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1 / 3)

楊允自武成殿出來,站在太液池邊臨水的回廊之上,盯著回廊看了一會兒。太液池中原本養著一隻魚龍。說是先皇前麵那位先皇,也就是楊允的伯父養的。魚龍長壽,當初不大點一隻小魚,養到如今,身量也已經很長了,天氣晴好的時候,大魚從容自水麵之下搖曳而過,站在臨水幾座殿所的回廊上,都看得到波光之中霓彩恢弘莊嚴,一派祥和之相。

然而這一日,楊允等了許久,也不曾見到魚龍出現。

所謂祥瑞,是盛世之中才能錦上添花的東西,如今連年戰火,連天啟都被迫陷入動亂,就算是吉祥瑞獸,或許也不能幸免吧。朱雀皇朝行至今日,氣數是有些不足了。隻是身為宗室,人在這條船上,就算風雨飄搖,也不能不勉力挽回。

怕是等不到魚龍了,楊允這樣想著,轉身準備出宮,沒走多少步,就被一位女官攔住了去路。

人很麵熟,看著也年輕,似乎是之前在慈安殿裏見過的人。果然上來說了兩句,就自報了家門,說是慈安殿侍從女官,悅萍香。

到底是親戚,輩分之類的事情楊允心裏也有點數,聽到這名字心裏就有幾分明白了,知道大概是慈安殿太後的侄女。至於身份來曆,就不好再多問了,悅氏家大業大,三教九流裏都有親戚,除了那些明明白白和世家大族結親生下來的大小姐,別的孩子從哪兒撿回來的,其實都難說的很。但能被大宗師看中的人自然都不差,比如悅萍香,眉目是經得住看的。大宗師自己生得色如好女豔麗不可方物,挑女孩子的眼光,卻向來是喜歡挑長得端莊靜雅的,送到宮裏看著也舒服,擺在什麼位置都覺得合宜。

又是一顆棋子,不知來日,會在什麼位置。

楊允這樣想著,便見悅萍香將一個盒子呈遞了上來。

“前些日子,聽說親王病了。太後娘娘久居深宮也不便探望。便吩咐萍香收整了一些藥材略表心意。”悅萍香笑意溫柔,又解釋道,“蟲草與雪蓮,都是悅氏自家封地上產出來的,全挑的是整顆的,若不是最好的,也不敢隨便給親王。豹骨用來煮藥湯,據說可以追風定痛。至於這麝香,倒是西疆那邊去年深秋進貢上來的,當時太後還是昭儀,分得了一部分,一直讓人好好收著。麝香合藥最好,或者做些香料也行。”

說起來也不算是什麼貴重的東西,但到底費了心思,不收也不合適。尤其派來的這個女孩子,說話畢恭畢敬,讓人怎樣也不至於拒絕回去。

都說悅氏背後的靠山是刀龍府。每年年節花費大價錢送禮不說,朝堂之上有什麼事情,比著刀龍府親王的意思,悅氏也一貫是隨聲附和的。從前悅氏起於寒微時如此,如今悅氏貴為天啟四貴,依然如此。

大宗師畢竟是心思深遠的人。眼前這小小的女子,來日想必也會成為內宮之中呼風喚雨的人物吧。

楊允這樣想著,一步一步,離開了這座深宮。

如今的內宮,已經不是楊家宗室的天下了。但刀龍府是不會甘心的。楚家也不可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至於這王朝的氣數,大風起於青萍之末。或許滅亡的種子,早在數十年前武家執意北征,打出平定天下之旗號的時候,就已經種下來了吧。身在暴風驟雨之中,有人曾試圖力挽狂瀾,而另一些人,選擇了隨波逐流。

放在書卷裏看,都是眾生。眾生皆苦。

昭武年間,是朱雀皇朝的多事之秋。

民間對於那位昭武帝有諸多傳言。他原本有一半蠻族血統,是最不該即位的皇子。然而他的父親德昌皇帝一步步為他鋪路,自他出生之時便苦心經營,最終將這個最不被公卿世家看好的孩子推上了皇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