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義妓李娃傳(1 / 3)

08:義妓李娃傳

天寶七年中秋過後,鄭仁仰為兒子準備了豐足的盤纏,送鄭元和進京赴試。

鄭元和一副少年不知愁的模樣,意氣風發地告別了家人,輕快地踏上進京的路程。

一路輕裝快馬,九月底便到達了繁榮熱鬧的長安城。禮部的考試日期是十一月上旬,中間還有近兩個月時間,鄭元和便在長安布政裏客棧中住了下來。金秋十月,是長安市區和近郊最美的季節,處處丹桂飄香,秋風送爽,鄭元和安頓下來後,便日日打馬出遊,飽覽了長安市上的繁華景象和城郊一帶的錦繡風光。等到這一切領略過了以後,一日閑坐客棧中無事,他覺得功課早已爛熟於心,根本用不著象別的考生那樣忙著臨陣磨槍,於是盤算著還有什麼地方可玩。這時他聽到客棧院中有兩個商人模樣的旅客在聊天,說起他們昨日在長安的花街柳巷中的風流韻事,神情十分陶醉。鄭元和平時在家中因受家規約束,從未涉足過這些風月場所,同窗詩會偶爾叫幾個歌妓助興,鄭元和還嫌她們淺薄庸俗。如今聽他們說起京都中的風花雪月,似乎津津有味,他隻覺得熱騰騰的血在身體內激蕩,因而也決定去試上一試。

黃昏時際,鄭元和漫步來到長安的平康裏,這裏一條街上密密地排滿妓院的酒樓,每幢房前,都有幾個濃妝豔抹的妖冶女人在向路人邀寵獻媚。鄭元和一路逛過,那些女人見了他這樣一位年輕英俊的獨身男子,更是殷勤萬分;而在鄭元和眼裏,這些平康裏的鶯鶯燕燕實在也是一堆庸俗脂粉,太沒有情調、太沒有氣質,哪裏能吸引得住這位江南的貴族才子呢?

一直行到街裏的鳴河曲,在一所裝飾華麗的房屋裏,臨窗坐著一位女子,那姑娘約摸十五、六歲,著一身淡淡的鵝黃色綢衣,一雙大眼睛烏溜溜地漾滿了春風,手執一柄紈扇,半遮著白嫩的臉龐,並不象其他女子那樣媚眼誘客,情神中還仿佛透露著嬌羞。鄭元和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一雙眼睛也直瞪瞪地盯住了那女子,那女子似乎更羞怯了,兩朵紅暈飛上麵頰,長長的睫毛垂下來遮住了眼簾。鄭元和的心隨著她的細微動作變化而蕩漾,手中握著的折扇不經意中,吧嗒一聲掉落地麵。

折扇落地的聲音驚動了屋裏的鴇母,她敏捷地撩開門簾一看,一位穿戴華麗,儀表堂堂的公子哥兒正站在門前望著窗口發怔。特善察顏觀色的鴇母立即猜中了來人的心思,心想:“發財的機會又到了。”連忙顛了出來,扯住鄭元和的衣袖,直呼:“客官,裏麵請!”鴇母並沒讓他在客廳裏停留,而是直接把他送到那黃衣女子的屋裏,並一邊獻寶似地對他說:“我們李娃姑娘可是沒開的花蓇朵,今日裏第一次上場接客,公子可真是有福氣喲!”鴇母掀開李娃房間的門簾,把鄭元和推給了她。

裏邊的李娃姑娘見來了客人,心裏一陣發慌,待她定神一看,客人恰是窗外那位翩翩公子,又略添了幾分欣喜和安慰。今天是她頭一遭接客,她當然期盼一個可意的人。進了屋的鄭元和,見黃衣姑娘款款地從窗邊的炕上站了下來,略顯遲疑地朝他嫣然一笑,且請他坐了。再打量那姑娘,見她身段小巧玲瓏,年齡顯得不大,而那一舉手、一投足之間,卻分明顯示出一種優雅的韻致,與別的煙花女子絕然不同,令鄭元和心傾神迷。兩人娓娓敘談,原來那女子本為高門閨秀,本名李亞仙,因父親仕途失挫,家道中落,一年前才被迫淪落風塵。那收買她的鴇母見她資質絕佳,便視為上品,一心想把她培養成一顆搖錢樹,因此買下她後,為她改名李娃,經過一年的悉心調教,今天才讓她開始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