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子是縱橫家之師,他的最大曆史貢獻,是培養了兩個傑出人物,就是蘇秦、張儀。關於蘇秦、張儀的生平事跡,《史記》卷六十九、卷七十各有本傳,記得很詳細。雖然有人考證說,張儀在前,蘇秦在後,兩人不同代,《史記》記載不合史實。盡管如此,《史記》記載的蘇秦、張儀間的交往,以及他倆一個搞“合縱”,一個搞“連橫”,風雲一時。作為故事來講,更深入人心,似乎不妨姑且聽之。
毛澤東了解鬼穀子與張儀、蘇秦之間縱橫家師徒的關係與故事。1960年12月25日,即毛澤東誕辰六十七周年前夕,毛澤東在住所召集了十多個身邊工作人員聚餐慶祝。席間,毛澤東興致勃勃地向在場的親屬和身邊人員講開了鬼穀子與蘇秦、張儀的故事。他在故事開頭講道:
從前有張儀和蘇秦兩個人,都是鬼穀先生的學生。鬼穀是個地方,出了一個先生,所以叫鬼穀先生。(《人沒有壓力是不會進步的》,《中共黨史資料》第四十六集,中共黨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1—3頁;《黨的文獻》1993年第4期)
毛澤東講鬼穀子,講清了兩點:(一)鬼穀子姓名失傳,因他在鬼穀這個地方生活與授徒,故被人稱為“鬼穀先生”。(二)鬼穀先生弟子中有張儀和蘇秦兩人,後來成為名垂青史的縱橫大家。
毛澤東這些知識,部分來自司馬遷的《史記》。司馬遷記載,蘇秦、張儀都是師法鬼穀先生:
蘇秦者,東周雒陽人也。東,事師於齊,而習之於鬼穀先生。(《史記·蘇秦列傳》)
張儀者,魏人也。始嚐與蘇秦具事鬼穀先生。學術,蘇秦自以不及張儀。(《史記·張儀列傳》)
《史記》記載鬼穀子也語焉不詳。隻能從字麵上做些推測:蘇秦是東周雒陽人,張儀是魏國人,兩人從西方來,“東,事師於齊”,很可能鬼穀之地在山東齊國;從地名鬼穀判斷,鬼者幽深靜寂之處也,穀者深山峽穀之地也,師徒在此等地方教學,先生鬼穀很可能是隱逸之士;兩人同時“具事”鬼穀先生,張儀的學習成績要比蘇秦好些。
鬼穀先生教些什麼課程,蘇秦張儀學到了什麼妙術?《史記》隻有極簡單的兩個字:“學術。”這個“術”,隻能理解為“縱橫術”。如縱橫家講究“揣摩”,《史記·蘇秦列傳》說蘇秦“得《周書陰符》,伏而讀之。期年,以出揣摩”。《史記集解》說:“《鬼穀子》有《揣摩》篇。”《史記索隱》引王劭說:“《揣情》《摩意》,是《鬼穀子》之二章名,非為一篇也。”《鬼穀子》一書出於後人假托,但是揣情摩意確是縱橫家十分注意的。
其實,所謂揣情摩意,就是猜測摸清遊說對象的心理狀態,對號入座有針對性地給予說服,令人主相信自己的治國治政方略。蘇秦、張儀以前的商鞅說服秦孝公變法,子貢說服齊、吳、越、晉四國君主權臣按自己的主張辦事,都是摸清猜準了君臣的心思而後遊說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