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行知了猴販子的生涯仍在繼續,好在一切都走向正規,不再像剛開始的時候那樣手忙腳亂。
晚上十點,他接收小夥伴們當天的貨物,簡單上稱,換水,放冰,忙到晚上十二點結束。次日清早彙合麵包車師傅去酒店送貨,結賬後到家已經是午飯時間,然後下午四點左右和小夥伴結賬。
孫思行想到每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他真有撂挑子的欲望。不過看到越來越有生氣,氣勢高昂的小夥伴的時候,他們比自己更辛苦。他們要挨家挨戶的去收,全家一忙就是一晚上,也不叫累叫苦,全家人還賺不到他的二十分之一。
孫思行沒有立場半途而廢,每天兩萬的收益也讓孫思行喜笑顏開,給他提供繼續幹下去的動力。
孫思行想來自己真丟穿越者的臉,凡事都是親力親為。他思考著怎麼優化流程,把不需要親自動手的環節分包出去。
晚上的收貨可以叫人幫忙,不過這個最好找親近的人,因為商品重量和商品的質量都要靠他來把關。
去魯城交貨,不能讓司機和石勇直接接觸錢財,不能讓他了解差價。隻能讓他開車送貨,不能讓他收錢。
給石勇交貨的人和在家收貨的人也不能相同,如果不親自跟車的話,隻能讓魯城的同學幫忙,一客不煩二主,隻好拉石蕊同學頂上。
這些天,孫思行家都沒有開火做飯,爺爺做飯的手藝不怎麼樣,奶奶身體不好,平常都是堂叔一家照顧一二。
堂叔孫謹言在鎮上糧所上班,也算吃國家糧的人員,堂嬸在家種地帶孩子。孫思行的父親,叔叔都不在鄉下,爺爺奶奶又在縣城住不慣,說那裏太憋氣,喘不過氣來。平時在老家都是他侄子,也就是孫思行的堂叔照顧。大家不常在一起,兄弟妯娌之間就少了摩擦,關係倒顯得很親近,偶爾孫思行也會去堂叔家蹭飯。
孫思行準備晚上和堂叔堂嬸說下,以後知了猴的收貨,過稱,加冰的流程可以交給他們。堂叔以前還以為,他們同學小打小鬧的做小生意,就沒有參與。
現在攤子有點大,正好正大光明的請堂叔來參與。夫妻兩個每人每天開200塊,也算補償照顧爺爺奶奶的辛苦費用。
請他們的時間不會太長,知了猴的季節最多持續大半個月,不耽誤他們其它的工作。
現在孫思行每天隻需要寫好重量,提前和石勇溝通好,再讓石蕊盯著貨和她叔叔交接貨物錢財,也省的她老在電話中,抱怨假期無聊。
有了電話後,加上孫思行現變得開朗了許多,孫思行和石蕊之間的關係要比前世親密的多。
孫思行終於把各個環節搞定,他隻要在下午四點,小夥伴過來結賬的時候,總結下昨天的收貨情況,然後發錢。發錢這項工作不能假手於人,隻有通過這樣才能建立他的主導權,省的後麵他們撇開他亂搞。
他終於可以靜下心來,享受傳說中的假期,孫思行開著堂叔的小鈴木快樂的四處閑逛。2004年1月16日才會公布“十五”規劃村村通工程,要求2004年底完成全部目標的40%左右,2005年底完成剩餘部分,魯城的農村要等到後年才能全部通柏油路。
除了孫思行所在的中心村子,其它村子的主幹道尚還有土路,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孫思行每天騎車回來,顛跛的他身子骨都要散架,要不是現在的身體恢複力強,身體早就罷工。
慢慢的孫思行發現,農村很是凋敝。正像兩千年的時候,李昌平上書給總理的那樣: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村真危險。
農村的房子中二層小樓寥寥無幾,土牆屋子和紅磚屋子各占一半。
孫思行的老家周邊十來個村子,將近兩萬人的樣子,隻有他村上一個代銷點,一個理發店,一個農村衛生所,一個農資店,一家小飯店,其他沒有任何固定商業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