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一念成佛,一念入魔(2 / 2)

十五歲時就曾屢次上書皇帝,獻策平定農民起義,隻是未果而已。

於是便親自出遊居庸關、山海關,縱觀塞外山河地理,釀經略四方之誌。

十八歲便已通朱熹理學,知理學格物之道。

為實踐理學格物之道,一次竟七天七夜不眠不休,以理學格物致知之法,欲‘格’竹之理,終未有所獲,常以此為憾,也因此而生惑。

如今他被貶龍場,那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為未開化之地,條件甚是艱苦。

正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

是故這禍大,而福亦大。

隻怕這王陽明來日成就,不低於一代理學宗師朱熹。

我欲讓你前去,隨侍那王陽明左右。

我是沒有那個本事點化你,不過那王陽明卻未必沒有。

你若能日日聽他講解儒家大學之道,未必不能被他所點化,養出你的儒家浩然之氣。

如此安排,你意下如何?”

“隻是我若離開,這華山派又該何去何從?”

嶽不群一聽讓他離開華山,千裏迢迢地跑到黔中去找什麼大儒,頓時心下有些不樂意。

不過當著高仁的麵,他不敢明說,而是把話題轉移到華山派身上,想要通過這種方式點明華山派目前還離不開他。

不料高仁卻主動勸他讓位道:

“這俗話說得好,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

這皇帝老子的江山社稷尚且能易主,更何況是區區一個華山掌門的位置。”

“我隻擔心所托非人。”嶽不群又找了一個借口,再次推脫道。

“你怕是舍不得當掌門時所擁有的權勢吧!”

高仁一聽回過味來了,不過他也有其它對策,眼珠一轉,又給出了個主意道,

“也罷,誰讓華山崇尚道儒歸元,又誰讓儒學非出世之學,而是入世之學,那我就給你出個主意。

你為何不學學那些商號的東家,雇傭有德有能的人來當商號的掌櫃,替你處理那些雜七雜八的事務。

你隻需要垂拱而治,便能坐收其利,既無需勞心勞力,又解放了自己,還不虞失了權柄,真是何樂而不為?”

高仁的勸說讓嶽不群有些意動,隻是此事涉及到華山掌門權力的交接,他又有些瞻前顧後,是猶豫不決,一時難以下決斷。

對此高仁卻不催促,反而是拍了拍嶽不群的肩膀,讓他自己好生思量。

“一念成佛,一念入魔,不管你選哪個,我都不會幹涉,那是你的自由。”

嶽不群心下一凜,開口向高仁保證道:“大哥,你放心。不管怎麼選,我都不會墮入...”

高仁卻是打斷他道:“好了,你不必向我保證什麼,你隻需要對你自己負責就行了。

另外我再額外送你一個消息,那被你念念不忘的辟邪劍法,就藏在林家向陽巷老宅佛堂的房頂之上,你若還惦記著辟邪劍法,自去取來練就是,不必為此再傷及無辜。”

說完也不管嶽不群自己到底還有何想法,便趕他下了思過崖,讓他自己去選擇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