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卷·九變篇·君命有所不受
——運用與發展之十九
公元前512年,孫武子在伍子胥的推薦下,以兵法十三篇求見吳王闔閭。吳王闔閭看過之後,命孫武子訓練宮女,以驗證孫武子領兵作戰的能力。於是,孫武子命吳王兩個妃子為左右隊長,把吳王後宮二百多宮女組織起來訓練。但是,盡管孫武子三令五申,宮女們依然嬉笑不止,視訓練為兒戲。孫武子和司馬都認為按軍律當斬宮女隊長以整肅軍紀。
(孫武)乃欲斬左右隊長。吳王從台上觀,見且斬愛姬,大駭,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願勿斬也。”孫子曰:“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遂斬隊長二人以徇,用其次為隊長。於是複鼓之。婦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規矩繩墨,無敢出聲。於是孫子使使報王曰:“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吳王曰:“將軍罷休就舍,寡人不願下觀。”孫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實。”(《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君命有所不受”,是《孫子兵法·九變篇》中一條最為引人注目的軍事原則。司馬遷《史記》關於孫子練兵斬姬的史事中,留下了孫武子親身實踐自己兵法主張的唯一記載。從中可以看出在春秋戰國之際,“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不僅是兵學家的主張,在實際軍事生活中也是得到認同,是行得通、用得上、起作用的帶兵作戰原則。
“君命有所不受”出自《九變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孫武子此段的意思是。大凡用兵的方法,主將受領國君的命令,征集兵員編成軍隊……(出兵征戰之時)有的道路不要通過,有的敵人不要攻打,有的城市不要攻取,有的地方不要爭奪,有的來自國君的命令也可以不執行。
仔細辨析,孫武子的“五不”(不由、不擊、不攻、不爭、不受)包括了兩個方麵:“有所由”和“有所不由”,“有所受”和“有所不受”。不是單一的“不由”“不受”,一切以利為動,依戰場的實際情況而定。也就是要從全局利益出發,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善於視情況機斷專行。
對“君命有所不受”也要這樣理解。在孫武子的時代,首先是“將受命於君”,也就是將權“君授”;其次,是君命要“有所受”,要執行,這是主導方麵;第三,才是君命“有所不受”,這是輔助方麵,是特殊情況的處置方法;“不受”是有前提的,即“有所”不受,有限製的不受。
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出土的漢簡孫子兵法佚文《[四變]》篇,專門解釋了“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這五句話。其中對“君命有所不受”解釋道:“君令有所不行者,君令有反此四變(指以上“塗有所不由”等四方麵——引者注)者,則弗行也。”可以看出,孫武的“君命有所不受”是有前提條件和嚴格限製的,其本意是符合與維護兼並戰爭中諸侯國國君即國家的根本利益,以奪取戰爭勝利為目的。
孫武子為了防止將帥囿於國君在大後方大本營製定的作戰計劃,不知變通而招致失敗,明確地有限製地提出了“五不”等主張,其中既包含要求將帥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處置,也包含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和要有所取就必須有所不取的樸素辯證觀點。孫武子認識到,為了達到預期的作戰目的,對那些從全局看來無關緊要的目標,或小得大失的作戰目標,則應堅決“不擊”“不攻”“不爭”。隻有這樣,才能達成作戰行動的主要目的。
“君命有所不受”這個命題,涉及較為敏感的君主和將帥權力分配問題。孫武子之後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兵學家在其理解和實際運用上,歧見紛呈。也不排除後世有些搞分裂割據的人,往往借口“君命有所不受”而擁兵自重,鬧獨立性,那是對孫武子此項軍事原則本意的歪曲。
“君命有所不受”這個命題,說到底是“君將權力論”。這個問題在古代戰爭中有,在現當代戰爭中也有。毛澤東在其一生的軍事生涯中,即曾經為“將”,也曾經為“君”。作戰指揮中,他先後與林彪、劉伯承、鄧小平、彭德懷以及其他一些高級將領之間,都曾經發生過如何理解、如何運用“君命有所不受”孫子原則的理論碰撞和實際摩擦。在此基礎上,他不僅從新的角度闡釋了這個著名軍事原則,而且有新的發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