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終得神功(1 / 2)

段譽急忙製止木婉清道:

“姑娘,萬萬不可。

我等上得這無量山中,自要虔誠禮拜無量壽佛。佛經有雲:無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我們怎可多造殺業。”

高仁聽到這話,忽然眼前一亮。

卻是想到這段譽生性仁慈,是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自己想要獲得那北冥神功和淩波微步,何不從此處著手,又何必不入流地用強取豪奪的手段。

於是他故意站在木婉清這邊,對段譽道:

“你這書呆子,他們都中了貂毒,早晚是個死。

還不如讓這位姑娘去殺了他們,省得他們死前多遭罪,如此又如何不是慈悲。

再說這些人哪個手上沒幾條人命,死了這世間豈不是更清淨些。”

段譽卻是不同意此理,而是想要以佛陀慈悲之意,勸說木婉清和高仁,道:“我佛慈悲,便是惡人,也不忍殺之。當於降服後,勸其向善,感化於他,使其放下屠刀......”

還沒等段譽把話說完,高仁便一本正經地打斷他道: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現在這裏等好了,你先去西天把佛祖請來,好開講世間大道至理,以大慈大悲之心感化他們。

反正我是沒這個時間,也沒這個能力將他們感化的。”

段譽:“......”

鍾靈則是噗嗤一笑,幫段譽解圍道:“高大哥,你就別逗我段大哥了。”

高仁哪裏肯聽鍾靈的勸,如此大好機會放在眼前,他又怎麼肯錯過。

隻見他對段譽戲謔道:

“怎麼,不知西天路在哪裏?

要不我把司空玄他們穴道解開,把你和他們放到一起,我想他們應該會很樂意親自送你去西天的。”

段譽無奈,隻能扯了段佛經中的記載,回道:

“《小經》有雲: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

《大經》中有佛告阿難曰:法藏菩薩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剎。其佛世界,名曰安樂。

以此兩經可知,佛所在之樂土,距我等十分遙遠,恐怕我即便是走上一輩子,也走不到哪裏去。”

高仁反問道:“此《小經》、《大經》所雲,你又怎知是真?也許西天極樂世界很近也說不定,不試上一試又怎麼知道。”

段譽反駁道:“佛經所雲,世人皆知,世人皆信,又怎不會是真的。”

高仁卻搖了搖頭,詰問道:“世人若皆說、皆信十八層地獄才是天堂,你是不是也要入那十八層地獄去享清福?”

段譽見高仁有意刁難,眼珠一轉,駁道:“佛說慈悲,難道慈悲為錯,慈悲亦需證明?”

高仁卻笑問道:“那你見過世上有長得相同的葉子,從內到外、從形體到思想都一樣的人嗎?

佛說的是佛的理,又不是你的理。

佛有佛理,自能以己理處事。

你卻非佛,不以己理,卻要以佛理處己事。

這不等於你要吃飯,佛要出恭,你不知該如何吃飯,佛卻知道如何出恭。

於是你學了佛的出恭,卻把它當成是你吃飯的方法。”

段譽不服道:“佛已成佛,豈會像凡夫俗子一樣出恭。”

高仁反問道:“你非佛,又怎知佛不要出恭?你還是去把佛請來,證明一下佛確實不要出恭。”

段譽一時無語:“……”

高仁看著段譽倔強地不言語,不由地笑意愈濃,挑釁道:“怎麼,不服氣?”

段譽養氣功夫上佳,都到了這兒還沒冒出真火,很有涵養地問道:“那照高大哥這麼說,豈非佛所說之慈悲,夫子所言之仁義,於我皆無用處,如此你不覺得這很荒謬嗎?”

高仁道:“那書生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就不荒謬了?”

段譽兩眼一瞪,驚奇道:“世間豈有這樣的腐儒,我怎麼從未耳聞。”

高仁卻是想到後世自南宋朱熹之後,儒生多有如此,不由感慨道:

“天下之大,何其不有。

世有性功,有命功,怎能隻修性,不修命。

若隻修性功,或隻修命功,到了不都是一場空。

故而世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的漸第精進之道,教人性命交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