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命運的歸途(1 / 3)

對於寧忠源來,他很少會用這樣的語氣去同下麵的臣子去話。

到底,從底下拚殺上來的寧忠源,並沒有像寧渝那麼決絕,他終究希望能夠保留下幾分君臣之間的薄麵,將來黃泉之下也好相見。

正因為如此,當寧渝在京師大刀闊斧地準備軍隊製度改革的時候,寧忠源才會選擇西巡避開這些事情,他就是不希望會有臣子來求情,到時候免得大家都會很難做。

然而,即便是他都跑到了青城山上麵來,依然有人都想盡一切辦法來尋找他。

封清跪在地上連連磕頭,很快額頭上便滲出了血,一邊磕頭一邊嚎哭道:“太上皇,絕非臣要打擾太上皇的清靜,實在是已經沒有了任何辦法,如今陛下之意已絕,吳樞密也已經卸甲歸養南京城裏的老老少少都亂了。”

“哼,亂什麼亂?朕看下太平得很!”

寧忠源輕聲道:“皇帝改革軍製,又不會要你們去死,哪怕是吳玉章也沒有將他下獄,要朕,以吳玉章幹的那些事,就算殺了他也不為過,你們如何還有連忙來為他求情?”

“可是陛下,吳玉章終究是跟著您一塊打下的老臣子,可不能寒了他們的心”封清的聲音變得越老越,因為此時寧忠源的臉色開始變得越來越黑。

“夠了!你們這些混賬東西”

寧忠源當即怒喝一聲,他冷冷地盯著封清,“來人,封清膽敢離間家,作邀買人心之舉,實在罪無可赦,著有司查辦。”

“太上皇,臣不敢,臣不敢”

當下便有兩名侍衛將封清的手腳抓住,帶下山而去,屆時他將會被直接帶到京師,接受相關調查,而以目前封清的罪行來看,基本上是不可能再活著出來了。

等到風波平息之後,一路沿途服侍寧忠源的周福慢慢走上前來,他在過去的時候就是寧家的大管家,後來寧忠源當了皇帝,周福水漲船高之下也成為了內廷副總管? 專門負責照料太上皇起居。

“太上皇? 可千萬別氣壞了身子,這山上風大? 還是早點下山吧。”周福輕聲細語地著? 準備將手中的大氅披在寧忠源身上。

寧忠源此時倒卻不覺得冷了,便輕輕推開大氅? 歎息道:“周福啊,你這人心都是怎麼了? 連封猴子都這麼膽大妄為了”

周福平日裏絕不敢對政事有半句多嘴? 但是此時太上皇很明顯是討論過去在府裏的事情,便沒有那麼多忌諱,他笑了笑道:“這人啊,一旦見的多了? 心也就大了? 要老臣來,知足者常樂啊!”

“聽你兒子周同,現在還在做皇室財團的掌櫃?為什麼不讓他出來做官?”

寧忠源心情略微好轉了許多,便笑著拉扯著家常,他不同於性格冷峻嚴厲的寧渝? 對於底下人的態度往往都十分和煦。

周福一聽太上皇提起這個,卻是笑道:“回稟太上皇? 老臣知道周同有多大的本事,當年跟著陛下也沒磨煉出個什麼? 明他這個人就會算一些賬,當個掌櫃的就挺合適? 如果讓他出來做官? 隻怕反倒會害了他。”

“哈哈哈? 沒錯,這人就得量力而為,認清自己的位置比什麼都重要。”

寧忠源臉上帶著笑意,隻是接下來似乎又想起了什麼,輕輕歎道:“隻可惜還有很多人不懂,兒孫自有兒孫福,以後的事情,隨他們去吧。”

東暖閣。

寧渝望著麵前呈遞上來的奏折,他已經將這些折子都全部看了一遍,基本上大體脫離不了府兵製和衛所製的範疇,倒也不能完全不行——如果時間倒退五百年,寧渝用這些法子也還算比較合適。

可是放在了十八世紀,就會多多少少有些不合時宜,如果隻是這樣改革,那麼跟不改的區別並沒有太大。

每次當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寧渝發現用東方的思維很難去解決時,那麼他就會尋找恩斯特的幫助,倒不是因為恩斯特每次都能拿出辦法,而是通過西方曆史上的經驗教訓,或許能夠找到一條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