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山寺人來人往,極其的熱鬧,常有數名香客,手拿花果供奉,馮氏下了轎,在僧人的帶領下,來到佛像前,虔心的上香拜佛,乞求願望早日來臨。
小翠扶起她,出了大殿,在拐角處,馮氏見一名僧人擺攤,麵前有一個竹筒。
馮氏猶豫一會兒,便邁步去僧人那兒求了支簽。
“夫人請。”僧人雙手合十,低念阿彌陀佛。
馮氏手持竹筒,心中默念自己所求,搖出一隻簽,小翠立即撿起遞給她,馮氏接過來一看,簽上所刻“金烏西墜兔東升,日夜循環至古今;僧道得知無不利,士農工商各從心。”
“大師,此意何解?”馮氏見簽遞給雙手合十的僧人。
僧人接過來一看,口中無聲的念著,過了會兒,他問:“此卦陰陽消長之象。凡事遂意之兆也。敢問夫人求何簽?”
馮氏道:“求子。”
僧人含笑點頭:“此乃上簽,凡事可順心如意。此簽的征兆,為陰陽交合,陰陽相會,猶如天地相合,是好的征兆。不過求子為求人生大福,大孝,所以要日日行善,上敬祖宗長輩,對於周圍的人和家人,都要和善,注意求和,求穩。”
相府那一大家子事,如何和得了?但聽此簽之意,她所盼望的事情,所作有功,如弓上箭,一發當空。
馮氏求了個心安,示意小翠添些香油錢,口中道:“多謝大師。”
馮氏沒急著回府,而是在雲山寺中閑逛,她來了數次,對於這裏再熟悉不過,直到走至一處偏僻的小徑,馮氏對著小翠道:“你先離開,我想一個人走走。”
小翠不放心道:“可是.....。”
馮氏沒多少耐心,嚴厲道:“下去!”
小翠一慌,顧不得其他,連忙應道:“奴婢告退。”
目送小翠急急忙忙的快步離開,馮氏這才鬆一口氣,邁步繼續向前走。她常來雲山寺,自然也瞧見過故人,一來二去,也又了交集,上次相見亦約好了下一次同道飲茶。
就在馮氏進去不久,大樹尖上翠綠的枝頭微晃,像是鳥兒被驚飛的晃動,馮氏警覺的往回看,空無一人,隻有鳥兒重新回歸枝頭,發出一聲聲長鳴。
“怎麼了?”平和的男子聲音響起。
馮氏驚了一下,回頭看去,邁入中年的無方模樣仍是儒雅,手持佛珠,站在她身後不遠處。
“沒事。”馮氏皺眉的看他一眼,又望枝頭看了一眼,轉身向裏麵走去。
無方跟在她身後,拇指撥動著佛珠,合上房門,語調一如既往的平緩:“夫人似乎心不安,可需要貧僧為你念一段佛經?”
馮氏坐在禪房的臥榻上,隱隱有些不耐:“你不會不知道,我不信佛。”
“夫人卻來了。”無方沒有任何被冒犯的氣惱,眸子似無邊無際海水包容萬物,來到她的身邊,替她倒上一杯清茶,“來的次數越來越多,亦選擇信佛,求一個慰藉。”
馮氏端著茶杯,怫然不悅:“我來這裏,不是與你爭論什麼,這點你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