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第二章 宋齊出兵共禦楚(2 / 2)

氣勢恢宏的臨淄王宮大殿之上,宣王傲然坐在王位之上,自紀元678年威王大會諸侯,自稱齊王之後,臨淄城內的一切規製便按照齊王的標準,單從王宮上看便比定陵城內的宮殿要強出數倍。殿下是分為兩列恭敬垂立的文武官員,威王自立為王之後也是大肆冊封群臣,齊國的官員設置與周王室已經別無二致。

大殿的中間離國的使者神態極為恭敬的向著宣王拜倒在地,他深知這番勸說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著背後離國的存亡,不敢有絲毫的大意,一路上已經準備好了幾套說辭。

“貴使是說楚國準備兼並離國?”意氣風發的宣王端坐在王位之上,看著堂下離國的使者,語氣之中帶著些許驚訝的問道。

“回稟大王,在下離開離國的時候,楚軍已經攻陷了三座城池了,如今離國怕是已經有過半的城池落入楚軍之手了——”對於楚軍已經圍困定陵城的消息,離國的使者並不知曉,因而在回答齊宣王的時候,隻是估計半數的城池落入楚軍之手。

“看來這楚國胃口當真是不小啊”宣王聽了來使的稟報,劍眉微皺,沉吟了一下像是自言自語一般的說道。在數月之前,楚國剛剛結束了一場對南蠻的戰爭,使得楚國南部的領土南擴了數百裏,緊緊過去了這麼短的時間便又在北麵發動了入侵離國的戰爭,這倒是有些出乎齊宣王的預料。

“離國兵少將寡,離公知道憑借一國之力難以抵禦強楚的進攻,因而特地派遣在下前來向大王求援,望大王能夠發兵救援一下”因為離國沒有稱霸的資本,在齊宣王的麵前,離國的使者也並不敢稱呼離國的國君為王,僅僅以在王之下的離公謙稱。

“出兵援離——諸位卿家有何見解?”齊宣王正值壯年,原本便是意氣風發的年紀,但是作為一國之主他擁有者罕見的沉穩。對於這般重要的事情他從不輕易的出言決斷,他深沉的目光掃過殿下的群臣,緩聲問道。

“出師征戰實乃國之大事,牽一發而動全身,若是我王答應出兵,不知貴國能夠許下什麼好處啊?”齊相毫不避諱、一針見血的問道。

“我是大王肯出兵救援,我離國上下必將感念大王的恩德,離公願意奉大王為王上,年年繳納貢品!”這一番話實際上便是已經將離國降低一等、置於了齊國的附屬國的位置,離國國君作為齊王的屬下,遵從齊王的號令。他們此番出使諸國求援,離莊公已經準許允諾一切的條件。來到齊國的使者自然知道齊宣王不會無緣無故的出兵,若非是這般的條件絕對不會讓後者動心。

“如此一來倒是頗有幾分出兵的意義——隻是不知道貴使所言日後能否踐行?”齊相望了一眼宣王,略一頷首,目光之中流露出了幾分喜意。其實如離國使者所說的這般,前者便就相當於成為了齊國的一個附屬國,一定程度上也就相當於成為了齊國的一部分,這對於齊國來說也未嚐不是一件極其有利的事情。

“若是如今離國之圍能解,我離國上下必將踐行今日之言,永不違背!”離國的使者見狀趁熱打鐵的說道。

“嗯,既然楚恃強淩弱意欲吞並我齊之附屬國,本王豈能坐視不理!”既然齊相已經將他不方便說的話全部說了出來,離國的使者也是信誓旦旦的許下的承諾,宣王此時自然便順著說道,隨後轉身一揮衣袖,接著說道:“禦史——”

“在——”殿下一名文官出列,恭恭敬敬的應聲道。

“你速起草一封信函送往楚國,言明離國乃是我齊國之附屬,進犯其地視之如進犯齊地,望楚軍能夠及時撤離離國,如若不然我齊軍必將發軍入離!”

“遵命!”禦史應聲恭敬的應聲退了回去。

“李將軍——”

“在!”殿下一名身著戎裝的漢子霍然而出。

“點兵三萬,隨時等候孤的命令!”齊宣王話語之中字字斬釘截鐵,一股難以言喻的王霸之氣頓時顯露無疑。

“末將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