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皮膚係統病征
皮膚指我們身體表麵包在肌肉外麵的組織,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它主要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構成,並含有汗腺、皮脂腺、指甲、趾甲等附屬器官,以及血管、淋巴管、神經和肌肉等。
皮膚覆蓋著我們的全部身體,它主要承擔著保護我們的身體、排汗、感覺冷熱和壓力等,它使我們身體的各種組織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機械性、化學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襲。
如果皮膚出現黃疸、或者突然出現很多痣或者痣破潰,或者皮膚出現瘀斑等症時,則有可能是患有肝癌、膽管癌、壺腹癌、膽囊癌、胰頭癌、白血病和黑色素瘤等惡性腫瘤。
1.皮膚黃疸及伴隨征
黃疸又稱黃癉,是人體的皮膚、組織和某些體液的黃色色素沉著,由膽汁色素沉著引起。它係由於膽汁之正常分泌和排泄發生障礙或紅細胞破壞過多而出現的一種常見症狀。主要表現為身體黃、眼睛黃和小便黃。
引起黃疸的原因多是由於肝部、膽部、胰部等多種髒器及血液疾病所形成,主要有五大因素。一是膽紅素生成過多,二是肝細胞功能低下或有功能肝細胞量減少,三是肝細胞破壞結合膽紅素外溢,四是肝內型膽汁鬱積,五是大膽管的梗阻等。如果在出現黃疸的同時,還伴有其他各種症狀,則有可能是患有肝癌、膽管癌、膽囊癌、壺腹癌和胰頭癌等。
(1)黃疸並伴食欲減退、腹痛肝大
如果在黃疸出現的同時,還伴有食欲減退、腹痛、肝大等症,則有可能是患有肝癌、膽管癌和膽囊癌等。
病因肝癌的好發部位為右葉,發病原因主要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黃曲黴素、水源汙染、農藥、亞硝胺、飲酒等多種因素有關。
膽管癌的發病與吸煙、飲酒、攝入高亞硝胺及黴變食物、環境微量元素以及遺傳等因素有關。
膽囊癌的發病原因多和很多綜合因素有關,如膽石症的機械刺激、炎症、病理性膽汁的長期作用等,使膽囊內壁激膜變性、增生,並最終形成癌變。
症狀早期肝癌常無症狀或症狀無特異性,中晚期肝癌的症狀則較多,常見的臨床表現有肝區疼痛、食欲不振、腹痛等症。部分肝癌患者會出現黃疸,但多數在晚期表現,多因為肝細胞損害而引起,也可因癌腫壓迫或侵犯肝門附近的膽管,或癌組織和血塊脫落引起膽道梗阻所致,隨著肝部癌變的越來越嚴重,黃疸也會越來越嚴重。
膽管癌的常見症狀便是黃疸,為逐漸加重的持續性黃疸,伴瘙癢和體重減輕。少數無黃疸患者表現為上腹部疼痛,有時伴發熱、腹部包塊。其他症狀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乏力、消瘦。同時,還伴有食欲減退、腹痛、肝大等症。
膽囊癌早期大都無明顯症狀,隨著病情的嚴重,可出現上腹痛、食欲不振、嘔吐等症,還有多數患者會出現黃疸,黃疸多發生在腹痛以後,最開始為偶爾出現黃疸,然後黃疸呈持續性發展,間歇性的較少,出現全身黃疸時,常常是膽囊癌晚期,並伴有惡液質的表現。
注意膽囊癌患者因膽汁排出不暢,常常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尤其是多脂肪食物更難以消化,所以,膽囊癌病人應該選擇一些容易消化吸收而又富於營養的食物,特別是應該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少吃或者不吃油類、多脂肪食物、同時,還必須禁煙禁酒。
(2)黃疸並伴有皮膚瘙癢等多症狀
如果在黃疸的同時,還伴有皮膚瘙癢,以及消化道疾病時,則要懷疑是壺腹癌。人體膽總管、胰管在十二指腸開口的區域,叫做壺腹部位,這個地方很小,但牽涉的麵卻很廣,包括胰頭、十二指腸、膽總管等。在此處生長的惡性腫瘤叫做壺腹癌,如:膽總管下段癌,胰頭癌,十二指腸癌,因此,壺腹癌也稱壺腹周圍癌。
壺腹癌發展到有臨床症狀往往屬於晚期,腫瘤長得很大,膽管胰管都有梗阻,便會產生進行性黃疸的症狀。
病因壺腹癌的發病原因可能與飲食、飲酒、環境、膽道結石或慢性炎症等因素有關,也可能是由於良性腫瘤的惡變。
症狀黃疸是壺腹癌典型的症狀表現,且很早就可以出現,往往是第一症狀和體征。黃疸呈漸進性加重,中間可有輕微波動,這是腫瘤潰破,壞死,癌組織脫落,使梗阻減輕所致。由壺腹癌引起的黃疸多為阻塞性黃疸,皮膚和粘膜黃染明顯,但暗綠色,多伴有皮膚瘙癢。最為持續黃疸,少數病人可因腫瘤壞死,膽管再通和黃疸消退或減輕,但後來加深,呈波動性黃疸,黃疸是後期表現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