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1 / 3)

“陛下之意,黃河之變故跟關中之變故,能夠結合在一起嗎?”農業部尚書苗與之低聲道,臉上露出幾分若有所思的表情。

與此同時,其他的大臣們聽到這裏,似乎也發現了什麼,隻不過他們也不敢肯定,隻得靜靜等待著寧渝的解釋。

寧渝微微沉吟了一番,卻是喚人將黃河流域圖給搬了上來,上麵盡管不是非常準確詳細,可是用來介紹倒也足夠了,當即便指著圖上道:“世人皆知,星宿海為黃河之源,而它從星宿海流出,而後便一路經過隴地以及河套,在水流的衝刷下,會帶走大量的泥沙,而這便是黃河水患泛濫的根本原因。”

眾人似乎有些恍然大悟,可是農業部尚書苗與之卻眉頭微微皺起來,他低聲問道:“可是陛下,此事跟關中變故又有什麼關係?”

“因為黃河帶走大量泥沙,與隴地土地貧瘠化荒漠化,都是因為同一個原因,那就是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的原因,則是隴地林木被砍伐過甚,而土地亦被開墾過甚,則會演變土地流沙化以及荒漠化,好端端的一個地方就徹底毀掉了。”

寧渝微微歎口氣,原本的黃土高原根本是不會有這麼多的泥沙的,早在秦漢時期關中隴地都是天下一等一的肥沃之土,可是當時的朝廷百姓不懂水土保養,對黃土高原進行了大規模的開墾,以致於土地越發荒漠化。

其中第一次便是秦漢時期開展的‘屯墾’和‘移民實邊’開墾政策,導致晉北陝北的森林遭到大規模破壞,所幸當時的人口較少,可開墾區域較大,因此對黃土高原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而到了明代之後,明廷再一次在黃土高原北部進行大規模‘屯墾’,而這一次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因此累計前麵的開墾土地麵積,已經達到了五千萬畝之巨,對隴地造成了不可磨滅了傷害。

實際上,在原本的曆史上,雍正皇帝上台之後,對隴地展開了第三次大規模的開墾,他為了應對逐漸擴大的人口,甚至給地方督撫直接下令墾荒,而地方官員為了能夠完成任務,像一些不適合墾荒的地方,都進行了全方位的墾荒。

若非複漢軍興起,在原來曆史上,黃土高原上被開墾的土地麵積將會達到一億畝,表麵上看能夠養活更多的百姓,可實際上土地產出微薄,而且對地力消耗過甚,以致於過去隴地‘畜牧為天下饒’的景象徹底一去不複返,到處都變得光山禿嶺,溝壑縱橫。

當然,寧渝對自己穿越的時間也是鬆了口氣,現在治理黃土高原還算來得及,至少沒有那五千萬被開墾的土地,治理水土流失也會更加容易一些。

苗與之已經完全聽明白了,他低聲道:“農學之中卻有輪耕養地一說,若是年年耕種,確實會導致土地地力耗盡,再也沒有產出........用陛下的話來說,也就是荒漠化,至於黃河則確實沒有想到,原來那些泥沙都是這麼產生的。”

這一下所有人都聽懂了,因為開墾過甚,導致地力耗盡,進而導致土地荒漠化,以致於黃河衝刷下來,卻無養土之草木根係土地,最終泥沙俱下,形成黃河水患。

表麵上看,這一套邏輯的的確確能夠解釋黃河水患之事,可是首輔寧忠景已經弄不明白寧渝的想法了,他低聲問道:“陛下擔憂此事,的確很有道理,可是眼下百姓要生存要吃飯,總得有所犧牲——”

寧渝揮了揮手,“這個道理朕自然明白,可是眼下的西北貧瘠之事,與此也是分不開的,若非土地如此貧瘠,百姓豈有凍餓之憂?想要真正解決百姓的難題,絕不是違逆自然發展之道,涸澤而漁。”

“那陛下的意思是.......”

“退耕還林,修建水渠,移民他地。”

寧渝隨後便解釋道:“隴地如今到了這個局麵,絕不可繼續任由百姓開墾,原本一些不適宜開墾的地方,也需要盡早退耕還林還草,至於百姓用水問題,可以修建水渠,將洮河的水引入西北,至於最後一個問題,便是讓隴地其他的百姓,移民到關外以及未來其他朝廷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