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因氣候變寒引發咳嗽,並有呼吸困難和哮鳴音者,多為支氣管哮喘。
3除咳嗽外,伴有呼吸困難、氣促、失眠、心悸等症狀者,多為心髒病。
4如咳嗽類似擊銅的聲音,旦無痰者為縱膈疾患。
5咳嗽聲音高亢,如犬吠樣,同時伴有聲音嘶啞者多為喉炎或白喉患者。
13指甲變化不可輕視
指甲表麵的變化,既是營養狀況的反映,也是幾種疾病診斷的根據,看看指甲常可發現人體內部的疾患。
1指甲出現豎條紋,是缺乏維生素A的表現。
2指甲出現絮狀的白雲或白點,可能是腸道發生了問題。
3指甲淡白無華,無亮光,是虛寒的症狀。
4指甲蒼白無血色,為貧血的征兆。
5指甲出現橫紋,是心肌梗塞病人發病前的一個征象。
6指甲柔軟不堅,是消化不好,營養不良的表現。
7指甲平坦、凹陷或呈匙狀,無光澤而且脆弱,是氧氣缺乏及缺鐵性貧血,常見於肺心病患者之手。
8指甲條紋明顯而且紊亂,呈深褐色,多半是脫水的一種表現。
9指甲呈青紫色,一般為心血管疾病的征兆。
10 指甲部分脫色,或全部脫色,表明新陳代謝紊亂。
14從肚臍看體質
從肚臍的形狀,可看出人的健康狀況:
1圓形。下半部豐厚而朝上,這是男子中最好的一種。它表明血壓正常,肝、腸、胃等內髒都健康,而且人的精神充沛。
2滿月形。肚臍結實、豐滿,下腹有彈性,這是女子中最好的一種。這種肚臍表明身心健康,卵巢機能良好。
3向上形。肚臍向上延長,變成三角形,有這種肚臍的人,胃、膽囊和胰髒的狀況不佳。
4向下形。形狀呈“倒三角”的肚臍表明有胃下垂、便秘等疾病,同時還可能有慢性腸胃病及婦科疾病。
5偏右形。有這種肚臍的人易患肝炎、十二指腸潰瘍病等疾病。
6偏左形。這種人腸胃不佳,容易患便秘、大腸粘連等疾病。
7淺小形。有這種肚臍的人,不論男女,身體都比較虛弱,激素分泌不正常,常感渾身無力。
15從急性腹痛
判斷疾病
凡有急性腹痛症狀,即說明已有腹部內髒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質疾病存在,身體其他部位的病變,也能涉及到腹部器官,因此,我們應該抓住這一線索,查找腹痛的原因,以便得出正確的診斷,進行有效的治療。
1開始在上腹中部劇烈疼痛,很快蔓延到全腹部,呈持續性疼痛。上腹部有較輕的腹痛即往史。發病時腹肌呈板樣強直,甚至出現休克,聽不到腸鳴音,這種腹痛多為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穿孔。
2若右上腹部發生陣發性的絞痛,並向右側肩背部放射,伴有消化不良和右上腹部肌肉痙攣,甚至出現黃疸症狀者多為急性膽囊炎、膽石症。
3上腹部劇烈疼痛,並放射到左腰背部,可迅速擴展到全腹部疼痛,常伴有頻繁嘔吐,但無肌肉痙攣者,多為急性胰腺炎。
4右上腹部有劇烈地陣發性絞痛,發作時疼痛難忍,翻身打滾彎腰喊叫,間歇時可無症狀,多見於青少年,伴有嘔吐及蛔蟲的症狀,多為膽道蛔蟲病。
5若有腎區和腰部呈劇烈絞痛,並放射到同側腹部,大腿內側和外生殖器,伴有血尿,多為腎結石及輸尿管結石。
6全腹劇烈疼痛,疼痛部位經常變化,腹痛前有惡心嘔吐症狀,腹痛後腹瀉者,多為急性胃腸炎。
7開始時在肚臍周圍呈劇烈疼痛,數小時後,轉移到右下腹痛,並且右下腹部局部有固定的壓痛及反跳痛,肌肉痙攣疼痛發生後伴有惡心嘔吐症狀,多為急性闌尾炎。
8若在下腹部一側發生劇烈疼痛,然後擴展到全腹部劇烈疼痛,甚至出現休克狀態,過去曾有停經史並伴有陰道少量流血者,多為宮外孕破裂。
9白帶明顯增多,於腹側部呈持續性疼痛,有明顯肌肉痙攣,並伴有觸痛高熱等症,多為急性輸卵管炎。
10在肚臍周圍有陣發性絞痛、不排氣、不排便、腹部膨脹、頻繁嘔吐、腹壁有腸蠕動波,伴有很強的氣過水音和腸鳴音,多為機械性腸梗阻。
11腹部呈持續性疼痛,伴有惡心嘔吐,並有痙攣現象,滿腹部都有壓痛及反跳痛,腸鳴音微弱或消失者,多為急性腹膜炎。
16哪些病能引起腹瀉
腹瀉是指排便次數比正常人增多,糞便稀薄或有粘液和膿血。腹瀉的病因很多,較常見的有胃原性和腸原性腹瀉,胃原性腹瀉是胃炎及胃酸減少等引發的。腸原性腹瀉是由痢疾、傷寒、霍亂、沙門氏菌、腸結核及食物中毒等所致。
此外,胰腺炎、胰頭炎、膽囊炎、膽囊性黃疸等導致胰膽性腹瀉。精神神經異常、甲狀腺機能亢進、尿毒症等,也能引起腹瀉。
(1)慢性腹瀉鑒別診斷
1腹痛在右下腹部,並可觸及到硬腫塊,曾有過急性痢疾反複發生,腹瀉的糞便多為稀軟狀,有的還伴有粘液膿血性大便者,為慢性阿米巴結腸炎。
2全腹部疼痛,有急性痢疾史,腹瀉呈粘液性或稀便,少數患者可有膿血樣大便。有此種症狀者多為慢性細菌性痢疾,多見於小兒和中青年。
3右側下腹部可觸及到腫塊,既往多有結核病史,大便呈便秘和水樣腹瀉交替排出,常見於中青年患者,多為腸結核。
4下腹部可觸及到堅硬腫塊,在左右兩側有別。右側者,右下腹部有輕微疼痛,水樣腹瀉和便泌交替出現;左側者,可為膿血樣大便,左下腹有陣發性絞痛者,多為結腸癌。
(2)急性腹瀉鑒別診斷
1因食物不清潔、不衛生或暴飲暴食及受涼所致而突然發病,嘔吐、腹痛和腹瀉者,多為急性胃腸炎。
2起病較急,患者有發熱和畏寒症狀,腹瀉初期為稀質或呈水樣大便,以後為膿血和粘液性的大便且次數多而量少,腹痛部位多在左側下腹部,可有壓痛,並有明顯下墜感者,多為急性細菌性痢疾。
3一般不發燒,大便呈稀質性,便量較多,次數較少,有腐敗惡臭氣味呈棕紅色,糞便如與血混雜在一起,右下腹部有壓疼者,多為阿米巴痢疾。
4臍周絞痛,腹瀉大便呈水樣,且嘔吐頻繁者,多為食物中毒。
17尿液異常與疾病
人體內的多餘水分和水溶性廢物,大都是通過尿排出體外的。因而,通過對尿的觀察和分析,能夠辨別疾病和掌握病情變化。
(1)從尿量看病情
1多尿:正常成年人24小時的尿量約為1500毫升。 如在24小時以內尿量多了,達2500毫升以上,這就是多尿。表示腎髒本身有了病變,應去醫院檢查。
2夜尿:夜間排尿顯著增多,甚至超過白天尿量,稱之為夜尿。除表示腎髒本身有病變外,可能患有糖尿病。
3少尿:如24小時尿量少到500毫升時,稱之為少尿。表示病情嚴重,是腎功能顯著減退的重要信號,不可輕視。這種情況多見於急性腎炎、大失血、脫水、心力衰竭和休克病人。
4無尿:如24小時不排尿這表示病危症狀,應積極設法搶救。
(2)從尿色看病情
1淡黃色尿:正常人的尿因含有尿黃素,尿液呈淡黃色,表示正常無病的健康人。
2黃綠與黃褐色尿:這是因為吃了某些含有黃色的食物或藥品所致。如胡蘿卜、維生素B2、利福平、金黴素、痢特靈等,尿液就會變成黃綠或黃褐色,這是正常現象,表示無病。
3淡紅色和紅色尿:這是患有急性腎炎、腎結核、腎和膀胱腫瘤或腎結石的征兆,由於尿中帶有多量的紅細胞,尿是淡紅或紅色,也稱尿血,這是一種泌尿係統嚴重疾病信號,不可忽視,應及時診斷治療。
4渾濁膿性尿:這是沁尿係統發生了較嚴重的炎症,使排出的尿呈乳白色,急需診斷治療。糖尿病和外傷骨折的患者尿色也可變成乳白。
(3)從尿痛、尿頻、尿急上看病情
1尿痛:排尿時自覺尿路疼痛,呈燒灼感。
2尿頻:是排尿次數顯著增多。
3尿急:有尿急於速排(俗稱憋不住尿)
以上三種症狀同時出現,多為尿道及膀胱發生炎症、腫瘤或結石所致。最常見的是膀胱炎、尿道炎、膀胱及尿路結石等症。
(4)從多胺尿液中看病情
正常人的尿液中多胺含量比較穩定,但患癌症的病人尿液中多胺量就明顯增加。
18可能引起尿
血的疾病
血尿即尿中帶血,呈棕紅色。均勻的血尿多是腎髒出血;尿中有長條的血凝塊,多由輸尿管內形成;若終末出現血尿,多是膀胱出血;一開始血尿多是尿道出血。
1出現血尿並伴有眼瞼及全身浮腫,高血壓,曾有感染史者,多為急性腎炎。
2全血尿並伴有尿痛及外傷史者,為外傷。
3血尿伴有尿頻、尿急、尿痛,既往有結核病史者,為泌尿係統結核。
4血尿伴有絞痛,既往有小便排石史者為泌尿係統結石。
5血尿並伴有貧血、紫癜、肝脾腫大者,多為血液病。
6出現血尿,有服磺胺類藥物史者,為藥物性血尿。
19鼻出血與疾病
鼻出血又稱鼻衄,是一種與內科、外科、五官科均有關係的症狀。
1由外傷造成的鼻出血常為突發性的大量出血,多半為一側出血。
2鼻單側有堵塞感並經常少量出血,很可能是鼻中膈彎曲引起的。鼻涕中常帶血。血量不多,可能由於輕度外傷、術後、鼻中膈膿腫等原因引起。
3鼻中常感幹燥,兩側經常出血或鼻中帶血絲,並伴有頭痛、咽幹等症狀,多為萎縮性鼻炎,患者以女青年居多。
4鼻腔中長期存留異物,可引起一側性鼻出血或血膿性溢液,有臭味。
5經常鼻涕中帶血,並伴有鼻塞、頭痛、耳鳴、耳聾等症狀,有可能是鼻咽癌。
屢屢發生的鼻出血症狀或涕中帶血,應引起注意,要去醫院仔細檢查。
20便秘與疾病
便秘指大便幹燥,大便困難,排便次數較自己正常情況明顯減少。
老年人便秘常是由於營養不良、內髒下垂引起的。有些起病較急並伴有腹痛、嘔吐的便秘患者,多是由於糞塊、糞石、腸寄生蟲在結腸梗阻所造成。服用某些藥物(如氫氧化鋁、阿托品)或鉛、汞、磷等中毒,亦可造成便秘。由於腫瘤、粘連等原因引起的梗阻便秘,起病均較緩慢。
21胸痛的原因
自覺胸痛時,要仔細體會痛的部位、範圍、程度,觀察其與各種動作的關係。
1如局部有明顯壓痛,深呼吸、咳嗽、舉臂等動作會加重疼痛,應回憶是否胸部近期受到撞壓,有無肌膚和肋骨病變。
2胸部疼痛較劇烈,有時如針刺,火燒,刀割,這有可能是病毒毒素引起的神經炎,也可能是身上有帶狀皰疹的緣故。
3胸痛且咳痰,每咳嗽或深呼吸時疼痛加劇,有可能是肺或胸膜有病變。
4胸骨後、心前區或劍突下的胸痛應懷疑心血管疾病的發作,這種疼痛,會因身體活動而加劇,因靜臥而緩解和消失。
5胸骨後部出現持續性隱痛,吞咽時疼痛加劇,往往是食道炎,食道癌,縱隔炎,縱隔氣腫,縱隔腫瘤的症狀。
22從皮膚變化看疾病
1膚色蠟黃,多為肝病。
2皮膚幹燥,可能患了慢性甲狀腺病。
3皮膚發癢難忍,可能有過敏症、感染症、腸寄生蟲或腰部疾病。
4皮膚發黑並出現黑斑,有可能缺少腎上腺素或內分泌失調。
5膚色發藍,有心髒病和肺病之嫌。
6麵部膚色痱紅,可能是肺結核開放期。
7手心濕熱,多為體內壓力大或甲狀腺機能亢進。
8手心濕涼,多數心情焦躁不安。
23皮疹的不同症狀
常見的皮疹有斑疹、丘疹、斑丘疹、水皰疹、膿皰疹和出血性皮疹等。不同的疾病,其皮疹的形態、分布特征、出疹順序和持續時間往往不同。籍此可以幫助我們鑒別不同的疾病。
1出疹前3~4天,先有發熱、咳嗽、流涕、打噴嚏、怕光、流淚、全身不適等症狀。發燒2~3天後口腔內兩頰粘膜充血,靠近第一臼齒處可見針尖大小的灰白色斑點,白點周圍有紅暈。凡是有這種斑點的,幾乎可以肯定是出麻疹。發燒的第四天,暗紅色小疹子從頭及麵部皮膚開始出現,接著耳後、頸部到胸背、腹部及四肢、手心、足部都有發生。出疹時體溫可高至40℃上上。退疹時疹子仍按出疹的順序逐漸消退,疹後皮膚呈糠樣脫屑,並留有異色。小兒麻疹後容易並發肺炎、喉炎、腦炎等疾病,要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