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城時玉兒坐進了蕭美娘樸素的馬車。春官府的六名全副盔甲的虎賁騎著馬持著戟跟在車旁。梁國的兩名軟甲侍衛毫不示弱,擠開春官府的武士,一左一右護在車窗旁。
蕭美娘臉色平靜地解釋道:“他們是怕有刺客傷害我哩!圍著我弟弟的武士更多,也許能用密不透風這個詞來形容。”
玉兒不免替蕭美娘抱不平:“他們哪裏是保護你們呀!明明就是限製你們的行動,不讓你們脫離他們的視線。這不公平!你們是友邦的太子與公主,竟然把你們當做了敵國的人質。此去梁國尚有千裏,便有10日10夜的寬裕時間也難以回到江陵呀!有必要這樣為難你們嗎?回頭我給贇哥哥說說,叫春官府的人撤了吧。”
蕭美娘委婉地道:“美娘謝過姊姊的好意!這一點小事卻無必要稟告天皇,惹出許多事來。與梁國多年交好的大臣還好,有幾個極力攛掇要吞並梁國的大臣便又有機會說事了。姊姊不曉得,多幾個護衛也是好的,賓館門前清靜,無關的人不敢騷擾。”
玉兒動情道:“妹妹總是曆來順受,嫁給楊廣心裏也是不樂意的,卻裝出很高興的樣子。”
蕭美娘溫婉地道:“姊姊怎的就曉得妹妹不樂意了?妹妹命硬,自小便寄養在叔叔家,叔叔、嬸嬸死後便寄養到貧寒的阿舅家,從沒有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之事!楊家不嫌棄我,我才有機會離開偏僻的秭歸來到長安。這樣說來,楊家有恩於我,我當知恩圖報!”
玉兒便想起自己離家出走的那些日子,饑一頓飽一頓,經常被地痞無賴刁難,如果不是自己機警,生、死還兩說哩!自己是不願意呆在家裏,美娘卻是被家人嫌棄,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她握著美娘的手道:“姊姊不勸你了。希望那楊廣大幾歲後能知道妹妹的好,真心痛惜妹妹。”
蕭美娘臉上有了一絲笑意,溫茹地道:“姊姊能理解妹妹,妹妹打心裏感激。但我不會把希望寄托在楊廣身上,我不覺得年輕的男人是靠得住的。我會努力做好自己該做好的事情,討得公公婆婆的歡心,這要可靠得多。”她在叔叔家得討叔叔與嬸嬸的歡心,在阿舅家得討阿舅與舅母的歡心。她在民間看到的不幸婚姻,多半是媳婦得不到婆婆的歡心。牢不可破的禮製甚至能逼死兒子與媳婦。
玉兒驚愕地瞧著美娘,她沒有想到看上去如畫中人的美娘竟然將世事看得如此通透。她原來以為兩情相悅才好,按照美娘的說法兩情相悅敵也許不過世俗羈絆。她記得要好的姊妹說過,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族的事。
蕭美娘對玉兒的驚愕一點也不覺得意外。她算得甚麼公主?玉兒才是真正的千金公主!以玉兒的身份與經曆,她哪裏能想到討公公婆婆的歡心比討男人的歡心更重要更可靠。她在心中輕輕地歎了一口氣,換了一個話題誠懇道:“聽說姊姊正購置屋舍,要辦一所流浪兒童之家,妹妹我也願意出些金子。”
玉兒豪爽道:“我有錢哩!不勞妹妹操心。”
蕭美娘不慌不忙地道:“姊姊可能沒有考慮,那麼多兒童一日兩餐的開支和讀書學藝的開支,一日是小數目,10日便是大數目,一年兩年便是無法估測的數目。姊姊再有錢,也經不起這樣日複一日的消耗!”
玉兒想了想,擊掌道:“妹妹倒是出了一個好主意!慧娘日日向我叫苦哩,庫中的金銀一日比一日少了,似如此撐不過一年。妹妹方才這一番話提醒了我,我一個人的錢不夠用,我可以向全長安城的富戶化緣啊!10個人、100個人、1000個人的力量彙聚到一起,該是何種巨大的力量!妹妹是長安城裏的名人,以後我去化緣便拉上妹妹。”
蕭美娘輕輕點了點頭,無限信任地望著玉兒道:“姊姊要我去,我自然得去。”
這時,已經進了城門。忽然聽到一陣喧鬧,馬車停住了。車前數十個大漢齊聲嚷道:“正使,找到了她,找到了她。果然出城去了,不知怎的又回來了。看來還是舍不得我們家王爺呀!”
便有人拜倒在地,聲音如響鑼般洪亮:“王妃去了哪裏,怎的不知會我一聲?卻找得我們好苦啊!兄弟們一早起來,現如今還沒有吃飯呐!”正是陳叔陵的侍衛首領陳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