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論佛(2 / 2)

自那以後,我清楚地感覺到我和清心法師的交情到此為止。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清心法師追求的是出塵入世,我研究的是佛理。雖然都是修佛,卻有很大的不同。

之後幾天,清心法師在寺廟周圍遊蕩了幾日,便離開了寺廟,繼續遠遊去了。”

“大師,這事都過去一年了,你還沒有放下嗎?還在因這件事煩心。”

“那倒不是,這件事我也沒放在心上,但是前幾天我接到消息,清心法師四處找我,要與我論佛,我才想起這一年前結下的怨,心裏有些苦悶。”

“大師不要難過,即便是他站在你麵前,你也應該光明正大地同他論佛,贏得他心服口服。”

明遠法師微笑著點了點頭。

“清心法師也算得上是一位高僧,單憑這清心二字,就能讓多少人止步,從一個登徒子成長為出家人,再成為一代高僧,這其中的機緣和艱辛,我等難以想象呀。”明遠長歎了一口氣,說道。

“這清心法師究竟是什麼人,值得法師一而再再而三的感慨。”我好奇地問道。

明遠眯著眼睛,緩緩說道。

清心出生於一個富庶家庭,不愁吃穿,早些年在南邊長大,十六歲去到曼穀。這期間,他終日留戀在煙花柳巷,生活混亂。

他的父母甚感苦惱,找了一個很著名的高僧。高僧跟清心討論之後,發現此人佛性很強,但需出塵入世,還要經曆很多的劫難。

說來也是。那些年清心的生活過得著實很落魄。終於有一天,清心法師似乎一夜之間改邪歸正了。待在房間裏,安心禮佛,一連幾月,都沒有走出屋子。

直到有一天,一位大德高僧來到此處,高僧遇見清心,卻發現他的身上氤氳著一絲邪氣,長此下來,肯定是命不久矣。高僧也不多講,直接去了清心的家裏,這才發現,清心供奉著一隻古曼童。

古曼童是一位年芳二八的姑娘,花容月貌,清心深深地陷入到她的生活,無法自拔。

大德高僧見此一幕,倒覺得並無不可。臨走時告訴清心“三年後來找我。”

此後三年,清心法師和古曼童一起生活,跟正常人一樣,幸福、和諧。

三年後,古曼童死了。

“死了,為什麼?”我突然想起表哥和嫂子,難道他們在一起的話。

“畢竟一個是人,一個是鬼,長期下去。鬼沾染上人的陽氣,人沾染上鬼的陰氣。對兩方都有很大的傷害。正因如此,大德高僧給了古曼童三年的時間陪伴清水,三年期滿,隨他到佛前超度。這才有了三年姻緣。”

我的心裏各種思緒交織在一起,難以抹去,難以理清。我不知道我思考的是表哥和嫂子的事,還是我回國的事。

“施主,我的愁緒已說與你聽,心裏苦悶得以緩解,隻有心無雜念,才能修的我佛真諦。還望施主告知和尚家中之事,我也好為你做法,求得安寧。”

“大師,今日天色不早了,不如明日再說,我在此地等候大師。”

“如此也好,還望施主能夠愛惜自己,不要被邪祟蒙蔽了眼睛。”

辭別了大師,我在街頭轉悠轉悠,不知是回家中,還是去何地。

路上人行人極少,已經傍晚時分。太陽斜掛在天邊,散落迷人的溫暖的光。

表哥和嫂子在一起的話真的會……我不敢再想下去,膽顫心驚的回到了家裏。

“飯在桌子上。”嫂子坐在梳妝台前,安靜地打扮著自己。

我看著桌上的飯菜,心裏不禁一陣溫暖。嫂子剛醒過來,估計隻是簡單的一些記憶和評判是非的思想。

看著如此美麗賢惠的嫂子,我隱隱覺得和尚的方法真的有用嗎,他會用什麼辦法呢,真的不會傷害到嫂子嗎?

泰國的事越來越繁瑣,還有不多時間就要開學了,如果在這裏耽誤了該怎麼辦。我怎麼可能把這裏發生的事告訴家裏。

我一邊吃著飯一邊煩悶地想道。

“我聽忠吉提起過你,隻是可惜很少見麵,以後先在這裏好好住著,想吃什麼告訴我。”嫂子難得的露出一抹微笑,關切地對我說。

“好啊,嫂子。我想吃什麼一定告訴你,你也別出去了,在家裏待著,想去什麼地方我陪你去。”其實我還是害怕嫂子又跑出去殺人。

嫂子點了點頭,回到佛龕裏去了。我感覺心裏一瞬間開朗了許多。希望以後能更好。

他們後麵,踏上了小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