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飲食篇4
冠心病患者有益的食物
(一)蔬菜類
1洋蔥:洋蔥別名玉蔥,圓蔥,蔥頭,性溫,味辛。洋蔥是目前所知唯一含有前列腺素的植物,能減少外周血管和心髒冠狀動脈的阻力,並能促進鈉鹽排泄而使血壓下降。適宜高血壓病、高血脂。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2木耳:木耳別名木茸、黑木耳、雲耳,性平,味甘。木耳含有對抗人體特別是腦部血栓形成的物質,有減低血液凝塊的作用。適合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患者。
3西紅柿:西紅柿別名番茄、洋柿子、番李子、火柿子。性微寒,味甘酸。西紅柿所含的番茄紅素對心血管具有保護作用,能減少心髒病的發作。西紅柿含有維生素C,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降低血壓之功效,對高血壓病人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4海藻:海藻別名海帶花、烏萊、海蘿,性寒,味苦鹹。海藻有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適合高血壓病、高血脂症、冠心病、動脈硬化、肥胖的患者。
5香蕈:香蕈別名香菇、冬菇、菊花菇等,性平,味甘。香蕈含有維生素C,能降低膽固醇,降血壓。適合高血脂症、高血壓病、冠心病患者。幹性皮膚瘙癢病患者忌食。
6大蒜:大蒜別名葫蒜、葫、獨蒜等,性溫,味辛。大蒜具有明顯的降血脂、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作用,並可以防治血栓形成。適合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患者。忌與蜂蜜一同食用,宜生用。
(二)水果類
1香蕉:香蕉別名蕉子、蕉果,性寒,味甘。香蕉中含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物質,可抑製血壓升高。適合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患者。香蕉性寒滑腸,脾胃虛寒,便溏腹瀉者不宜多食。生食,胃酸過多者也不宜食用。
2蘋果:蘋果別名平波、奈、超凡子,性平,味甘酸。蘋果中含有的維生素C是心血管病的保護神,是心髒病的健康元素。適合高血壓病、高血脂症、冠心病和肥胖患者。
3山楂:山楂別名紅果、山裏紅、酸楂,性微溫,味酸甘。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擴張血管、增強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心髒活力、興奮中樞神經係統、降低血壓和膽固醇、軟化血管及利尿和鎮靜的作用。山楂酸有強心作用,對老年性心髒病也有療效。適合患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
4獼猴桃:獼猴桃別名藤梨、羊排、萇楚等,性寒,味甘酸。獼猴桃中有良好的膳食纖維,它不僅能降低膽固醇,促進心髒康複,而且可以幫助消化,防止便秘,快速清除並預防體內堆積的有害代謝物。適合高血壓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但慢性胃炎患者不宜食用,女性經期最好少吃或不吃。
5梨:梨別名果宗、玉乳、蜜文等,性涼,味甘微酸。梨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能保護心髒,減輕疲勞感,增強心肌活力,降低血壓。適合高血壓病、心髒病、冠心病、肝炎、肝硬化等患者。
6檸檬:檸檬別名梨檬子、宜丹果、裏木子、檸果等。性平,味酸。吃檸檬可以防治心血管疾病,有緩解鈣離子促進血液凝固的作用,可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病和心肌梗死。
7棗:棗的別名是紅棗、美棗、良棗等。性平,味甘。棗所含的蘆丁,是一種使血管軟化,從而使血壓降低的物質,對高血壓病有防治功效。
(三)穀豆類
1玉米:玉米別名禦麥、薏米苞,性平,味甘。玉米有調中開胃、降低血脂、降低血清膽固醇的功效。適合動脈硬化、高血壓病、高血脂症、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
2豆腐:豆腐是將豆子磨成豆漿,點人石膏凝結而成的,性寒,味甘鹹。豆腐有抗氧化的功效,其所含植物雌激素能保護血管內皮細胞,使其不被氧化破壞。適合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胃寒。腹瀉、腹脹者不宜多食,忌配菠菜、香蔥。
3海鬆子:海鬆於別名鬆子、鬆子仁、新羅鬆子,性溫,味甘。鬆子中維生素E高達30%,有很好的軟化血管的作用,是中老年人的理想保健食物。適合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四)中藥類
1葛根:葛根別名野葛、鹿霍、黃斤,性涼,味甘。葛根總黃酮和葛根素,可防治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等病症。葛根素與葛根所含黃酮類化合物對高血糖、高血脂等症有顯著療效。
2靈芝:靈芝別名木靈芝,性平,味甘。靈芝可以理氣化淤,安氣益神。適合高血壓病、高血脂症、冠心病、心律不齊等心血管病患者。
3無花果:無花果別名隱花果、蜜果、奶漿果、映日果,性平,味甘。無花果所含脂肪酶、水解酶等有降低和分解血脂的功能,可減少脂肪在血管的沉積,進而起到降血壓、預防冠心病的作用。適合高血壓病、高血脂症、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病患者。
4五味子:五味子別名玄及、會及、五梅子等,性溫,味甘酸。五味子可調節血壓,增強心髒功能。適合冠心病、心悸、失眠、多夢的患者。
冠心病患者的忌口
患了冠心病的病人,除了必要的藥物治療之外,合理的膳食安排也是非常重要的。醫療實踐證明,在膳食安排中,如能遵循“宜偏淡忌過鹹,宜偏素忌過葷、宜偏粗忌過精”的原則,無疑對冠心病的防治是很有好處的。同時冠心病病人對於下列食物禁忌,亦應注意。
(一)忌吃螃蟹
螃蟹營養豐富,味鮮肉嫩,人人喜吃,是筵席待客的佳品,但心血管病人吃螃蟹是有害無益的,這是因為螃蟹含膽固醇很多,每100克蟹肉中含膽固醇235毫克,每100克蟹黃中含膽固醇460毫克。患有冠心病、動脈硬化症、高血壓病、高血脂症的病人,食用含膽固醇過高的食物,會加重心血管病的發展。
(二)不宜多吃糖
正常人的飲食中,已可獲得足夠的糖,甚至超過人體需要量。這時如再在食物中加入食糖,或正餐之外過多地吃甜食、糖果、巧克力等,就會使攝入的糖量大大超過人體需要。過多的糖不能及時消耗掉,便會轉化為脂肪在體內堆積,加重心髒負擔。
(三)忌多飲水
喝的水或隨食物進入人體的水,在胃腸內被大量吸收後進入血液,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於是心髒的工作量也就相應地加大了。這對正常人來說,是算不了什麼,但是對患有心髒病的人來說,不健全的心髒卻難以承受這樣的負擔,往往會因此而加重病情,所以心髒病人切忌多喝水。
(四)不宜吃脹氣食
品心髒病病人消化吸收能力差,容易引起腹瀉或腸脹氣,可因胃部過度擴張而抬高橫膈肌,影響心髒的活動,因此,白薯、幹豆、豆漿、蘿卜、蔥、蒜和白菜等易產生脹氣的食品不宜多吃,最好不吃。另外,一些刺激性食品如濃茶、咖啡、辣椒也不宜食用。
(五)不宜多吃菜子油
菜子油中含有大約40%的芥酸。這種芥酸是對心髒病人的心血管係統功能有很大危害的長鏈脂肪酸。如果冠心病人長期食用菜子油,使得血液中不斷接受被酶消化的芥酸,日積月累,會使病人本來就不十分正常的心血管功能超負荷,更加容易誘發血管壁增厚和心肌脂肪沉積等病變,直接危害心髒病人的健康。而且這種作用有如慢性中毒的效果,平時不為人覺察和注意。因此,為了有效地防止冠心病的發展和加重,冠心病人應該盡量少食用菜子油為好。
(六)限製飲酒
冠心病人切不可飲酒過多,尤其不要飲度數高的烈性酒。但是可以根據本人身體情況,在病情穩定時適當飲極少量低濃度的酒,如米酒、黃酒、葡萄酒等,或飲用少量藥用酒,飲酒量每天不要超過50毫升。如遇身體不適,精神情緒異常或有病情變化,則不要飲酒。
(七)不宜飲濃茶和咖啡
冠心病人飲茶宜清淡,最好選用綠茶(綠茶比紅茶含咖啡因少),不宜把飲茶時間安排在晚上或清晨空腹時飲用。而對於咖啡,有冠心病傾向或已患冠心病者最好不要飲。
(八)肥胖、冠心病
病人忌吃巧克力肥胖、冠心病病人不宜吃巧克力,這是因為巧克力含有脂肪和糖較多,吃後會引起體內脂肪代謝紊亂,使糖轉變為脂肪,因而使人更加發胖。另外,脂肪在體內堆積過多,增加心髒負擔,會使冠心病、動脈硬化患者病情加重。
(九)忌多吃水果
水果中因含果糖、葡萄糖、蔗糖較多,冠心病患者如食用水果太多,會引起血脂增高及肥胖,使病情加重,不利於治療和身體的康複。因此,冠心病患者吃水果應適量,切勿多食。
(十)忌多飲可樂型飲料
可樂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開懷暢飲的,尤其是患有冠心病及其他心髒病的人不宜過多飲用。這是因為,可樂是用可樂果配製成的。據國外測定,1瓶幾盎司的可樂型飲料,含咖啡因50~80毫克。如果1次飲用得過多,則可因咖啡對胃黏膜的刺激作用而引起惡心、嘔吐及眩暈、心悸。
冠心病患者不宜飽餐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種類型,劇烈的體力活動、精神緊張、氣候寒冷驟變等等因素均可促成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誘因,那就是飲食過飽。據醫學統計,在飽餐之後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不乏其人。為什麼飽餐也會成為急性心肌梗死的誘因呢?
(一)影響心髒神經的自我調節
人體的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主要是依靠消化係統各部之間以及其他係統之間的緊密配合而實現的。心髒神經與胃腸道的神經調節有著密切的關係。正常情況下,心髒神經調節配合得很好,自我調節能力相當穩定。而當患冠心病以後,由於病理原因,直接影響了心髒神經自我調節的穩定性。進食之時,咽部的吞咽、胃腸道的蠕動,都會反應性影響心髒神經的自我調節,使得心髒神經的自我調節的穩定性下降。
(二)使心髒迷走神經高度緊張
進食後,迷走神經興奮,使胃、小腸、膽囊等器官分泌各種消化液來幫助消化,同時增加胃腸的緊張度,使腸蠕動增加。進食過飽,迷走神經高度緊張,會導致冠狀動脈痙攣和收縮。
(三)加重心髒負擔,心肌缺血嚴重
人體胃腸道的血管非常豐富,當飽食之後,胃腸道需要大量血液供給以利於食物的消化和營養吸收,因而心輸出量增加,這樣勢必減少心肌的供血量而加重了心髒的負擔。冠心病病人本來就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心肌供血不足的現象,這樣一來,無疑雪上加霜,使心肌缺血更加嚴重。
(四)胃容積增加,胸腔壓力升高影響心髒
由於飽食之後,胃容積增加,橫隔肌上移,使得胸腔內壓力升高,阻止返回心髒的血液流動,進一步影響心髒的功能。
基於以上4個原因,冠心病病人在飽餐之後,往往容易出現心絞痛或發生心肌梗死現象。為了避免上述現象,除了必要的藥物治療外,控製飲食特別重要。飲食應以少食多餐為原則,盡量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做到進食前後休息好,進食速度不要快,最好是細嚼慢咽,吃八分飽即可。這樣,既可保證能夠有足夠的營養補充,又可減輕心髒負擔,避免因暴飲暴食後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冠心病患者的膳食
(一)預防膳食
控製熱量,控製體重。食物中熱比最好是:蛋白質14%,脂肪小於20%,碳水化合物66%,飽和脂肪小於5%,P/S=19,膽固醇小於150毫克。
允許的食物:穀類、豆類、蔬菜、水果、脫脂奶、雞蛋蛋白、魚、雞、兔、小牛肉、野禽等。
限製食物:去脂肪的牛、羊肉、火腿,小蝦以外的貝類,蛋黃。
禁用食物:肥豬肉、肥羊肉、鴨鵝的肥肉、剁碎的肉餡、動物肝、腎、腦,小蝦、魚卵、奶油冰淇淋、巧克力、奶油臘湯等。
(二)治療膳食
對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忌用精製蔗糖及糖果、點心。
對高膽固醇血症患者,應使脂肪熱比小於16%。
多食用降血脂的食物。根據我國古代的食療方及現代研究分析認為:芝麻油、玉米油、米糠油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魚類有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作用;黃豆、綠豆、海帶、紫菜、香菇、口蘑、木耳、銀耳、洋蔥、生薑、大蒜、韭菜、芹菜、大蔥、茄子、黃瓜、菜花、芝麻、核桃仁等,都有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茶葉中的烏龍茶、雲南滄茶等,也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
(三)膳食舉例
早餐:豆漿200毫升,蒸餅50克,煮黃豆10克;
午餐:標準粉、玉米麵兩麵混合饅頭100克,秈米(煮粥)50克,瘦豬肉(25克)炒柿子椒(100克),瘦豬肉(25克)炒豆角(100克);
晚餐:秈米飯150克,小白菜(100克)熬豆腐(50克)粉條(10克),鯉魚20克,糖醋土豆絲100克。
全日烹調用油10~12克。
以上膳食可供給蛋白質67克、脂肪3克、碳水化合物308克、熱量1842卡、粗纖維6克、鈣698毫克、鐵22毫克、胡蘿卜素4毫克、硫胺素135毫克、核黃素055毫克、尼克酸103毫克、抗壞血酸178毫克、膽固醇55毫克。蛋白質熱比14%,脂肪熱比19%、碳水化合物熱比67%、飽和脂肪熱比4%、P/S=19。以上膳食除每日還應補充06毫克核黃素外,其他營養皆符合冠心病、高血脂症防治膳食的要求。
以上膳食譜隻是舉例,並不是要求每天都吃這幾樣飯菜。一周食譜可進行多樣化調劑。特別是可降低血脂又符合營養素要求的蔬菜很多,可進行各種搭配。
冠心病的飲食療法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狹窄和冠狀動脈功能改變(痙攣),可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髒病。
冠心病的形成,不僅與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等有關,而且與飲食有密切的關係。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遵循如下原則。
(一)控製熱量的攝入
以維持正常體重。如有超重,應減少熱能的攝入以降低體重。這樣可以使血中含膽固醇多的極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降低,使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低蛋白、高糖和高脂肪的飲食都極不利於心血管病患者。這是冠心病人膳食中應很好注意的問題。
(二)限製動物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
動物脂肪中含飽和脂肪酸多,所以冠心病患者應少用或不用動物脂肪,植物脂肪中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膽固醇,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加重的作用,所以冠心病患者應盡量選用植物油烹調,尤其是菜油、茶油、芝麻油、玉米油。膽固醇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飲食中要限製膽固醇的攝入,尤其是各種動物的腦、肝、腎,蛋黃,蝦、蟹黃,魚子等高膽固醇食物。
(三)要控製脂肪的進食量
脂肪是導致冠心病的主要物質。脂肪攝入過多,一是會引起熱量過剩而造成肥胖,肥胖不僅會加重心髒負擔,而且容易並發和加劇心血管疾病。二是脂肪對動脈硬化有直接作用,它能促進膽固醇的吸收,使膽固醇的濃度增高。能使膽固醇升高的主要是脂肪中的飽和脂肪酸,特別是其中的月桂脂酸、肉豆蔻酸、棕櫚酸和硬脂酸。每100克豬油中含四種飽和脂肪酸427克,而每100克椰子油中這四種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達847克。有些廠家從國外進口高價的棕櫚油來炸方便麵,這種方便麵對中老年人食用很不利。
(四)無機鹽與微量元素
如鈣、釩、矽等對心髒功能有利。食入含鋅、銅高的食物,可使冠心病發病率增高。鉻可以降低血膽固醇。如經常吃精製糖和精製麵粉,在精加工中鉻大量損失,往往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率高。膳食中應有礦物質鉀,微量元素鉻、硒、錳、碘等,有利於脂肪代謝。鎂不足可使心肌缺鉀,鉀對心髒有保護作用,蘋果含鉀量較高。碘可抑製膽固醇在腸道內吸收。
(五)限製食鹽的攝入
鹽可以增加血容量,並通過內分泌和體液等因素使血壓升高,加重動脈硬化,增加心髒負擔。尤其是發生心力衰竭時,更應限製食鹽的攝入。通常情況下,每日進食的食鹽量應控製在5克左右為宜。
(六)多吃富含維生素和食物纖維的食物
新鮮蔬菜、水果、粗糧是維生素和食物纖維的豐富來源。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對脂類代謝有一定的影響,它能加快膽固醇轉變成膽酸的速度,增強對膳食中膽固醇的吸收。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主要是綠葉蔬菜、橘子、廣柑、紅果、大棗等。食物纖維可防止便秘,並可促使酸從糞中排出,以降低血膽固醇含量,從而起到防治冠心病的作用
(七)多吃植物蛋白類食物
多吃大豆蛋白,可使血膽固醇下降。因此,我們在既要求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又要一定營養時,就必須使每日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攝入量的比例控製的3:1左右為宜。
(八)日常可多吃些有利於降血脂和改善冠心病症狀的食物
如大蒜、洋蔥、山楂、柿子、香蕉、淡菜、西瓜、葵花子、黑芝麻、黑木耳、大棗、豆芽、蕎麥、冬瓜、鯉魚、蜂蜜等食物。冠心病患者應禁吃刺激性食物和脹氣食物。濃茶、咖啡、辣椒、咖喱等刺激性食物,會加重心髒病變,應禁吃;茶葉有降低膽固醇作用,但不宜喝濃茶;同時應禁煙忌酒;冠心病患者因消化吸收能力差,易引起腸脹氣或腹瀉,因此,應少吃脹氣食物,如白薯、蘿卜等。
(九)冠心病患者可選用下列食療方
山楂荷葉茶:取山楂15克,荷葉12克。將山楂、荷葉共切細,加水煎湯,取濃汁即可。每日1劑,不拘時代茶飲;
洋蔥炒肉片:取洋蔥150克,瘦豬肉100克,醬油、鹽、油、味精各適量。將植物油少許倒入鍋內燒至八成熟,放入瘦豬肉煸炒,再將洋蔥下鍋與肉同炒片刻,倒入各種調料再炒,少時即成,可佐餐;
長命包子:取馬齒莧、韭菜等量,蔥、薑、油、醬油、鹽、味精、雞蛋各適量。將馬齒莧、韭菜分開洗淨,陰幹2個小時,切碎末;將雞蛋炒熟弄碎,和前2味拌勻,加調料為餡,和麵製成包子,放在蒸籠上蒸熟食用;
柏子仁燉豬心:取柏子仁10克,豬心1個。先將豬心洗淨,納入柏子仁隔水燉熟,加調料,服食;
田七燉鴿肉:取田七2克,肉鴿1隻,精鹽、味精、生薑末各適量。將肉鴿宰殺後去毛和內髒,洗淨,和田七、調料入鍋加水1000毫升,文火燉熟,食肉飲湯;
雙耳湯:取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冰糖15克。將黑、白木耳溫水泡發,放入小碗,加水、冰糖,置蒸鍋中蒸1小時。飲湯吃雙耳;
玉米粉粥:取玉米粉、粳米各100克。將粳米洗淨,放入鍋中,加清水500~800毫升,武火煮至米開花後,調入玉米粉,再用文火煮沸片刻即成;
陳皮兔丁:取兔肉250克,食油50克,陳皮5克,調料適量。將兔肉洗淨切成丁,入碗中,加食油及料酒、蔥、薑等拌勻,幹辣椒切成絲;陳皮溫水浸泡,切成小塊;味精、白糖、醬油加水兌汁。鐵鍋置火上,倒入食油燒至八成熱,放入幹椒絲炸成金黃色,下兔丁炒,加陳皮、薑、蔥,繼續炒至兔肉發酥,烹汁和醋,將汁收幹,起鍋裝盤即成。
冠心病患者須製定食譜
製定食譜按通俗的話說就是“開菜單”,即將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的全部內容做好合理的安排,將三餐內容(包括加餐)開列在菜單上,作為製備膳食的指南,也是供給合理營養的依據,一切符合營養要求的膳食計劃,隻有通過合理的食譜才能體現出來,為了製定出適合冠心病病人病理、生理及營養需要的食譜,必須滿足以下的要求:
(一)膳食內容須保證營養平衡
營養平衡是食譜設計的關鍵,所涉及的膳食內容必須使用餐者能夠獲得均衡營養,符合不同年齡、不同生理狀況的需要。
(二)膳食應具有吸引力
食譜上所供應的食物,必須考慮其色、香、味、型和多樣化。經過烹調製備,要求顏色美觀,味道鮮美,而且品種和烹調方法要多種多樣而不單調,能使用餐者通過視覺。嗅覺和味覺來促進消化液分泌,產生食欲,從而很自然地樂於進食。
(三)膳食能促進消化
編製食譜要考慮到每餐食物的搭配,既能使人有飽腹感,又可促進消化。油膩厚味難消化的食物盡量少食,或不要集中於一餐或一日,注意濃厚食品與清淡食品的搭配。還要考慮到季節性的特點,如夏日炎熱出汗多,食譜內容應清淡、涼爽,冬季寒冷,菜肴可稍濃厚,並應盡量保持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