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讀書倡導“八麵受敵法”,我之讀《莊》、解《莊》,也是“每次作一意求之”,即讀前選定一個視角,有意識地探索、把握某一方麵內容,依次推進。時日既久,所獲漸多,不僅初步連接起早已模糊不清的傳主的身世、行跡、修為,而且從中讀出了他的心聲、意態、情懷,以至價值取向、精神追求,尋索到一些解紐開栓的鑰匙與登堂入室的門徑。經過幾度梳理、整合,像展開一把折扇那樣,在傳主這一軸心統領下,向外輻射式地伸出二十支扇股。亦即圍繞著“逍遙遊”這個主旨,按照這二十個大體上以傳主生命流程為序,相互聯結、彼此照應、互不重複、各有側重的專題,逐一充實、撰寫,一如勞蛛綴網,漸次成篇;並按照題材基本內涵,析為五組—
一至三章為第一組,開篇統照全局,對傳主作緒論性的綜述,然後分別就其國屬、裏籍和家世、身世以及社會時代背景,從空間、時間兩方麵做文章;四至七章為第二組,從傳主精神追求、價值取向、胸襟視野、身份與個性特征諸方麵,分章展述;八至十二章為第三組,從交遊、出訪、授徒、著書等側麵,敘寫傳主的出處與行跡;十三至十六章為第四組,突出傳主哲學、文學方麵特點與成就,發掘其吊詭、矛盾,追溯其思想文化淵源;十七至二十章為第五組,從莊子之死寫到身後哀榮,薪盡火傳,澤流百世。
傳主的肖像,算是粗線條地勾勒出來了,無疑這是畫手(作者)心靈感應、目光折射、意到筆隨的產物。那麼,這位兩千三百年前的偉大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是不是真正地從曆史冊頁中血脈賁張、意態鮮活地站立起來?能否基本上符合他的精神原貌?自己實在沒有足夠的把握,尚有待於讀者和方家的鑒判。
這裏想說兩句話:一是,在我確已竭盡了全力;二是,背後憑恃一座強大的靠山。
寫作過程中,依據《莊子》本文及相關史料,充分借鑒前輩與時賢的研究成果,悉心組織素材,反複斟酌棄取;以散文形式、寫實手法,鉤沉出處行跡,展現人物精神風貌;凡有細節勾勒、形象刻畫,盡量注意出言有據、想象合理;征引寓言故事,取譬設喻,堅持抽象與具象結合;立論采取開放、兼容態度,展列不同觀點,擇其善者從之。轉述《莊子》本文,按照實際需要,或原文摘引,或分段語譯,均注篇名;引述原文,遇有難解字句,附以注釋或意譯。顧及文學作品特點,按編輯要求,尾注盡量作簡化處理。
需要著重交代的是,語譯、注釋與研究評述,都曾參考了時賢與前輩的譯《莊》、解《莊》、注《莊》、評《莊》著作;撰述中還大量引用、吸收了海內外眾多學者的研究成果;成稿之後,又得到了叢書編審委員會專家的精心指導。坦誠地說,如果不是憑恃上述基礎條件,或者說是靠山,書之成否,未可知也。銘感之餘,在此一並致謝。
限於水平與功力,錯誤與不足肯定不少,敬希批評指正。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