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碧水東流至此回(1 / 2)

碧水城是富貴之鄉,商業繁榮。當年又是三國交界之處,與河雙城離得不遠,依舊是三日車馬,阮和又到了碧水城之下。

掀起車簾望見城牆青翠,綠苔覆滿,那日匆忙一瞥,隻來得及望見上方‘碧水’二字,而今細看,倒生出了幾許向往之意。付了銀錢,辭別車馬,便踏入那寬闊的城門中去。她走的極慢,雖說沈雲岫已在碧水城,可在何處落腳她卻不知。

沈雲岫決意在碧水城安家,就勢必會尋一個住所,這住所在何處,一時也無處可尋。既然如此,倒不如先去完成阿姐的囑托。傳信陛下,阮和稍加思忖,已有了主意,信若能到柳清持手中,陛下定然知曉。

她雖身在宮牆之內,卻也知曉這天下間是有兩座茗雅軒的,碧水城中的這一座才是主樓,都城中的茗雅軒還是靖朝建國之後仿照此處依樣建成。當即問了路人,直奔茗雅軒而去。

茗雅軒不難找,正處在整座碧水城最好的地段,若非親眼所見,隻怕她是不會相信天下真有兩座一模一樣的茗雅軒,一入此間,恍若回到了都城。

年輕姑娘孤身一人並不多見,尤其是還背著包袱,總算茗雅軒她也隨柳清持去過幾次,知道裏頭的規矩,不會有什麼亂子出現。向掌櫃要了間僻靜的房間,便由小二帶她前去。

“姑娘請。”

“多謝,請幫我送一份筆墨過來。”

茗雅軒的辦事效率向來都快,她執筆蘸墨,聞悅並未告訴她什麼有用的消息,也便隻寫了‘碧水城有異’五個字上去,落款是一個‘阮’字。

下樓來,將信送到櫃台處去,“煩請送往都城中的碧水城,交給掌櫃。”

櫃台處的賬房先生是個四十多歲的文士,穿一身靛青綢衣,形容斯文,細看了一眼道:“姑娘,我們東家不姓柳,茗雅軒如今的掌櫃是從前慕府的管家,也姓慕。”

阮和微笑道:“我知道,慕掌櫃自然明白這其中的意思。”

“那就按姑娘吩咐去辦,姑娘放心。”那文士也不疑有它,都城茗雅軒老掌櫃來往的人數不勝數,多是達官貴人,當朝顯貴,興許真識得也未可知。

“姑娘看著不像本地人,口音像是都城人士。”那文士狀若無意地說了一句。

阮和不在意地笑笑,正要回房,走了兩步又回轉來,“這幾日你見過都城裏來的人?”

“姑娘說笑了,茗雅軒每日門庭若市,來往數百人,哪裏能一一記得清楚。”

阮和又問:“可見過一個品貌不凡,待人和善的年輕公子麼,都城口音。”

文人笑道:“這幾日幫姑娘留意便是。”

“多謝。”阮和轉身回房,果然沒有這般順利。

回到屋裏,阮和洗去一身風塵,便躺下了。一路馬不停蹄地從都城走來,早已困倦不堪,如今暫且安定下來,可算是能夠好好睡一覺了,找人也不急在這一時半刻。這般想著,不消片刻就已沉沉睡去。

她長成於王侯之府,雖是下人,可沈雲岫向來待她極好,後被送入宮中,柳清持身邊,又哪裏吃過什麼苦頭?想那日初出都城,在一家客棧中歇下,就算鏢師住在隔壁,她也提心吊膽,一夜難眠。這一路走來,那點恐懼早就被磨平,前路茫茫,哪裏有許多精力來給她害怕,不過是庸人自擾罷了。

她睡得安穩,月出東山,華燈初上,才漸漸睜了眼。一屋子陌生的氣息,滿心空寂,獨在異鄉為異客,形單影隻,大抵便是如此了罷。

起身梳洗,暖色燭光映出她鏡中的容顏,清水約素,柔而韌,倒是精神了不少。直到走出茗雅軒,置身於車水馬龍,那空寂之感才漸漸淡去,看著別人熱鬧,也是好的。走了一會兒才驚覺久未進食,有些餓了,便在街邊要了碗餛飩,濃湯香氣引饞,極是勾人。

如此閑逛了許久,她知曉沈雲岫的習慣喜好,抱著僥幸的心思,祈盼著能遇上那人,上天卻沒能給她這個僥幸。月上柳梢頭,伊人獨自歸。

她在茗雅軒中滯留了一月有餘,日日出門,卻始終沒能見到那人的身影。又是一日晚歸,茗雅軒中斯文的賬房先生卻上前喚住她:“姑娘留步,孤身一人在外尋人,也是辛苦,之前姑娘托我留意的都城口音的年輕公子,今日卻有一位來了,此時還在軒中,姑娘不妨一見。”

阮和心頭一顫,滋味難言,“是何模樣?”

文士笑著為她引路,“倒是氣度不凡,與人為善,我冒昧同他提了一提姑娘尋人之事,他便留下來在此等候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