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品論語01(2 / 3)

有一次,鄒先生點書點到《論語·述而篇》第十一章:“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其中“暴虎”:空著兩手和猛虎搏鬥;“馮河”:不用船而涉水過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筆者按)

這裏有段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外出講學,子路佩劍前往接近孔子。孔子想收他為徒,子路說自己用劍不用讀書,孔子說讀書可以讓他有勇有謀。子路於是拜孔子為師,他問孔子統率三軍時願意與誰共事,孔子說不願與那種空手打虎及徒步過河的有勇無謀的人共事。

鄒先生點書剛點到此。

毛澤東接著就問:“春培阿公,人怎麼能‘暴虎’呢?”

鄒先生解釋:“人是不能‘暴虎’的,這是打比方。”

毛澤東接著又問: “世上沒有人能‘暴虎’,這個比方,不是放空炮?”

鄒先生解釋不清楚了,隻好馬上製止:“不許這樣說‘聖人書’!”這下雖然暫時封了毛澤東的嘴,但是問題仍然沒解決,師生雙方都不痛快。

學問學問,不僅在於學,也在於問。勤學好問,是毛澤東自少年時代開始培養起來的良好習慣。這裏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少年毛澤東在南岸私塾讀《論語》十分用功,至今韶山還流傳著他代同學李慶豐受過背誦《論語》十二則的故事。

有一次,先生鄒春培用右手持戒尺擊打了一下桌麵,發話道:“李慶豐,把昨日教的那段《論語》十二則背出來!”

被點了名的學生是一位身材瘦小的男孩子,看上去十來歲的樣子,戰戰兢兢地離開座位,走到老師指定的位置停住腳步,看一眼老師那威嚴的麵孔,然後轉身麵向大家,眼神中呈現著一副驚慌的樣子,嚅動了兩下嘴唇卻沒有吐出一個字來……

鄒春培將戒尺“啪”的一聲打在了木桌上:“快背!”李慶豐被嚇了一跳,兩眼含了淚花開始背書:“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隻此兩句,李慶豐再也背不出來了。

鄒春培上前一戒尺打在了李慶豐主動伸出來的手掌上,李慶豐眼淚汪汪地繼續背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樂乎……”

“瞎背!”鄒春培又一戒尺打在了李慶豐的手上,李慶豐的眼淚像斷了線的串珠大滴大滴地滾淌下來,抽泣著,實在背不下去了……

這時節,學生們一個個心驚膽戰地用眼睛緊盯著先生,唯恐先生轉移怒氣喊出自己的名字來;唯獨坐在幾排課桌前方的毛澤東忽然站起身來,緩聲對老師說:“先生,我來背吧?”

“你來背?”鄒春培餘怒未消地看了毛澤東一眼,心中知道站在他眼前的這位自告奮勇的學生很好學,也知道他能夠背出來,但還是板著臉說,“你接著背,差錯一字打一下手掌心,莫怪我不講情麵!”

毛澤東轉身麵向大家,不緊不慢地背誦道:“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

毛澤東十分熟練地背誦著,同窗學友們一起靜靜地聽著,鄒春培消了些氣,走回到大木桌前坐下來慢慢地喝了一口茶水;當毛澤東一字不差地背完了《論語》十二則,鄒春培慢慢開口道:“可以了,你坐下!”

這裏所說《論語》十二則,是指《論語·學而篇》前十二章。章,又稱為“則”。

毛澤東會背《論語》,才自告奮勇替同學“受罰”。

少年毛澤東讀《論語》背誦得好,可他並不完全死記硬背,在半懂不懂中也嚐試著“運用”,結果還鬧了一場“遊泳鬧學”的笑話。

南岸塾館附近有個南岸水塘,是毛澤東等私塾小朋友遊泳的樂園。

現在,南岸塘邊還插著一塊鐵牌,上書:“毛澤東同誌少年時代遊泳過的池塘。”1963年11月,郭沫若參觀韶山時,曾指著這口池塘歎服地說:“毛主席是小時候遊池塘,老年遊長江啊!”

在南岸塘,曾經發生過十歲的毛澤東“遊泳鬧學”的故事,起因與讀《論語》有關。

那是一個赤日炎炎的夏天。南岸蒙館的小閣樓上,悶熱得就像蒸籠,灼人的太陽光透過伸手可及的瓦縫射進教室內,散發出難耐的熱氣。到了下午,熱氣更加逼人。孩子們的臉上沁著豆大的汗珠。

鄒春培先生不停地搖著芭蕉扇,向學生吩咐道:他下午有事外出,不在蒙館,學生務必盡心溫課,不得走動喧嘩。等他回來以後,將點讀新課——《論語·先進篇》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

毛澤東雖然調皮,可是讀書卻從不含糊。鄒先生走後,他先將昨天學過的課文溫習了一遍,然後,便開始預習老師下午將要點讀的新課。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誌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讀到這兒,毛澤東又把這個句子重念了一遍,而後突然停住不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