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路卷 張儀、蘇秦都是鬼穀子的學生 (五)
勢強力敵之聯軍罕有成功
——品“合縱連橫”的是非功過
毛澤東不僅評論縱橫家的是非,而且評論“合縱”“連橫”戰略的全局得失。
戰國時期,經過多年征戰,最後形成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所謂“戰國七雄”,就是指此。
七國的地理位置和戰略態勢是,韓、趙、魏“三晉”諸侯國處於中間地帶,楚國在其南,燕國處其北,齊國在其東方,秦國在其西方。從地緣戰略上說,“三晉”侯國最為不利,處於“四戰之地”。而楚、燕、齊、秦的戰線隻有一個方向,幾無後顧之憂。
從國力上看,秦、齊、楚都經過較為成功的變革,又自然資源豐厚,經濟發展,兵力強盛。其中秦國經過百餘年的發展,農戰政策深入人心,疆域不斷擴展,勢力不斷膨脹,戰略上處於攻勢的有利地位。其次強大的就是齊國。“七國爭雄”的初始階段,主要是中間地帶的“三晉”及中軸線南北兩端的楚、燕受到秦、齊兩大國虎視眈眈的威脅。
此種背景下,七國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又基本上分為兩大陣線,或叫兩大集團。一條陣線叫“合縱”,就是南北中軸線上的五國聯合起來對付秦、齊大國的威脅;後一階段是“關東六國”共同抵抗泰國。另一條陣線叫“連橫”,就是秦國采取“遠交近攻”的策略,聯合齊國或別的侯國攻擊較近的諸侯國。韓非子在其著作《五蠹》篇中說:“縱者,合眾弱(山東六國)以攻一強(秦)也;而衡(橫)者,事(投降)一強以攻眾弱也”。說的就是兩個陣線的兩種戰略。
戰國時期,最早進行“縱橫”活動的是張儀和公孫衍。公元前322年,秦相張儀奉秦王之命入魏為相,推行旨在勸魏改變聯合齊、楚以抗秦,而為聯合秦、韓以攻齊、楚的“連橫”策略。魏惠王沒有采納張儀的意見,結果秦以武力相威脅,出兵進攻魏國。
為了解除來自秦國的威脅,魏國驅逐張儀而任命公孫衍為相,致力於“合縱”抗秦。公孫衍是魏國人,早年入秦遊說,受到任用,後返魏,任為將,提出“合縱”主張。
初期,秦國的“連橫”並未得手。秦相張儀死後,秦國對山東的重大進攻,都是單獨進行的。雖然秦國運用了“遠交近攻”的策略,但還沒有大的“連橫”行動。“合縱”則談論更多和實踐更多。“三國攻秦”“五國攻秦”,楚、魏、趙解邯鄲之圍等,都是“合縱”。戰國重要的“合縱”有多次:公元前318年公孫衍發動的楚為縱約長的五國攻秦,公元前298年齊國發動的齊魏韓三國攻秦,公元前287年前後《戰國縱橫家書》記載蘇秦發動的李兌為縱約長的五國攻秦,公元前257年趙、魏、楚解邯鄲之圍的三國抗秦,公元前1247年信陵君率五國攻秦,公元前241年龐煖發動的五國攻秦,是幾次較大的“合縱”行動。
“合縱”也取得過一些成效。公元前298年齊韓魏三國攻入函穀關,秦王為了“無危鹹陽”,被迫割地求和。西漢賈誼曾經描寫“合縱”的威力是:“嚐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過秦論》)一直到戰國末期,秦國已經占了壓倒優勢,尉繚還對秦王說:“臣隻害怕諸侯合縱”。他說如果山東合縱,秦國會是智伯、齊湣王那樣的下場。荀子也說:秦國君臣“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軋己也。”(《荀子·強國》)這是荀子對一百多年來秦國擔心“合縱”的總結。
可是,這些艱難組織起來的“合縱”陣線,由於各國的不同利益和矛盾,往往歸於失敗。對此後來的評論家很有感慨,“縱散約解,爭割地而奉秦,秦有餘力而製其弊”(賈誼:《過秦論》)。
山東諸國互相傾軋的事例也很多。如趙國幾次幫助秦國攻齊,《戰國縱橫家書》就此事說:“今從強秦久伐齊,臣恐其禍出於此也。”公元前263年,魏國和秦共伐韓,魏無忌對魏王說:“秦國不是沒有欲望的國家,韓亡之後,非攻魏不可。”又如燕國和趙國的互相攻戰,燕國利用趙國壯年都死於長平之戰、遺孤還未長大的機會,大舉攻趙,為趙將廉頗、樂乘擊敗,趙進而圍燕都。過了幾年,燕國又利用龐煖代廉頗為將的機會,以為有機可乘,派劇辛攻趙,趙派龐煖迎擊,殺劇辛。這些戰爭使山東侯國自相削弱,便利了秦國的進攻。趙國攻打燕國,蘇代對趙王講了“鷸蚌相爭”的故事,蘇代說,今天趙國還要攻打燕國,“臣恐強秦之為漁父也。”(《戰國策·燕策二》)蘇代講清了六國自相殘殺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