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導遊的感慨
***訪日和徐福東渡日本的傳說都是帶隊導遊在遊客們乘車的閑暇之餘講述的。 //wWw.Vodtw.la
導遊說:我是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出生的,記得我小時候家裏很窮,全家五口人住在又低又矮的土坯房裏,平時雖然能吃飽飯,可是除了逢年過節,平時很少能吃到魚肉和大米白麵。十六歲那年才有機會跟著父親坐了一次火車,那時的火車速度每小時還不到五十公裏,可是已經感覺速度相當快了。然而現在,我國的高鐵速度已經超過了那時普通火車速度的六七倍,老百姓平日裏的生活比改革開放之前過年的生活還要好。中國老百姓現在的生活已經不僅僅是放在吃好、穿好、住好上。而是在物質生活無憂無慮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精神追求和精神享受,比如我們導遊的職業就是伴隨著共和國的進步和發展而衍生出來的一種新職業,從國內旅遊走到世界各國,都是近十幾年發展起來的。過去,一般老百姓誰敢想來日本旅遊,且不說曆史原因造成的割裂和障礙,普通老百姓的溫飽都是個問題,誰會有錢到這個富裕的國家來旅遊消費,可是近幾年,日本卻成了中國眾多遊客喜歡旅遊觀光的目的地。我每年都會帶領一批又一批的遊客來日本觀光。從我第一次來日本聽說了***1978年來日本訪問的情形後,我就非常感慨,對***的高瞻遠矚我真是個佩服!對中國這些年來的變化和飛速發展真是感到由衷的喜悅和振奮。因此,每次帶團來日本,我都會把***訪日和徐福東渡日本的故事盡我的所知講給大家聽。如果沒有***開創了訪日的先河,我們今天能不能到日本來旅遊都尚未可知。如今,我們普通老百姓也可以沿著當年國家領導人到訪的地方來遊覽觀光,不能不感恩和懷念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因此,我要把***訪日的情形講給大家聽。如果說徐福是第一個踏上日本島的中國人,那麼他的傳說也應該成為我們來日本旅遊不可不知的一個故事。
日本京都禦所是遊客們在京都古都下車遊覽的第一站。
京都禦所建禮門是天皇聖駕通過的門,它是皇宮的正南麵,正南門除天皇的聖駕可以通過外,再就是一些來訪的外國國王、大總統等高級外賓到此才把門打開由此通過。
***1978年10月訪日時,建禮門就打開了,***一行就是從這個平時很少打開的門步入皇宮參觀的。
京都禦所除正南門之外,還有平唐門和承明門等。
平唐門也叫“宜秋門”、“公卿門”。過去,它是親王、公卿或被許可上殿的將軍及諸侯進宮的第一道大門。是諸大夫房屋裏正式公務的人脫鞋後上下殿所通過的門,它東麵的一間房子為虎間,又稱“公卿間“,是參加儀式的公卿休息用的。下麵的房子叫“鶴間“,又稱“殿上間“,是諸侯、僧侶們的休息間。皇宮內的主建築群是承明門、日華門、月華門、紫宸殿等建築,四周另用牆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