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卷(一)
我讀了“六年孔夫子”(品讀史之一)
《論語》被譽為“東方的《聖經》”,也可以說“《聖經》是西方的《論語》”。《論語》是影響中國數千年思想史最為深廣巨大的學術著作,是一部充滿人生智慧的大書。像孔子被認定為影響世界曆史進程的十大思想家之一那樣,《論語》早已走向世界,是全人類的思想寶庫。
19世紀最後一個年代,後來成為東方巨人的毛澤東來到人世間。1893年12月26日,那是對崛起的現當代中國很有意義的日子——毛澤東誕生在湖南省湘潭縣韶山衝一個農民家庭。當年的韶山衝還是一個交通不便、風氣閉塞的山村。
在毛澤東少年時代,正是清朝末年,那時科舉還沒有廢除。學堂已經開設,西學東漸已是時代的風氣,東瀛求學也成了一種時尚。但是在韶山這個偏僻閉塞的山衝,新思潮的衝擊力卻十分的微弱,在村塾學堂裏學生們讀的仍然是“四書五經”。
1902年,八歲的毛澤東被父母送到韶山南岸私塾,開始接受啟蒙教育。啟蒙先生是鄒春培。這是一所十分正統的私塾,不容有絲毫外來的異端邪說,“四書五經”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因此,毛澤東的啟蒙教育也不例外,也是從“四書五經”開始的。
舊時村塾蒙學最普通的教材是“三、百、千”,即始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啟蒙讀物,繼而點讀《論語》《孟子》《詩經》《左傳》等儒家經典。毛澤東自幼聰慧,讀書刻苦,從小就深受古代文化的熏陶和影響。
“四書五經”這個詞兒,在舊社會略識之無的人都知道的。據《禮記·互解》及《莊子》記載, 經原本有六部,即《易》《書》《詩》《禮》《樂》《春秋》,後來由於秦始皇焚書,《樂經》散失,僅存《樂記》一篇,被並入《禮記》之中,於是成為“五經” :即《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四書”的確定,則是南宋大儒朱熹所為。他在實際教學中,為了完善儒家學說,在原有“五經”的基礎上,把《論語》《孟子》也提升到經的地位,再從《禮記》中分出《大學》《中庸》兩篇,與《論語》《孟子》並列,合稱之為“四書”。朱熹將四書編在一起,並以畢生精力作注解,以之構成自己理學體係。從元仁宗皇慶二年(1313年)起,規定為科舉用書,一直沿用到清末。
20世紀初年,即1900年,毛澤東開始了他一生與偉著《論語》那十分纏綿又十分糾結的關係。
早年閱讀《論語》等儒家經典的情況,毛澤東在延安時有回憶。1936年10月,經不住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堅決要求,毛澤東一連幾夜,敘述了他自幼年以來的半生經曆。他說:
我8歲那年開始在本地一個小學裏讀書,一直在那裏讀到13歲。清早和晚上我在地裏勞動。白天我讀儒家的《論語》等“四書”。(《毛澤東一九三六年同斯諾的談話》,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6頁)
毛澤東少年時代讀過的《論語》,現存下冊,係宋朱熹所輯《論語集注》本,石刻線裝,封麵有毛澤東用毛筆書寫的“論語下 詠芝”——“ 詠芝”是毛潤之的另一種讀音和寫法。內容包括“論語卷之六至卷之十”。這半部《論語》現在收藏於韶山紀念館。
毛澤東說“在本地一個小學裏讀書”,這裏的“小學”就是村塾,而且不是“一個”,而是幾個。少年毛澤東在南岸私塾讀了兩年半,這期間,即已點讀了記錄孔子言行的《論語》,雖則能背,卻並不深懂。
少年毛澤東讀《論語》,雖然起初時不懂,可他不懂就問,一問到底,養成了好習慣。
南岸私塾啟蒙先生鄒春培,五十左右歲,是位鄉裏落第秀才。身穿一件長袍,臉部瘦弱蒼白,頦下留著稀疏的胡子。從事私塾教育多年,遠近頗有名氣。
當時,私塾是沿襲孔子私人辦學的一種教育形式。一般是一個先生執教,所教的內容主要是“四書五經”。先生靠死記硬背,記住其中的句段,至於內容大都是半懂不懂。所以,老師一般不講解,隻告訴學生斷句認字,再帶學生讀一兩遍。這叫作點書。然後,叫學生自己讀,最後就到老師那裏背誦。私塾先生每人有一根“戒尺”,有的用木板,有的用竹片,是專門用來責打背不出書或不守塾規的學生,理論根據是“不打不成才”。毛澤東所受的正規教育,就是從這種“不打不成才”的封建專製教育開始的。
毛澤東讀書很用心,領悟能力強,記憶力也非常好。入學後先學《三字經》,繼而讀《幼學瓊林》,接著點讀《論語》《孟子》。鄒先生教了半輩子“子曰詩雲”,沒有碰到這麼聰穎的孩子,對毛澤東這個學生打心底裏滿意。但也有讓鄒先生頭痛的事,那就是毛澤東提出的問題特別多。
毛澤東讀書從小就特別肯動腦筋,喜歡提問題,隨著所讀的書增多,問題也跟著多起來。在讀到《論語》以後,他提的問題,有的使鄒先生也無法回答。鄒先生有一本《康熙字典》,幹脆就叫毛澤東自己翻這本工具書。這實際上是為毛澤東另外請來了一位知識淵博的老師。
鄒先生要求學生大聲讀書,他喜歡書聲琅琅。可是毛澤東總喜歡默默地看書,讀書不出聲,隻是嘴巴動。為此,鄒先生批評過毛澤東。但毛澤東還是習慣於默讀。鄒先生很生氣,就叫毛澤東背書,並為他加碼點書。
毛澤東對先生說:“春培阿公,你老人家不要點,少得費累。”
鄒先生以為他不想讀書了,馬上說:“你是來讀書的,不點書如何要得?”
毛澤東告訴先生:“你不要點,我都背得了。”
鄒先生聽了不相信,就點了幾段沒有教的書,讓毛澤東背。結果毛澤東居然也一字不差地背出來了。原來先生沒有點的書,他也能認得、懂得,因為毛澤東開始學會翻《康熙字典》。
於是,鄒先生每天隻布置他背誦內容,教毛澤東自己讀一遍,糾正讀錯的字詞,然後叫他熟讀,放學時背誦。這在通常情況下,鄒先生應該輕鬆多了。但是,毛澤東沒完沒了的問題,越來越叫鄒先生頭痛,不得不需要更加認真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