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品孟子96(1 / 1)

引用卷十二 告子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告子下》第十五章:

孟子曰:“……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孟子講了這樣的道理:一個人常常發生錯誤,然後促使其改正;心意困苦,思慮阻塞,才能有所奮發而創造;於是,表現在麵色上,吐發在言語中,才能被人了解。一個國家,如國內沒有執法的大臣和諫諍之士,國外沒有相與抗衡的鄰國和外患的憂懼,就很容易被滅亡。這樣,就可以知道憂慮禍患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樂足以使人滅亡的道理了。

孟子意識到:單靠道德說教不足以製止歪門邪道和壞人壞事,必須刑之以法,打擊邪惡勢力。依靠君主自己修德,也是有限的,必須有諫諍之臣,輔之以諫。有敵國外患,心中常存憂患意識,有備無患,常備不懈,可以消除天下太平的麻痹思想,避免因安逸而亡國。

孟子提出“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思想,這既是人生哲學,也是政治哲學;既是有關生死的辯證法,也是寶貴的憂患意識。孟子認為,人或國家沒有政治上的對立麵,沒有憂患意識,常常容易滅亡。人或國家在憂患中得以生存,才有生命力;相反,人或國家在安樂中,卻容易忘本而導致死亡。古今中外的無數曆史事實,證明了孟子這一論斷是顛撲不破的偉大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