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皙孝順,跟太子一樣。”皇後接過棗泥糕,含在嘴裏。用奴婢遞過來的手帕,擦拭弘皙的手。
“乖,去你額娘跟前吧。”拍了拍弘皙的頭,“這棗泥糕,太子妃帶回毓慶宮吧。”
“兒臣謝皇額娘賞。”皇後指著自己跟前的棗泥糕,說著。太子妃見皇後賞賜,趕緊跪下謝恩。
“雖然是消暑的,不過這棗泥糕隻是零嘴兒,弘皙要少吃啊。”作為太子的目前的唯一的子嗣,弘皙身上有皇帝的期望。
皇後這個時候,也不能因為零食就給弘皙帶去不好的習慣。一個優秀的人才,最大的努力就是要學會克製自己的那些私/欲。
“你的身子,本宮瞧著還是單薄了些。以後,能夠不操心的事情,就交給別人做就是了。”看了看太子妃,皇後又叮囑了一番。
“你皇阿瑪要從塞外回來了,太子要去京郊接駕。這宮中宴會,有內務府和你幾個母妃打點著。這件事,你如今就不要操心了。”
想到前些日子裏,四福晉青桐的喜脈。皇後也少不得要再說幾句,“你跟老四盼了好些年盼來的,這孩子如今到底還是沾了喜慶。”
“不知道怎麼養孩子,就跟你大嫂多多取經。還有老三家的你也是,你大嫂到底是你們幾個,生了孩子最多的。”
雖然是夏日炎炎,在坤寧宮到也不是那麼的悶熱。與大福晉傳出來好消息,也就差了兩個月。如今,三福晉也是有五個月的身子。
這是三阿哥胤祉的頭一個孩子,榮妃這個做額娘的,倒是關心的很。時不時的將自己的燕窩這些,給三福晉送去。
皇後倒是明白榮妃的心情,如今榮妃在皇帝跟前,也就是以前伺候的恩情。有了三阿哥之後,皇帝也還是惦記榮妃伺候這麼十多年的情誼。
雖然每年都是賞賜不少,但也僅僅是作為四妃,在逢年過節時該有的賞賜。而至於皇帝像對待宜妃,或者是德妃那樣,額外的賞些東西卻是沒有的。
如今榮妃就隻能靠著三阿哥,自然是要重視三福晉肚子裏的這塊肉。
這夏日的雨季還沒有走,皇帝要回朝的好消息倒是在後宮傳開了。而隨著這個好消息一並回宮的,是伺候皇帝的一個庶妃,懷有身孕。
已經有三個月餘,倒是比四福晉有身子,還要早上一些日子。
“嗬,沒成想到,皇帝沒有將噶爾丹活捉。在草原上,原來是醉倒在了美人懷中啊。”宜妃拈酸吃醋,最是了得。
皇帝三月離京的,這三個月有餘了。如今不過七月初十,說起來隻怕是就在途中就有了。皇後這一次,安排的都是內務府選出來的。
幾乎是沒有不出身包衣奴才的,甚至好些都不是滿洲包衣,乃是漢人八旗包衣出身。“有那個人的詳細信息麼?或者是畫像呢!”
“這畫像隻怕是沒有的,不過這陳氏奴婢倒是知道兩分。”內務府的典籍冊上,寫的清楚明白。
陳氏,漢鑲紅旗包衣,二等侍衛陳希閡之女,康熙三十三年入宮,為宮女。或者一輩子都是奴才命,或者有機會出宮。
最多不過是,老死宮中的結局。卻因為皇後安排侍寢的,就這樣被皇帝給恩寵了。恩寵了也就算了,宜妃不明白怎麼著這陳氏就能夠得到天恩。
就算是再塞外,皇帝想要一個人不能留子,法子多的是。偏偏,如今這個女人就懷了皇嗣。生下來,那就是宮中最年幼的。
皇帝畢竟還是四十好幾的人了,這些年皇帝的意思,也是往幼子哪兒偏。其中,最讓宜妃覺得不甘心的,就是當屬十阿哥。
分明,十一皇子胤禌還要比十阿哥小兩歲。結果,聽話的表現出色的兒子,皇帝當作可有可無的。偏偏十阿哥上房揭瓦,就差上天了皇帝寵的那叫過分。
“娘娘您又何必跟一個奴才置氣,再說了就算生下來了。那又如何呢!左右不過就是被封為郡王,就是頂天了。”
宮中皇太後雖然是不管事情,但午門匾額後麵,孝莊文皇後禦筆親書的懿旨還在呢。這規矩就是規矩,皇帝這個時候也不能毀了規矩。
“本宮氣什麼呢,再說了這後宮還是皇後說了算。況且,四妃之中另外三個,指不定怎麼恨的不行。本宮不著急。”
宜妃覺得自己不能失了氣度,心中安慰了自己好幾次。總算是將怒火壓下去了,其餘的延禧宮,永和宮和鍾粹宮。
遠遠沒有宜妃設想的,那麼的熱鬧。德妃現在,忙著照顧十五阿哥。也沒有那個閑心,卻教訓一個不成氣候的庶妃。
如今皇帝還能夠記得,陳氏女是誰。可,這後宮之中美人何其多。就像過江之鯽,轉眼間這美人花就凋謝了。
隻怕,在深宮之中,十年,二十年,皇帝也不見得能夠想起來還有這麼一號人被自己恩寵了。
四宮內安靜的尋常而另外三個嬪,也是照顧自己身邊的皇子。沒有時間與空心去看,一個陳氏女是何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