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後患(1 / 2)

過了一個多月,朝廷對這件事情的最終處理意見下來了。

張連登雖然上了這麼個奏章惹了禍,可畢竟念在為國分憂的份上,之後認錯態度積極,上了請罪折子,更是痛哭流涕,這讓好麵子的康熙皇帝心裏的怒火平息了下來,也就罷官去職,回老家種田了。

縱然還有一些清流禦史喊打喊殺,可畢竟不是主流聲音了。得知自己躲過一劫的張連登,連夜帶著家人回了鹹陽老家,再也不敢出鹹陽一步。

不過張連登人走了,可是他空出來的那張湖北巡撫的寶座,卻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在經過一番運作後,滿丕的那封信起到了作用,保舉了刑部右侍郎憲德升為了湖北巡撫,從官品的角度來說,刑部右侍郎不過是從二品,而湖北巡撫是正二品,因此說是右遷也不為過。

更何況在刑部當一個沒實權的右侍郎,跟做權傾一方的地方大員相比,傻子都知道怎麼選。憲德在接任之後心裏也十分感恩戴德,十月份到職後便去拜訪總督滿丕,姿態放的很低,滿丕也頗為受用,便大開中門,迎接憲德過府。

在酒席間觥籌交錯之際,憲德卻是問及了這次事件的緣由,滿丕便得意的添油加醋敘述了一遍,這老北京的旗下大爺都生了一張利嘴,將整件事講得是天花亂墜。

憲德聽聞後,除了感慨那張連登自己作死以外,卻對寧忠源這個名字上了心,感慨道:“常聽人說惟楚有材,如今卻還未到任,便已經領略了一番。”

滿丕笑道:“這寧忠源的禍事卻是不小,原本這番逃不過他去,不過這寧家也是根基深厚,上下打點倒也蒙混過關了,如今仍然領著他的漢陽營。憲德大人,這將來還得多多提點啊!”

憲德常年在京城做官,養成了一副謹小慎微的性子,可這到了地方上,這心思就開始活泛起來了,試探道:“據說,這寧家人都求到了您的頭上,願意出五萬兩白銀保人?”

滿丕嗬嗬一笑,夾起席上的縮項鯿,笑道:“此魚唯獨產於武昌樊口,那裏的水勢回旋,深潭無底,抓起來非常費勁,有時候還會淹死人,可是還是有很多人不辭勞苦去抓,為何?隻因為這魚吃起來的味道實在鮮美啊。”

聽到滿丕意有所指,憲德連忙也夾了一筷子縮項鯿,放進嘴裏細細品味,臉上的笑意卻是越發的濃厚起來。

-----------------------------------------------

此時的孝感寧家老宅裏,寧氏兄弟們也都彙聚在這一起,這也是寧家的傳統,每次有大事便集體商議。

寧忠海的麵孔透著紅,笑道:“如今雲夢鹽礦已經出鹽三千多石,後麵出鹽速度還能繼續加快,這銷路如今也不愁,前前後後入賬白銀五千兩白銀,別看如今這量小,可是這市場頗大,我預估算了下,後麵再加大人手,每個月出鹽能有兩萬石,到明年這個時候,一年下來出鹽量有五十萬石。”

五十萬石,放在後世也就五萬噸,可以說小到不能再小的數字,可是在如今卻是一個天文數字。根據康熙五十八年的湖廣私鹽鹽價,這五十萬石鹽能賣到八十萬兩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