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諭兒篇(9)(1 / 3)

我們大清王朝各位君王世代承襲,都總是早晨五點就起床,到現在已經長達兩百年了,從未更改。我們曾家從高祖直到我父親,代代相傳,都有早起的習慣,我就曾親眼看到竟希公、星岡公都是沒有天亮就起床了,如果是寒冬臘月起床,要坐上大約一個時辰才到天亮。我的父親竹亭公也是天剛亮就起床了,如果有什麼事就不等到天亮,每夜一定要起床一兩次不等,這是你親眼見到了的。我近來也是黎明起床,但願能繼承先輩的家風。你已經年近二十,又娶妻成家了,理應把早起當做最重要的事,自己要努力做到,也要帶動新媳婦努力做到。我這一輩子由於缺乏恒心,落得一事無成,德行不成,功業也不就,已經是深以為恥辱的了。待到我主持軍務的時候,我曾私下裏發誓克服這一毛病,確實中間有一段時間也按照自己的誓願改變了一些,我對於沒有恒心的深切痛恨,已發展到了把它當做內心的恥辱的地步。而你想要稍稍取得些成就,就必須從“有恒”著手做起。

我曾經看到星岡公的儀表風度可謂無與倫比,其實全都在於看重一個“重”字。我走路時,儀態舉止也很注意端莊穩重,大概也是從星岡公那裏學來的。你的儀態舉止顯得很有些輕浮,這是一個大毛病,今後應該時時留心,不管是行還是坐,都必須端莊穩重。早起、有恒、莊重,這三個方麵對於你來說,都是最重要的。早起是我們曾家先輩傳下來的家規,無恒心是我身上最大的恥辱,不莊重是你身上的不足之處,所以特此諄諄告誡你。

【評析】

曾國藩在這封家信中,從“先人之家法”、“吾身之大恥”、“爾身之短處”這三個不同的角度,悉心引導兒子認識到“早起”、“有恒”、“穩重”三者皆最要之務,勉勵兒子努力培養自己良好的品性,其殷切期望子女成才之情傾注於字裏行間。

“勤敬”二字斷不可忽視

【原文】

接爾元夕稟淤,知叔父大人病極沉重。餘未在家,爾宜常至白玉堂服侍湯藥②,勤敬二字斷不可忽③。若在老宅④,而有倦色有肆容虞,則與不去無異。餘往年在外多愧悔之端,近兩年補救不少。至在家亦有可愧悔者,兒為我補救可也。

澄叔分居上腰裏⑥,應用粗細家皿須由下腰裏分去⑦,爾稟母親雇工陸續送去。

爾至長沙看望嶽母,須待叔祖病減乃去餘,稟商澄、沅兩叔父遵行。

——節錄自鹹豐十年二月初四日《諭紀澤》

【注釋】

①元夕:農曆正月十五日,舊稱上元,上元之夕叫元夕,即元宵。

②湯藥:中藥的湯劑。

③勤敬:殷勤堯恭敬。忽:不注意;忽視。

④老宅:老屋。此指上文的白玉堂”老屋。

⑤倦色:厭倦的神色。肆容:放肆的儀態。

⑥上腰裏:指山腰中的地勢稍高一些的地方。

⑦粗細器皿:泛指各種日常用品。

⑧乃:才。

【譯文】

接到你正月十五日晚上元宵節寫來的信,得知我叔父大人病得很重。我不在家,你應該常去白玉堂侍候他老人家服藥,“勤敬”二字絕不能忽視。你如果人在老屋,但神色厭倦,儀態放肆,那麼就跟不去侍候沒有兩樣。我往年在外邊,許多地方令我慚愧和懊悔,幸虧近兩年補救不少。至於在家裏也有叫我慚愧和懊悔的地方,你就替我補償好了。

你澄叔剛剛從大家庭裏分出去,住在上腰裏,需要用的什麼曰常用品,應該從你們下腰裏分出一些來,請你母親雇人陸陸續續地送去。

你去長沙看望嶽母,一定要等到你叔祖父病情減輕了才去,並且要告訴澄叔、沅叔兩位叔父,商量妥貼後再遵照他們的意思啟程。

【評析】

曾國藩在這封家信中具體入微地教導兒子對長輩一定要做到孝順敬重,不應有半點悖逆行為,還勉勵兒子補償做父親的在家裏感到慚愧和懊悔的地方。他的這種教育方法,今天做父母的和做兒女的都應當從中得到啟發。

舉止要莊重說話要謹慎

【原文】

舉止要重淤,發言要切氣爾終身要牢記此二語,無一刻可忽也。

——節錄自鹹豐十年十一月初四日《諭紀澤、紀鴻》

【注釋】

①重:穩重;莊重。

②切(ren):說話謹慎。

【譯文】

你的舉止要莊重,說話要謹慎。你一輩子要牢記此二語,沒有一刻可以疏忽的。

【評析】

在這封家信中,曾國藩叮囑兒子牢記“舉止要莊重,說話要謹慎”這兩句話,一刻也不能疏忽。這兩句話對今天的青年人來說同樣要引起重視。

宜常記“勞謙”二字

【原文】

“勞”字、“謙”字,常常記得否?

——節錄自鹹豐十一年二月十四日《諭紀澤、紀鴻》

【譯文】

“勞”字、“謙”字,你常常記得嗎?

【評析】

勤勞和謙虛,是一個人立身之本。曾國藩再三叮囑兒子要常常記住它、實踐它,確有遠見卓識。

應牢記“八本三致祥”

【原文】

吾教子弟不離八本淤、三致祥於。八者曰院讀古書以訓詁為本盂,作詩文以聲調為本?,養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虞,治家以不晏起為本⑥,居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三者曰院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⑦。

——節錄自鹹豐十一年三月十三日《諭紀澤、紀鴻》

【注釋】

①本:根本;主體。

②致祥:招致吉祥;招致幸福。

③訓詁:解釋古書字義。

④聲調:聲音所發生高低堯長短堯強弱堯快慢堯輕重的變化,稱為聲調。泛指樂的曲調或吟誦詩文的音律節奏。

⑤妄語:亂說。

⑥晏起:晚起。

⑦恕:寬恕;寬容。

【譯文】

我教子弟讀書做人沒有離開八本、三致祥。八本是院讀古書以解釋古書字義為本,作詩文以吟誦詩文的音律節奏為本,養親以得父母親歡心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亂說為本,治家以不晚起為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三致祥是院孝順招致吉祥,勤勞招致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