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能做的(1 / 2)

自侯府出發時,尚是晨曦,寒風如刀,吹在身上,即便送葬的眾人,麻衣之下,都穿了一件皮衣,仍難免有點冷。

待出城後,行走在兩側栽種著楊柳樹的官道上,哀樂暫歇,前往奉德山的路上,處處可見前往昆侖別院檢驗仙資,拜師學藝之輩。

路途遇到的行人,無論是坐在錦繡馬車內的達官貴人,還是衣裳襤褸,即便冬日,仍隻能穿著單薄衣裳的平頭百姓,看向易鴻宇一行人的眼神,都像看著一群死人。

出了王都東門,走了差不多十裏路左右後,寬闊夯實的官道一扭,現出一個拐角處。

泰半行人,到了這裏,腳步不停的向左側行去,扶著靈柩的易鴻宇,自離開定安侯府,一路步行,到了此地後,額頭滲出點點汗珠,平緩的呼吸也粗重了些許。

跟隨易鴻宇等人一道出城,幾近送葬賓客的方烈,腳步突而一頓,眸光深沉的望著前方的易鴻宇。

易鴻宇臉色沉凝,左手中,不知何時多出了一根哭喪棒,纏繞著白巾的哭喪棒,宛如傳中的黑白無常手持的法器。

“我們走。”

銳利視線,先是向前往昆侖別院的左側官道看了一眼,隨即便收回。

易鴻宇揚起哭喪棒,對整個送葬隊伍言道。

到了這個時候,還留在這支送葬隊伍中的人兒,不是跟隨定安侯易家多年的家生子,便是曾受過侯府大恩的義士。

易鴻宇一聲令下,停歇良久的哀樂再次奏起,嗩呐高鳴,鑼鼓喧,交織出散不盡的哀氛。

一行人,向右側道路行去,方烈如雙足生根般,並未繼續跟上。

就像一根木頭,呆呆立於原地,目送易鴻宇一行人離去。

這,是他平南侯府所能做到的極限了。

“易兄,再見!”

直到易鴻宇一行人的身影,徹底消失在筆直修長的官道上,再也看不見時,方烈方回神。

朝著易鴻宇一行人遠去的方向,呢喃著這四個字。

話畢,一抖罩身紫袍,腳步沉重的向左側行去,目中光澤湧動,充滿堅定。

昆侖派大開仙門,既然有緣遇到,那他也要去碰一碰運氣!

………………

昆侖別院前。

經一夜醞釀,傳中的仙緣降臨一事,已經傳揚開,非但是臨近奉德山的王都內居住之人,連周遭一些城池,也不斷有人趕到。

昨夜裏,便有人連夜上山,聚攏在昆侖別院前方的那片廣場上,靜候再次開門。

“下一個。”

“不行。”

“快點走。”

…………

兩名三旬上下,灰黑道袍,以烏木簪束發的道人,坐在木桌後,雲杉木製成的桌案上,各放著一枚淬骨玉。

輪到誰,便上前將鮮血滴落淬骨玉上,隻要能令淬骨玉放光,就可以留下。

反之,便是被淘汰了。

一個個人兒,滿懷希望而來,又帶著絕望離開。昨日,已有四五名少年通過淬骨玉的考驗,被當場留下,成為昆侖派未正式入門的弟子。

熙熙攘攘的人群內,百裏挑一,甚至是千裏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