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運動係統病征(1 / 3)

第六章運動係統病征

人體的運動係統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三種器官組成。其中,骨以不同形式連結在一起,構成骨骼,形成了人體的基本形態,並為肌肉提供附著,在神經支配下,肌肉發生收縮,並牽拉其所附著的骨骼,並以可動的骨連結為樞紐,產生杠杆運動。

運動係統主要幫助我們人體運動。同時,還幫助我們進行簡單的移位和如語言、書寫等高級活動。另外,運動係統還可以保護我們身體的多個體腔,如顱腔、胸腔、腹腔和盆腔等。

如果我們的運動係統發生了疾病,我們就會出現行動不便,無法正常做事,或者發生語言困難等。如果還伴有其他各種症狀時,則可能是患上了各種腫瘤病變,這些腫瘤包括氣管癌、胸膜癌、膈肌腫瘤、肉瘤、淋巴瘤、胸壁癌、骨肉瘤、尤文氏肉瘤和滑膜肉瘤,等等。

1.杵狀指及伴隨征

杵狀指亦稱鼓棰指,表現為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狀膨大。其特點為末端指或趾節明顯增寬增厚,指或趾甲從根部到末端呈拱形隆起,使指或趾端背麵的皮膚與指或趾甲所構成的基底角等於或大於180度。

杵狀指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包括一些心血管係統疾病、許多肺部疾病以及營養障礙性疾病。偶然也可以是先天性的且不伴任何疾病。由於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杵狀指,常見病一般是發紺型先天性心髒病、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等。在肺部疾病中,杵狀指最常見於肺部腫瘤和慢性膿毒性疾病。伴有杵狀指的腫瘤通常是惡性的,但也曾有報道肺或胸膜良性纖維瘤伴有杵狀指。杵狀指不常見於慢性阻塞性肺病或慢性肺結核的病人,如果這類病人出現杵狀指,就應懷疑是腫瘤。這些腫瘤包括支氣管癌、胸膜癌、膈肌腫瘤、肉瘤、淋巴瘤及胸壁癌等。

(1)杵狀指並伴有咳嗽、咯血等症

如果在杵狀指病變的同時,還伴有胸痛、咯血、呼吸困難、發熱、氣促等症時,則要懷疑是支氣管癌。支氣管癌源於支氣管粘膜上皮,是一種高度惡性的原發性肺部腫瘤。支氣管癌一般分為鱗狀上皮細胞癌、小細胞未分化癌、大細胞未分化癌和腺癌四種組織學類型。

病因支氣管癌的病因與工業廢氣和大氣汙染、吸煙、肺部慢性疾病、機體免疫功能低下以及遺傳和內分泌因素有關。

症狀由於大多數支氣管癌位於支氣管內,所以支氣管癌的典型症狀為咳嗽,伴或不伴咯血。不過,支氣管癌中的未分化大細胞癌可分泌異位促性腺激素,引致男性病人乳腺女性化,這時,便會出現杵狀指或趾。不過,當患者出現杵狀指或趾時,大都是支氣管癌的中期了。同時,還會出現骨節肥大,多見於膝、腕、踝等關節,病變發展快,呈對稱性,常在肺部症狀出現之前產生。腫瘤切除後,杵狀指或趾會自然消失。

注意在肺部疾病中,杵狀指最常見於肺部腫瘤和支氣管擴張症、肺膿腫等慢性膿毒性疾病,另外,肺內分流也可引起杵狀指。伴有杵狀指的腫瘤通常是惡性的,但也有肺或胸膜良性纖維瘤伴有杵狀指。杵狀指不常見於慢性阻塞性肺病或慢性肺結核的病人,如果這類患者出現杵狀指,應懷疑腫瘤。

(2)杵狀指並伴易疲勞、輕度胸痛

如果在杵狀指的同時,還伴有容易疲勞、輕度胸痛等症時,就要懷疑是胸膜癌。胸膜癌是發生於肺外側的胸膜處,較為罕見的惡性腫瘤。

病因胸膜癌的確切病因不明,但是,研究發現,胸膜癌的致病應該和環境和某些致癌物質有關。亞硝胺類化合物和真菌毒素均是引起胸膜癌發病的重要因素。常常接觸石棉的人也容易患上胸膜癌。此外,營養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攝入動物蛋白不足和維生素A、B2、C缺乏,也會引發胸膜癌。

症狀胸膜癌的主要症狀是容易疲勞、輕度胸痛和喘不上氣,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杵狀指或趾。胸膜癌沒有類似癌的症狀。既使X線檢查也很難顯像,是早期很難發現的癌的一種。如繼續發展可引起胸水瀦留和呼吸困難。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消瘦、盜汗、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若腫瘤較大,可出現上腔靜脈阻塞表現。個別患者還同時伴有重症肌無力。

注意胸膜癌常與接觸石棉有關,因此,在生活中,需要長期接觸石棉的人,要特別注意勞動防護,減少或避免與石棉接觸是預防本病的有效措施。同時,還要加強營養,並注意補充各種維生素。

(3)杵狀指並伴劇烈胸痛、胸悶等

如果在杵狀指的同時,還伴有劇烈胸痛、胸悶、頑固性咳嗽、呃逆、呼吸困難等症時,則要被懷疑是膈肌腫瘤。膈肌位於胸腔和腹腔之間,構成了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頂。膈肌腫瘤的原發腫瘤臨床少見,大部分膈肌腫瘤是繼發性的,常來源於其周圍器官如肺、肝、膽囊、食管、結腸等的腫瘤轉移或直接浸潤。膈肌的原發腫瘤主要來源於間葉組織,但也可來源於神經組織。膈肌的良惡性腫瘤發病率相差不多。

病因膈肌的原發性腫瘤相當少見,兩側膈肌發生腫瘤機會無明顯差別。大多是繼發於周圍的器官和組織,如肺、食管、胃、肝、膽囊、結腸、肋骨、脊柱和後腹膜。多數原發性良性腫瘤為間葉組織。

症狀良性膈肌腫瘤,一般無臨床症狀,多在X線查體時發現。惡性腫瘤可引起劇烈的胸痛、肋緣下不適常放射至肩部。出現胸部悶脹、頑固性咳嗽、呃逆、呼吸困難,並常伴發胸腔積液。神經源性腫瘤的患者常有杵狀指和肥大性骨關節病的表現。有的膈肌腫瘤偶爾能在下胸部或上腹部觸及到。

注意與全身的骨骼肌一樣,隔肌可以因為營養狀況而改變,為此,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加強各方麵的營養。宜吃高蛋白有營養的食物,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豐富食物,以及高熱量易消化食物。

(4)杵狀指並伴局部皮膚紅、熱等

如果出現的杵狀指或趾,還伴有局部疼痛和腫脹或伴有局部皮膚紅、熱,關節積液,肢體或關節活動疼痛和受限等時,則要被懷疑是手指或者腳趾肉瘤。肉瘤指來源於包括結締組織和肌肉在內的間葉組織,多發生於皮膚、皮下、骨膜及長骨兩端。骨肉瘤以青年人為多,好發於四肢長骨之兩端,尤以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及肱骨上端最多見。

病因肉瘤的病因與思慮過度或飲食勞倦,鬱結傷脾,肝旺脾虛,氣血凝滯等因素有關。

症狀手指或者腳趾肉瘤的症狀是以軟如綿的腫塊,腫塊如同饅頭大小,又像是隆起的肉,還伴有局部疼痛和腫脹或伴有局部皮膚紅、熱,關節積液。肉瘤一般為單發性,少數為多發性。有的肉瘤長得很快,有的肉瘤長得緩慢,有的肉瘤長到一定程度後,便會停止發展,長期可無改變。極少的肉瘤長得過大,還會懸垂在病體表麵。

注意手指或者腳趾肉瘤的病變多和日常情緒有關,為此,我們在平時應注意保持心情舒暢,正確對待各種事情,解除憂慮、緊張情緒,避免情誌內傷。在飲食上,要切忌大怒暴怒,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進食不宜過飽,以七八分飽為宜,少食牛、羊、豬、狗肉,忌食油膩厚味、烈性酒及辛辣煎炸食品,以食清淡、富含營養之品為宜。

2.關節痛或關節活動障礙

關節指的是兩塊或兩塊以上的骨之間能活動的連接部位,分不動關節和動關節兩種,我們的人、腳、肘部、膝部都有關節存在,這些關節有的能屈能伸,有的能旋轉,使我們的身體各部都保持靈活,但是,當這些關節發生病變後,就會出現關節疼痛或者關節活動障礙。如果在關節疼痛的的同時,還伴有其他症狀的情況,就要懷疑是腫瘤疾病了,這些腫瘤包括骨肉瘤、尤文氏肉瘤和滑膜肉瘤等。

(1)關節痛並伴腫塊、肌肉萎縮等

如果在關節痛的同時,還伴有腫塊、肌肉萎縮等症時,則要被懷疑是患有骨肉瘤。骨肉瘤為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骨腫瘤,主要組織成分為腫瘤性成骨細胞、腫瘤性骨樣組織和腫瘤骨。好發於青春期,發病的部位以四肢長骨為最多。

病因骨肉瘤的病因尚未完全弄清,研究發現,放射性同位素鐳和創傷刺激為誘發因素。發生於長骨的病變,多位於幹骺部,少數於骨幹中部,腫瘤迅速沿髓腔發展,一方麵向骨骺端蔓延。另一方麵,腫瘤偶爾也向骨幹蔓延。此外,腫瘤也迅速向外發展,侵入骨皮質內的哈氏係統引起血管營養障礙,骨皮質隨即破壞,腫瘤很快達到骨膜下,並向外侵入鄰近肌肉組織。

另外,骨肉瘤與遺傳、接觸放射性物質、病毒感染等也有一定關係。也可繼發於畸形性骨炎、骨纖維異樣增殖症,另有部分病例為其他良性腫瘤惡變而成。

症狀骨肉瘤的早期並無任何症狀,隻有局部非常輕微的、時隱時顯不引起注意的隱痛,不影響生活和活動,在腫瘤出現以前,開始為間斷性疼痛,漸轉為持續性劇烈疼痛,尤以夜間為甚。惡性骨肉瘤大的腫瘤疼痛發生較早且較劇烈,常有局部創傷史。

腫瘤部位發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是骨肉瘤非常常見和明顯的症狀,這是由膨脹的腫瘤組織破壞骨皮質,刺激骨膜神經末梢引起。疼痛可由早期的間歇性發展為數周後的持續性,疼痛的程度可有所增強。下肢疼痛可出現避痛性跛行。

隨著病情發展,關節局部會出現腫脹,在肢體疼痛部位觸及到腫塊,伴明顯的壓痛。腫塊如果增長過快的,還可以從外觀上發現腫塊。腫塊表麵皮溫增高和淺表靜脈顯露,腫塊表麵和附近軟組織可有不同程度的壓痛。因骨化程度的不同,腫塊的硬度各異。當腫塊增大時,還會造成關節活動受限和肌肉萎縮。隨著病情的嚴重,如果是腿關節骨肉瘤,則會影響患者行走,如果是手關節骨肉瘤,則會影響患者手部活動。

當骨肉瘤到晚期時,還會出現全身症狀,表現為發熱、不適、體重下降、貧血以至衰竭。個別病例腫瘤增長很快,早期就發生肺部轉移,致全身狀況惡化。瘤體部位的病理骨折使症狀更加明顯。

注意骨肉瘤的轉移途徑主要是血行轉移,最常見的轉移是肺,淋巴轉移根少,從診斷到發生肺轉移時間平均為10個月,從發現轉移到死亡時間大約為6個月,大部分診斷後在1到2年內死亡。因此,預防複發和轉移是骨肉瘤治療的重要問題。

(2)關節疼痛呈局部蔓延並伴腫塊

如果關節疼痛呈局部蔓延方式,並出現腫塊,跛行、關節僵硬等時,則要懷疑是患有尤文氏肉瘤。尤文氏肉瘤又被稱為骨未分化網織細胞肉瘤、彌漫性內皮細胞瘤、骨內皮骨髓瘤,是小圓形細胞的低分化的惡性腫瘤。是兒童和青少年最常見的惡性原發性骨腫瘤。

病因尤文氏肉瘤可原發於任何骨骼,好發部位以此為股骨、脛骨、腓骨、骨盆骨、肋骨、肩胛骨、頭蓋骨以及鎖骨、脊椎骨、上臂骨等。本病的發病原因不明,研究認為,多由於人體染色體的病變。

症狀尤文氏肉瘤的早期症狀與骨肉瘤類似,並常伴有發熱、血沉快、白細胞計數增多等,容易引起膝關節、胸腔反複積液及合並病理性骨折。

關節疼痛是尤文氏肉瘤最常見的症狀,多為間歇性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初發時不嚴重,但迅速變為持續性疼痛,根據部位的不同,局部疼痛將隨腫瘤的擴散蔓延。如果發生於骨盆部位,疼痛會沿下肢放射,影響髖關節活動;如果發生於長骨臨近關節,則會出現跛行、關節僵硬,還伴有關節積液。

隨著腫瘤的迅速生長,關節疼痛會加劇,並出現局部腫塊,腫塊表麵還會呈紅、腫、熱、痛的炎症表現,當按壓腫塊時,還會出現壓痛疼,表麵可有靜脈怒張,有時腫塊在軟組織內生長極快,在2到3個月內便可長得很大。發生於髂骨的腫瘤,腫塊可伸入盆腔內,可在下腹部或肛診時觸及腫塊。

尤文氏肉瘤到了晚期時,還會出現全身症狀,如體溫升高達38度~40度,周身不適,乏力,食欲下降及貧血等。另外,根據腫瘤所在的部位不同,還可引起其他症狀,如果腫瘤位於股骨下端,會影響膝關節功能,並引起關節反複積液,如果位於肋骨的病變,還會引起胸腔積液等。

注意尤文肉瘤是屬於惡性程度很高的腫瘤之一,早期即可出現肺和其他部位骨骼的轉移,為此,當發現自己的關節出現病變時,便需要立即就醫。

(3)關節周圍腫脹或腫塊、隱痛等

如果關節的疼痛屬於關節周圍腫脹疼痛,以及疼痛周圍出現腫塊,並伴腫塊隱痛時,則要懷疑是患有滑膜肉瘤。滑膜肉瘤也稱惡性滑膜瘤、內皮瘤、滑膜肉瘤性間皮瘤等,是一種起源於滑膜、滑囊、腱鞘以及肌間隙、肌間隙、筋膜等部位的惡性腫瘤。

病因滑膜肉瘤的病因不明,可能與遺傳,外傷,其他疾病轉移等因素有關。

症狀滑膜肉瘤的症狀主要表現為軟組織腫塊或者腫脹,腫脹呈彌漫性、邊緣不清楚,腫塊比較局限,邊緣清楚。腫塊多表現為質硬,也有的呈軟或者囊性感。多有壓痛。腫脹或者腫塊生長速度可有不同,有的一開始就生長速速,表現顯著,較早發生轉移。腫塊可沿軟組織伸展至整個前臂。在腫塊皮膚表麵可有靜脈怒張。腫塊質地為中等,也可偏硬或偏軟。出現不同程度疼痛、隱痛或鈍痛,後期呈劇烈疼痛,夜間疼痛顯著。有些患者局部肢體活動受限。

滑膜肉瘤的病變在四肢關節附近,以膝關節最常見,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前臂軟組織、手指、足部等部位亦多見,也可發生於肌腱和筋膜上。

注意滑膜肉瘤是一種成年人經常患的疾病,好發於四肢各大關節,屬於惡性腫瘤,如發生於關節周圍之腫塊,應考慮滑膜肉瘤之可能。應行CT和同位素掃描檢查,明確範圍和全身狀況,確診以活檢病理報告為準。治療上依據腫瘤部位、範圍決定保肢或截肢手術或放療、化療。由於本病病因不明,所以沒有具體的預防措施,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