煮20分鍾即成。每日1劑,分3次食完,10日為1個療程。適用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貧血。
梔子10克,雞蛋1~2個。先將雞蛋煮熟,剝殼去蛋白取蛋黃,再加水與梔子煎湯飲服。適用於陰虛火旺之紫癜,症見紫斑較多,色鮮紅,時發時止,並常有鼻衄,牙齦出血,伴有潮熱、心煩、口渴、手足心熱、盜汗等症。
12.婦產科疾病的飲食療法
(1)月經先期、後期的飲食療法
月經周期提前8~9天,甚至一月兩至,均為月經先期,如僅提前3~5天,而並無其他不適感覺,應屬正常範圍。月經先期與經血量多常同時出現。
月經周期後錯8~9天,甚至每隔40~50天一至的,稱為月經後期。如僅延後3~5天,且無其他任何症狀者,則不作月經後期論。
月經先期者可選用下列食療方。
薺菜花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荷葉30克,絲瓜子10克,水煎,分2次服完,每日1劑。
鮮藕搗爛絞汁,每次50~100毫升,加糖適量飲服,每日1~2次。
鮮芹菜150克,水煎服,每日2次。
淡菜50~100克,豬肉60克,加水煮食(經前即服用)。適用於體弱虛證。
蓮房炭、烏梅炭各15克,益母草子15~20克。將前2味共研細末,每服9克,用益母草子煎湯送服。每日2次。適用於月經提前量多者。
青皮6克,山楂肉9克,白糖50克,水煎服。於月經來潮前溫服,每日1劑,連服3~4日。適用於小腹脹痛、煩躁易怒等。
幹芹菜50克,黃花菜25克,水煎服。適用於月經提前,經血色深、量多。
月經後期者可選用以下食療方。
月季花15克,生薑3片,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鴿子1隻,鱉甲、龜板各30克,川牛膝12克,紅棗15克。先將藥用紗布另包,再加水及佐料一起煮食。
黑大豆、山楂各30克,紅糖適量,水煎服,每日1劑。
烏骨雞1隻,全當歸30克,丹參15克,雲南白藥3克,蔥、薑、黃酒各適量,烹製食用。
生薑3片,紅花13克,芭蕉1個,共入鍋內,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加紅糖50克調服。每日2劑。適用於月經推後,經量偏少,小腹疼痛等。
生薑15克,艾葉9克,雞蛋2個,共入鍋內,加水煎煮,雞蛋熟後去殼,再入鍋煮片刻,去藥渣,吃蛋飲湯。於月經前7日,每日1劑,連服5~7日。適用於月經延後,畏寒肢冷,麵色蒼白等。
生薑15克,豆豉500克,羊肉100克,共入砂鍋內,加水煮至爛熟,加鹽少許調食。於月經前10日,每日1劑,連服3~5日。適用於畏寒肢冷、麵色蒼白、小腹冷痛等症。
生薑50克,羊肉500克,黃芪、黨參、當歸各25克。將生薑、羊肉洗淨切塊,藥物用布包好,同放砂鍋內加水煮沸,文火煮2小時,去藥袋,吃肉喝湯。於月經後每日1劑,連服3~5日。適用於量少血淡、小腹空痛、麵色蒼白、頭暈心悸等症。
山楂500克,水煎取汁,加入紅糖30克。每日1劑,2~3次分服。適用於經血量少色黯、小腹脹墜、乳脹脅痛等。
(2)痛經、閉經的飲食療法
痛經係指經期或月經前後發生的下腹疼痛、腰痛者,甚至劇痛難忍的一種自覺症狀。疼痛多在月經來潮後數小時,也可見於經前1~2日開始,經期加重。臨床表現為下腹墜脹痛,或下腹冷痛、絞痛,可放射至腰骶、肛門、會陰部。疼痛可持續數小時或2~3日,其程度因人而異。嚴重者麵色蒼白、四肢發冷,甚至暈厥。還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瀉、尿頻、頭暈、心慌等症狀。若為膜樣痛經,在排出大塊子宮內膜前疼痛加重,排出後疼痛減輕。本症多見於初潮後不久的青春期少女和未生育的年輕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