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程閔處理完政務,便返回後殿享受天倫之樂。
黃月英心中還有一些事情,便說道:“夫君,遠兒已經十二歲了,夫君走的這兩年,遠兒一直努力不曾鬆懈,如今學會了騎射和擊劍,又博覽古今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就連朝中的諸位大臣也是讚不絕口。遠兒總是說。將來能夠有一天輔佐父親,成為父親一樣的人!”
程遠如今隻有十二歲,但程閔也十分疼愛自己的這個兒子,同時也對他的用功學習很欣慰,笑道:“這小子像我……待得過幾年加冠,就能夠幫助朕了。”
隻有加冠後才能真正理事。二十加冠,便是十九也無理事的權利。黃月英心思一動,道:“那不是還要等好幾年……”
“二十加冠嗎……”程閔隨口道。
黃月英也就沒在說什麼。
次日,黃月英找來了賈詡,問道:“周禮,男兒二十加冠。然世子極想早日輔佐他的父皇,本宮曾聽說自古多有提早行禮一說。賈詡軍師識略、滿腹經綸、通天下事,是否有這樣的事情呢?”
賈詡眼珠一轉,心說這事情怎麼不去問龐統那小子,怎麼來問老夫。然而賈詡心裏也清楚皇後為什麼來問自己,琢磨了一番,心說天子諸侯為早日執掌國政,多提早行禮,看來王妃是想著……
賈詡也不敢多琢磨別的了,程遠是世子,博學多才,可說文武雙全。在賈詡看來,就憑皇後在程閔心中的地位和世子的能力,將來除非出現十分大的意外,不然繼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賈詡便說道:“《》有言:“諸侯十二而冠也”。大王的世子,自當可用諸侯禮……”
黃月英聽到後大喜過望,重賞賈詡。賈詡不敢接受賞賜,告辭離開。
於是,當天晚上,黃月英服侍程閔後,道:“夫君,《》有言:“諸侯十二而冠也”。夫君如今執掌天下,咱們的兒子豈能與尋常人家一樣。若是能夠早加冠禮,夫君身邊也早有臂助……”
不加冠禮,男子不能理事。程閔是從後世來的,後世二十歲功成名就的多了去了。他自然不能讓自己的兒子二十歲的時候才開始接觸政務,於是道:“既如此,明日朕便與文武商議一番,定下吉日加冠。之後就讓程遠那小子去跟著諸位軍師學習天下大事。”
黃月英聽到後開心不已,主動服侍起來,讓程閔一夜找不到北,直呼還是在家好!
來日。
皇宮大殿,程閔麵南高坐,彙聚秦國文武百官。
禮文化是華夏文化的核心,聖賢有雲,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程閔作為一位王者,是要尊重禮儀的。他有些可以違背,有些必須要主動去遵守,不然上行下效,天下就要亂套。
於是乎喚出荀彧,問道:“文若,《》中,可曾有十二而冠之說?”
荀彧納悶的走了出來,而賈詡心裏一動,他沒有將前日的事情對任何人說,並打算爛到肚子裏。
荀彧回憶了一下,道:“諸侯十二而冠,的確有此說。”
賈詡心說算你小子聰明,沒有講出為了早日執掌權力的由頭,不然就是疏不間親了。
程閔點了點頭,道:“果真如此,程遠已經十二歲了,那麼就挑一個吉日。早日完成冠禮。”
原來如此,滿朝文武這才知道程閔詢問的原因。冠禮後才能理事,便是天子也不例外。這便是少年天子太後掌權的由來。
看來程閔的意思,是要讓世子早日走上前台理事的。這對華夏帝國來說也是一個利好的消息,那一天若是程閔掛了,也就搞不出太後掌權的事情來了。呸呸,百官想到這裏,大罵自己烏鴉嘴,程閔長命百歲。國運才能昌隆。
那麼事情到了這裏,一切就順理成章起來。世子加冠可是國家大事。不能草率。諸位軍師又是翻黃曆,又是找易術大師算日子,道觀寺廟也跑了許多次。算出六月十五是個大好日子,可行冠禮。
於是乎。整個朝廷忙活起來。有任務的跑任務,沒任務的準備禮物,到時候東宮建成,往裏麵一送,也好在世子心裏掛個號。
這一日,六月初一,程閔又召集軍機處軍師商議冠禮的具體流程和參加的人員。
觀禮者不用選,文武百官在鄴都的都是要到的。
擔任加冠的正賓要慎重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