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1 / 2)

那太監緩緩地掃視了一眼,對下人們的識相還算是滿意,朝著李竹君微微躬身:“夫人,這邊請。”

一隻鳥兒貼著蔚藍色的天空飛過,輕靈地落在宮殿的飛簷翹角之上。遠遠望去,亭台樓閣層層鋪開,這麼近,那麼遠,讓人恍惚有種虛無縹緲的不真實感。

李竹君深深地吸了口氣,含笑道:“有勞。”隨即不緊不慢地跟在那太監的身後,朝著深宮走去。

按照往常的慣例,文皇後並不親自接見進宮請安拜見的宮妃家眷,命婦隻需在懿坤宮正門前磕個頭,便算是全了規矩。而這一次,文皇後破例,不但召見了李竹君,與她說了會兒閑話,更將一對碧玉祥雲如意賞賜給她。

天上風吹,地上草動。位尊者的一舉一動,在旁人看來,都是有深刻含義的。也許是馮子康得陛下重用,也許是馮曉瑟籠絡住了聖心,總之馮家並未因馮修容而落魄,反而似乎更進了一步。

那太監等候在殿外,一見李竹君,便上前和氣地說道:“夫人好福氣,能得皇後娘娘召見。”

李竹君笑著,說話間滴水不漏:“皇後娘娘母儀天下,有幸親耳聆聽教誨,實在是天大的恩典。還要感謝內官的提點。”

那太監臉上帶著淺淺的笑容:“應該的。懿坤宮距離毓秀宮並不太遠,請夫人移步。”

從懿坤宮出來,往西邊而行,穿過禦花園,便是毓秀宮。

閣樓高下,軒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欄珠楯,互相連屬,回環四合,牗戶自通,千門萬戶,金碧相暉,照耀人耳目。

約莫一刻鍾的功夫,毓秀宮便近在眼前。那太監有意放慢了腳步,所以李竹君並不感覺到疲累。

仙娘早早地便等候在宮門前,翹首以盼。終於,瞧見了順著宮道遠遠走來的李竹君,她興高采烈地吩咐一旁的小丫頭:“快去稟報娘娘,就說馮夫人已經到了。”

小丫頭脆生生地應了,飛快地跑開了。

仙娘快步地迎了上去,在李竹君跟前盈盈一幅:“仙娘見過馮夫人。”

玉娘和仙娘是馮家的家生子,當年李竹君親自挑了她們二人隨馮曉瑟進宮。三年的光陰,小丫頭出落得亭亭玉立,而眉宇間的那份淳樸和機靈氣依舊如故,李竹君不禁感到十分欣慰。

仙娘朝著那太監笑道:“羅公公辛苦了,小廚房備了好茶和點心,請公公過去用些吧。”

那太監口中忙道:“不敢,不敢。”

仙娘一本正經地:“羅公公可是嫌棄咱們毓秀宮?”說著,從荷包裏掏出一串打著如意結的紅繩,繩上串了三顆精致的金花生。金屬在陽光下閃閃發亮,隻聽仙娘又道:“喏,拿著,這是娘娘給你的賞。”

那太監在聽得仙娘說出“嫌棄”一詞時,就已是悚然一驚,又哪裏還敢再拿賞賜。正在手足無措之時,便見仙娘笑得眉眼彎彎:“羅公公,我與你說笑呢,快些進去吧,趙康公公等了你好些時候了。”

仙娘一邊說,一邊利索地將金花生塞進那太監手裏。

曲徑通幽,花木深深。一晃眼,那太監的身影便消失在視線中。

仙娘對李竹君恭敬地道:“三太太,您一路辛苦了,娘娘在偏殿等候,請您隨我來。”

仙娘的家人如今還在馮家聽差,她便循著府裏的舊例,稱呼李竹君三太太。

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人的能力再強,沒有旁人的幫助,最後也是成不了事的。對馮曉瑟全心全意,忠心耿耿的,隻怕也隻有從馮家帶進宮的為數不多的幾個人了。是以李竹君對仙娘和顏悅色:“有勞姑娘。”

毓秀宮金碧輝煌,壁砌生光,瑣窗曜日,工巧之極。金虯伏於棟下,玉獸蹲於戶旁。

偏殿。

相比起外頭的日光灼灼,這裏頭很幽靜,很清涼,空氣中有一股淡雅的茉莉香氣在浮動,輕輕淺淺,卻似乎能夠直達心扉。

偏殿並不大,穿過鏤空紅曲柳雕花月洞門,便是內室。並沒有太多的宮人隨侍,除了仙娘,便隻有玉娘侍立在馮曉瑟的一旁。

馮曉瑟身穿蔥綠色繡迎春花對襟褙子,雲白色月華裙,佩一套二十三件金鑲寶石頭麵。她端坐在三扇紫檀描金牡丹花羅漢床上,好似一朵獨對歲月的花,又好似一抹隨風聚散的雲,華而不俗,豔而不佻。

李竹君愣愣地望著馮曉瑟,馮曉瑟也靜靜地回望著她。

常常有些細碎的思念縈繞著夢境,李竹君看著那張明朗的笑臉,聽著輕輕的呼喚:“母親。”

無法抑製心中的激動,也無法抑製心中的苦澀,李竹君鼻子一酸,眼淚便不受控製地落了下來。她並未忘記了規矩,如今的馮曉瑟,是君王的枕邊人,再也不是那個纏著她撒嬌的小女兒。李竹君伏跪在地,口中說道:“臣婦馮門李氏給敏充媛娘娘請安,願娘娘平安順遂,福壽延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