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四章奇怪的龍文化(1 / 2)

“夔龍”

想象性的單足神怪動物,是龍的萌芽期,《山海經.大荒東經》 描寫夔是:“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

其光 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但更多的古籍中則說夔是蛇狀怪物,“夔,神魅也,如龍一足,”(《說文解字》)“夔,一足,?踔而行!”

(《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上,夔龍紋是 主要紋飾之一,形象多為張囗、卷尾的長條形,外形與青銅器飾麵的 結構線相適合,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具有古拙的美感!

“虺(hui)”

是一種早期的龍,以爬蟲類——蛇作模特兒想象出來的,常在水 中,“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是龍的幼年期,曾出現在 西周末期的青銅器裝飾上,但不多!

“虯”

一般把沒有生出角的小龍稱為虯龍,是成長中的龍,故古文獻中 注釋:“有角曰虯,無角曰龍!”另一種則說幼龍生出角後才稱虯!

兩種說法雖有出入,但都把成長中的龍稱為虯,還有的把盤曲的龍稱 為虯龍,唐代詩人杜牧在《題青雲說》詩中就有“虯蟠千仞劇羊腸” 之句!

甚至於為了作證兩種不同說法的正確性,兩個不同的研究學派還進行了長達幾十年的辯論,最後因為沒有物種的作證始終也沒有爭論出一個定論!

“蟠螭(panchi)”

是龍屬的蛇狀神怪之物,是一種沒有角的早期龍,《廣雅》集裏 就有“無角曰螭龍”的記述,對蟠螭也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指黃色的 無角龍,另一種是指雌性的龍,在《漢書.司馬相如傳》中就有“赤 螭,雌龍也”的注釋,故在出土的戰國玉佩上有龍螭合體的形狀作裝飾,意為雌雄交尾!

春秋至秦漢之際,青銅器、玉雕、銅鏡或建築上,常用蟠螭的形狀作裝飾,其形式有單螭、雙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多種,或作銜牌狀,或作穿環狀,或作卷書狀,此外,還有博古螭、

環身螭等各種變化!

“角龍”

指有角的龍,據《述異記》記述:“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 角龍”,角龍便是龍中之老者了!

“應龍”

有翼的龍稱為應龍,據《述異記》中記述:“龍五百年為角龍, 千年為應龍”,應龍稱得上是龍中之精了,故長出了翼,相傳應龍是上古時期黃帝的神龍!

它曾奉黃帝之令討伐過蚩尤,並殺了蚩尤而成為功臣。在禹治洪水時,神龍曾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此神龍又名為黃龍,黃龍即是應龍,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

應龍的特征是:生雙翅,鱗身脊棘,頭大而長,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齒利,前額突起,頸細腹大,尾尖長,四肢強壯,宛如一隻 生翅的揚子鱷,在戰國的玉雕,漢代的石刻、帛畫和漆器上,常出現應龍的形象!

“火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