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楚逆的兵,也不過如此,倒是這火炮卻十分精良。看來老四的建議不錯,還是需得多鑄新炮,才能克製楚逆。”
康熙持著千裏鏡,皺著眉頭望著正在激戰的平靖關,煙火彌漫之間,心思卻不由得擴散開來,逐漸想著更加深層次的一些東西。
也許是年紀大了的原因,此時的康熙總是會想到一些過去,想到曾經的那些對手。在他當年征討噶爾丹的時候,對方的槍炮就給康熙很大的震懾,那些來自更遙遠地方的火槍火炮,遠遠勝過了當時清軍的裝備,這讓他有所畏懼。
康熙並非是那等昏聵的君王,反而十分善於學習新鮮的事物,特別是在火器方麵,更是尤為關注,在他的園子裏,一些被西方各國使者帶來的禮物當中,就有目前這個時代最為先進的燧發槍和火炮。
正因為明白這些火槍火炮的威力,康熙才一再去限製火器的發展,因為他明白一個很深刻的道理,那就是若是放任火槍火炮的發展,那麼以漢人的人數而言,八旗根本無法去進行壓製,因此特別是對於綠營火器的發展,更是猜忌有加。
如今看到城牆上的複漢軍,持著燧發槍進行射擊,康熙心裏有些隱憂,他雖然不明白一介的綠營遊擊,是如何發展出如此龐大的火器部隊,可有一點他明白,那就是趁著複漢軍當下還畢竟弱的時候,一定要全力滅掉,才能保住大清江山的穩固。
“清軍若僅僅隻是如此,我軍根本無需擔憂。”
在煙霧繚繞中,寧祖毅砸吧著嘴巴,他並非看下麵的清軍,而是因為寧祖毅對守備意思的了解,已經深入到非常細致的方麵,哪怕是守備一師最底下的一個連長,寧祖毅都至少見過一麵。
盡管此時清軍的攻勢顯得越來越烈,在寧祖毅眼中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從槍炮聲的稀疏程度上,他能夠感覺到清軍的戰鬥意誌和方向,如果真的是不顧一切的強攻,那麼態勢根本不會如此。
“看來這一仗要拖到長日久了,也不知道少將軍那邊如何。”看出清軍意圖的也不僅僅隻有寧祖毅,還有新任的參謀長鄭原清,在高遠被調走後,一團的團長便直接接任了空缺下來的參謀長職位。
對於目前跟隨寧渝南下的將士而言,他們會比較習慣稱為大都督,而對於還在湖廣的這些軍將,更喜歡稱呼曾經的少將軍,盡管這位少將軍如今已經是漢陽公。
寧祖毅聽到鄭原清所言,臉上浮現出一片笑意,“少將軍那邊自然無需我們擔憂,這南麵的綠營大多不過土雞瓦狗,除了那個高其位還有幾分本事以外,其他人少將軍信手可破。”
這一番吹捧卻是絲毫不符合寧祖毅平時低調的形象,然而在鄭原清眼裏也是同樣如此,寧渝的屢次大勝,都在複漢軍中高層心裏豎立了一個戰無不勝的形象,他們崇拜這個年輕人,更願意為這個年輕人去奮戰。
“唔,對了,如今關口內的炮彈等物,不要堆積在一起,防止被清軍火炮引毀。”寧祖毅在戰事方麵頗為細致,“這一仗打下來,火炮可是關鍵。”
鄭原清微微頷首,低聲道:“根據武昌傳來的消息,目前我槍炮坊產量已達瓶頸,短期內不會有新的槍炮供應,到時候我守備一師,或許還要撿一些清狗子的東西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