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牢獄之災(1 / 2)

櫻蘭的遺書上,居然說她是授竇太後懿旨,故意汙蔑構陷蔚青瑤,其實那盆墨魁,是她打碎的,而非蔚青瑤。為此,她覺得自己良心深受譴責,自知罪孽深重,所以才寫下這封為蔚青瑤澄清的遺書,然後跳井自盡,為自己贖罪。

狀告當朝皇太後,可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的事,在頤國數代帝王中,是史無前例的。所以櫻蘭知道,自己怎麼樣都逃不開一死,不如寫下這封書信,然後自裁。

等著蔚青瑤看完遺書,竇太後麵目陰沉,“遺書可看完了,若是看完了,哀家等著你的回複。”

蔚青瑤將遺書疊好,放到茶幾上,神色已恢複了平靜,“櫻蘭遺書中寫得如此清楚,不知道太後想要青瑤說什麼?”

“放肆!”康嬤嬤怒喝一聲,“難道你也認為,這是太後娘娘栽贓陷害了你?!”

蔚青瑤很是無辜,失笑,“我認為重要嗎?這是櫻蘭說的,你們應該去問她才是。”

“你這是在朝太後娘娘頭上潑髒水!”康嬤嬤再次激動地斥責她,“說!這封遺書是不是你偽造的,櫻蘭的死,和你又有什麼關係?”

好一招局中局。

不再朝她下手,反而對自己下手,讓人一看,她們才是受害者,而她就是背後的始作俑者。難怪她一路走來,這些宮人看她的眼神,既害怕又佩服。

這種誣陷當朝皇太後的事,確實沒幾個人敢做。

此刻,竇太後一臉威嚴地看著她,氣定神閑,如同一尊大佛,“既然她是狄國人,我們頤國無權審問,那便讓狄國國舅邢春秋前來判案。”

“是。”康嬤嬤頷首,立刻下去請邢春秋。

蔚青瑤站立一旁,沒有輕舉妄動。

這件事說來複雜,稍有一環不對,就容易出差錯。

後宮鬥爭進行得如火如荼,而此時此刻,皇上還在寢殿永寧宮中,拿著水壺,悠閑地給自己的盆栽龍遊梅澆水。

而坐在石桌一旁的東樓池月,正苦思冥想著如何走下一步棋。

看到久久未落子的國師,皇上一臉自得,“這回走不動了吧?朕為了將你逼入死局,可是想了好多日,不信這回你還能贏得了朕!”

所謂想了好多日,都隻是借口,其實是他找來軒轅暝那臭小子,用東樓池月的走法,跟他走了一回,被他殺得片甲不留,這才又用軒轅暝的方法,難住了東樓池月罷了。

沒理會洋洋得意的老皇帝,東樓池月關注著棋局變化,似乎看出什麼端倪,揚了揚唇,思索半響無果,他索性放棄了掙紮,“這局,微臣輸了。”

“這麼快就認輸了?”皇上有些沒盡興。

東樓池月無奈一笑,“皇上,微臣都思考快半個時辰了,此局,微臣甘拜下風。”

沒想到那臭小子還有些能耐。

皇上心裏嘀咕,放下水壺,坐到石桌旁,“你與朕對弈多年,還從未見你主動認輸的,朕給你七日好好琢磨,等琢磨出來了,再來與朕對弈。”

這皇上是個棋癡,除了養花養草養動物,這棋局是他第一愛好。

相處多年,東樓池月也了解他,因此笑了笑,頷首同意了。

這時,一內侍走到徐公公身旁,耳語了一番。

徐公公聽完,這才來到皇上身旁,轉告道:“啟稟皇上,清和宮出事了。”

“出什麼事了?”

皇上不以為意,後宮執掌大權都在竇太後手裏,本來早就應該交給皇後了,可是他也懶得去管,所以這些年後宮大事還是由竇太後處理。

徐公公回道:“那個叫青瑤的姑娘,被太後收為宮女,安置在了清和宮。哪知當日,聽聞她打碎了太後心愛的墨魁,太後就將她交給了頤華宮裏頭的雲妃管教。可沒想到,看見她打碎墨魁的宮女櫻蘭,昨晚留下一封力證蔚青瑤清白的遺書,便投井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