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1 / 3)

對於寧渝而言,朱舜水並不是一個很陌生的名字,他前世去日本旅遊的時候,曾經在茨城縣常陸太田市見過朱舜水的墓地,上麵寫著‘明徵君子朱子墓’,由此便對此人產生了一定的興趣,後來查過資料才發現,此人之氣節足以燭照千古。

廿年家國今何在?又報東胡設偽官。

起看漢家天子氣,橫刀大海夜漫漫。

寧渝輕聲吟誦著這一首詩,這正是朱舜水赴日二十餘年之後所作。詩中悲痛之意,溢於言表。

站在一旁的影子負責人寧羅遠一直低著頭,他雖然不是很明白這個人的存在意義,可是皇帝的這番感歎,也就足以說明了其重要性。

“陛下,此次日人赴我朝來使,將朱子後裔一同帶了過來,隻是不知為何,外交部隻有日人使臣備案,卻無朱子後裔......根據影子回報,朱子後裔已經在南京了。”

寧渝略微細思一番,很快就明白了過來,感歎道:“隻怕這是‘近鄉情更怯’了,我大楚終究不是大明,所以難免會有些不適,讓他在民間多看看吧,看到了也就會來見朕了,讓探子們都散了吧。”

“是。”

打發走了寧羅遠之後,寧渝心裏對於朱舜水的事情也就放在一旁了,不管這個人氣節如何,終究都是過去了,反倒是江戶幕府使人前來南京這件事,裏麵始終透著幾分玄機。

如今軍情處和影子的諜報力量,畢竟隻是集中在國內,針對國外並沒有太多的涉及,因此寧渝在得到日本使臣來華的消息後,也有些反應不過來——根據目前的資料來看,江戶幕府正在進行享保改革,正處於一個關鍵的時間當口。

所謂的享保改革,便是如今江戶幕府第八代征夷大將軍德川吉宗,正在進行的一係列改革措施,其中像精簡機構,廢除旗本官位和世襲製俸祿,此外還針對幕府武備方麵,恢複了德川綱吉時代禁止的鷹狩,並且加強了其訓練的強度。

當然,在經濟方麵,德川吉宗也有很大的功績,他將日本長期動蕩不休的米價給穩定了下來,也使得日本社會恢複了穩定,因此在這些方麵,寧渝多多少少也關注了幾分。

根據目前有限的資料來看,這位掀起享保改革的征夷大將軍德川吉宗,在位已經超過八年,他於正德六年繼位,且當時將軍家絕嗣,因此又是以賢侯身份繼任的將軍職,從資曆上來說,相對有些不足,因此掀起改革本身也能說明一些問題了。

對於寧渝來說,對日關係在未來將會影響到全盤的計劃,因此十分關鍵,對於這一次日本來使也是頗為重視。

.......

“外臣鬆平綱吉領旨!”

外交部驛館區,鬆平綱吉跪在了地上,他的手裏托著一份黃澄澄的聖旨,裏麵的意思很簡單,讓鬆平綱吉明日前去覲見皇帝,而他的身後,還跪著數名日本的武士,人人態度謙卑而恭敬。

外交部尚書杜秋言站在鬆平綱吉麵前,臉上十分恰到好處地露出一絲笑容,“貴使請起,此番聖旨送到,還請貴使於明日大禮覲見皇上,呈遞國書。”

這一套鬆平綱吉自然不會感覺到陌生,他站起了身子,但是頭卻依然微微低著,謙卑道:“上國陛下有詔,外臣自當小心謹慎,絕不敢逾越半分,還請尚書大人予以指點。”

杜秋言哈哈大笑,他撫著長須低聲道:“陛下對你們還是很了解的,此番覲見隻需守好規矩便行了,後續一應事物都將由外交部承領,貴使無需過於憂心。”

鬆平綱吉來到南京之前,對於當下大楚的一些變化也是有所耳聞,這個所謂的外交部,無非就是過去的鴻臚寺罷了,雖說不知道為何改的如此不倫不類,可心裏也沒有太過於在意,總歸是天朝上國的大人.......

“尚書大人的好意,鬆平綱吉感激不盡!”

杜秋言見話都說到了這份頭上,也就低聲問道:“與你一同來的那人......可曾在驛館區?”

鬆平綱吉臉上露出幾分驚訝,他可是自從下船後就同朱毓彥分開來了,卻不料一舉一動都掌握在了上國眼裏,這讓鬆平綱吉有些惶恐,連忙重新跪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