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事情吩咐好之後,王生便回金穀園去了。
如今張賓等人出去屯田,這洛陽之中,王生手上的人反而是少了許多。
不過倒是有一個好消息。
石勒終於是找到了。
相比於王彌,這個石勒有的不僅是將才,還有的是帥才。
石勒何許人也?
中國上下五千年,但是自奴隸出身,做到皇帝這個位置上的,恐怕也就隻有他這一個了。
當然,這個時候的石勒,沒有經曆過太多磨難,恐怕是不如後來的那個石勒的。
但是對王生來說,也夠用了。
他倒是有些想要見見這未來石勒的模樣了。
.....
時間飛逝,遠在魏郡的鄴城中,確也是別有一番天地。
若是能夠從高空俯視而下,便也可以一覽鄴城原貌了。
鄴城平麵呈長方形,東西長7裏,南北寬5裏。
有兩重城垣:郭城和宮城。
郭城有7座城門,南麵3座,東、西各1座,北麵2座;城中有一條東西幹道連通東、西兩城門,將全城分成南北兩部分。
幹道以北地區為統治階層所用地區,正中為宮城,內有舉行典儀用的建築和廣場。
宮城以東為宮殿、官署。
官署東為戚裏,是王室、貴族的居住地區。
宮城以西為禁苑銅雀園,其中有糧倉、武器庫和馬廄;園西北隅憑借城牆加高築成銅雀、金虎、冰井等三台,昔日盛景今猶在,還留著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典故,隻是破舊了一些,也無聲的傾訴著當年的風流與時代的更替。
銅雀三台,平時供遊覽和檢閱城外軍馬演習之用,戰時作為城防要塞。
東西幹道以南為一般居住區,劃分為若幹坊裏;3條南北向幹道分別通向南麵3座城門,中軸線大道北通宮城的北門端門。
城的東門外為對外交往和設市之地;迎賓館建安驛設於此。
鄴城、的西門外有大片皇家苑圃和水麵,曹操曾在此操練水軍。
為供城市用水,引漳河水從銅雀三台下流入宮禁地區,一部分河水分流至坊裏區,從東門附近流出城外。
即便是放在今日,鄴城還是顯得十分壯闊,雖然不及洛陽,但比之天下其他的城池,是要勝過不少的。
鄴城北麵,依靠著漳水,有一座軍營矗立。
這軍營占地極廣,裏麵駐紮著數萬大軍,平時除了防守鄴城,監視鄴城之外,也有防守北麵鮮卑人的目的在裏麵。
軍營之中,當然是喊殺聲遍地的。
比之幾乎由州郡兵組成的洛陽南營,北營更像是一座軍營。
不用進入其中,你便是可以在軍營之外,感受到陣陣喊殺聲。
進入其間,在一主帳之中,有一卸甲將軍在其中飲酒,卸甲將軍前麵,則是站立著一個中年文士。
此時駐守鄴城北營的將軍,正是石超。
說起來,石超也並非是草芥出身,他弟弟乃是石崇,父親是石苞,在晉廷,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了。
當然,他弟弟石崇謀逆,現在他這一家之所以還存著,完全是依靠著石苞的蒙蔭,加之他是成都王司馬穎的人,才能不受到牽連。
但要說完全不受牽連,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是故他人在鄴城,連屍都沒給石崇去收,可謂是謹慎低調到了極點。
“齊王殿下欲你來作何?”
他是成都王的人,人又在鄴城,對這個新齊王,可不是如何尊敬的。
中年文士自然是聽出了石超話語中的輕視之意,不過他臉上還是帶著笑意。
“齊王殿下過來之前,已經是去見過成都王殿下了。”
聽到中年文士的這一句話,石超握著酒杯的手也頓住了。
“成都王殿下如何說?”
“成都王殿下的意思是,全力襄助我王要做的事情。”
“口說無憑,可有證據?”
石超可不會因為這家夥的一麵之詞就相信了他的話。
“這個自然是有的,這是成都王殿下的書信,還請將軍一觀。”
“嗯。”
石超輕輕點頭,將書信打開。
裏麵的內容,確實是成都王的筆記言語,在後麵還有成都王的私印。
“既然是我王要求襄助,你說說吧,襄助何事?”
那中年文士見石超已經被說服了,說道:“北麵鮮卑人作亂,將軍領兵前去平亂,而這平亂,沒有幾個月,是回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