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是兒子的不是了”,季逢嬉皮笑臉地哄著老太太,“您別生氣,都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那臭小子有骨氣,不要這當初看不上他的,以後肯定能找到更好的。”
季老夫人的臉色沒有好看多少,擺擺手讓這兒子出去,她就坐在船艙裏閉目養神,半晌,才睜開眼對此次也跟了來的老嬤嬤道:“春喜啊,這次,我是不是該狠一次心,讓玄泰在戰場上拚殺一番?他大姑那樣,以後能幫他多少?不趁年輕時讓孩子闖一闖,難道要他老了再一事無成地受生活熬煎?”
春喜默然,她知道老夫人不是在征詢她的意見,而是在問她自己。
四月下旬的風溫暖茸茸,將碧綠的水麵吹出一道道小波浪,順著風,兩個多時辰,大船就到了湖州府碼頭。
下船時,看到有條半大的船上時不時有州府的官吏上下,季老夫人對走在前麵的一個小廝道:“去問問,那艘船上是什麼大人。”
若是經過湖州去東北的兵部運送兵器的船隻,她得讓兒子過去拜見一下,正好也讓人把退親文書給孫子捎過去。
正想著呢,跑去問話的小廝回來了,“回稟老夫人,那是吏部侍郎蔣大人家的船,據說蔣少爺高中探花,要回鄉祭祖刻碑。”
季老夫人聞言,看向那艘船,低聲歎道:“原來是他們家啊,這位蔣少爺,跟咱們玄泰差不多大吧。聽說曾經蔣大人科舉時,是一甲第五,如今人家的兒子是探花,可真是虎父無犬子啊。”
“怪不得呢”,季逢沒覺得不好意思,笑道,“這湖州官員都忙忙地過來拜見。”
……
送走最後一波上來送賀禮的武官,蔣宜深才露出些疲憊之色來,隨手指了一個正在收拾東西的婢女:“告訴舵工,馬上開船。”
“少爺,您不再休息會兒?”送人出去的成善和成業回來了,聽到少爺的吩咐,成善說道,“您還沒吃午飯呢。”
成業也說:“小人聽說城裏的柳溪樓新添了兩樣不錯的菜色。”
“不必了”,蔣宜深擺擺手,“讓船上隨便做點東西便好。”
他本打算今天到仙泉就去看小丫頭的,哪知道船到湖州碼頭,會耽誤這許多時間,而那些官員又都是衝著他父親的麵子才過來拜見送賀禮的,他不能隨意打發。
成善成業兩人見少爺有些不耐煩,也不敢再多說什麼,當下一個留在船艙裏和那些婢女一起歸置賀禮一個出去讓船上帶的廚子做午飯。
從湖州碼頭到仙泉,順風順水,隻行了一個多時辰便到,仙泉縣蔣家本家的人早就已經得到蔣宜深回鄉祭祖的消息,在碼頭等著了,就連兩個宗族耆老也在。
當蔣宜深挺立的身影出現在甲板上時,碼頭邊或是閑聊或是坐在茶棚子裏喝茶的蔣家人都激動地站了起來。
“宜深,終於回來了”,站立在人群首位的中年男人笑著拍了拍侄子的肩膀,蔣宜深則對這些人拱拳行禮,“大伯,二伯,四叔,五叔,七叔。”
蔣家是個人口稠密枝葉繁茂的大族,當先前麵幾個中年男子,都是蔣宜深的親叔伯,他們或在湖州任小吏或經商,在族中很有幾分威信。
不過蔣家這些年之所以發展得這麼好,全靠當初唯一考上進士的蔣家老二蔣廷玉,蔣廷玉雖隻有一個兒子,如今才不到二十歲卻已高中探花,將來的成就必不在他父親之下。
因此,蔣家這些人麵對蔣廷玉時,皆是十分客氣。
蔣家老大蔣廷機隻讓侄子給同樣來迎接的兩位耆老見了禮,就指著停在碼頭邊兒上的幾輛馬車道:“路上肯定沒吃好,車裏有你奶奶讓人準備的你喜歡吃的糕點,走吧,快回家去,你奶奶可是自從你走了就開始念叨你。”
兩年前蔣廷玉去京城赴任,蔣老夫人便回了老家,跟著大兒子住在一塊兒,一年多前蔣宜深從白鶴書院結業,準備當年的秋闈,也在仙泉的本家待了三四個月,鄉試後才啟程回的京。
大半年沒見奶奶了,蔣宜深也挺想的,在馬車上問了好些奶奶吃得如何睡得如何的話。
蔣廷機一一回答,又問他父親在京城的近況,雖然三弟常有書信送到家來,總是有事在信上說不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