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卷 第五十八章(二)
老子說過:禍福相生
《老子》“禍福倚伏”的辯證觀點,不僅幫助毛澤東確立事物對立統一互相轉化的哲學思想,而且啟迪毛澤東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社會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尤其是正確看待和妥善處理少數人“鬧亂子”的社會矛盾。
1956年之後,我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曆史時期,此時的國際國內形勢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國際上,蘇共“二十大”召開和“波匈事件”的發生,給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事業帶來了巨大的波折。
蘇共二十大暴露了斯大林的肅反擴大化、對內搞個人崇拜、對外搞大國沙文主義等錯誤,也暴露出蘇聯社會主義社會中存在的一係列矛盾和缺陷,這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解放思想的作用,有助於後來各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和借鑒。
波蘭和匈牙利還發生了部分群眾反對政府的事件。帝國主義和各國反動勢力也乘機掀起了反社會主義的浪潮,利用斯大林的問題否定和攻擊社會主義製度,並且以各種方式插手社會主義國家的群眾性騷亂。
在國內,經濟建設中出現了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供應緊張的情況,一些社會矛盾隨之凸顯出來,甚至進一步激化。由於社會主義製度剛剛建立,需要有一個鞏固和完善的過程;黨從長期的戰爭環境轉入和平時期,對於領導社會主義建設還缺乏經驗,也需要一個熟悉和探索的過程。
因此,在一些新的社會矛盾和問題出現以後,不少黨員幹部缺乏必要的思想準備,不能正確認識和處理。一些幹部存在嚴重的官僚主義和主觀主義,更不善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出現的一些問題,加上國際環境的消極影響,迫使一些地方出現了學生罷課請願、工人罷工、農民退社等事件。這些“亂子”的產生,主要原因是領導上的官僚主義和對於群眾缺乏教育。
麵對國際國內的複雜情況,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的各種矛盾,正確地從理論上加以總結和概括,以便及時總結經驗,繼續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就成為當務之急。
1957年2月,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對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問題發表了長篇講話,做了係統的論述。即後來定名為《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報告。
報告闡述了十二個問題,貫穿全文的基本思想是:把正確區分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內容。毛澤東全麵地分析了各種類型的人民內部矛盾,係統地論述了正確處理各種矛盾的方針政策。在論述第十個問題“壞事能否變成好事”時,毛澤東引用《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句格言,用來說明對立雙方不斷轉化的道理。
在講話中,毛澤東說:
我們必須學會全麵地看問題,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麵,也要看到它的反麵。在一定的條件下,壞的東西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的東西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老子在兩千多年以前就說過:“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日本打到中國,日本人叫勝利。中國大片土地被侵占,中國人叫失敗。但是在中國的失敗裏麵包含著勝利,在日本的勝利裏麵包含著失敗。曆史難道不是這樣證明了嗎?(《毛澤東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