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皇上他可是曆史上有名的嚴厲父親,又是出了名的寵溺嫡子。
他規定阿哥們無論嫡庶,生下來的剛滿月,就即由嬤嬤代為照料。
配針線上人、漿洗上人、燈火上人、鍋灶上人。直至斷奶,再添諳達,教授語言、飲食、行走等禮節的姑姑隨之左右。
六歲以後就要移居阿哥所。基本不要親額娘過問飲食起居,是為了不要和親額娘關係太親密,以防著後宮女眷幹政。
對阿哥們的教育也很嚴格,從六歲開始,就得隨眾站班當差,教之上學,黎明即起,穿衣戴帽進入乾清門,混雜在諸王隊列中,在禦前站立。
十二歲教授滿語,十四歲教授弓矢騎射,十四到十八歲差不多的年紀,就該有嫡福晉了。然後除了辦公事,就是替皇家開枝散葉。
可見阿哥們日子過得不清閑,絕非公子哥的生活方式。
所以皇上的這麼多兒子們,哪個提出來單說,都優秀的不得了。
他唯一養在身邊的孩子,就是當今太子了。
太子雖優秀,卻也被他慣出了毛病,往後自己種的瓜要他自己個兒吃。
惜若由著步攆出了南三所,身後跟著朱嬤嬤李嬤嬤,春妙秋諾,小安子還有另一個小太監往永和宮去。
她一路上有所思。
曆史上雖然德妃和四阿哥關係很差勁,但怎麼著也是生母吧,如今四阿哥身後沒人撐著呢,德妃現在在皇上那邊地位斐然,故和她搞好婆媳關係還是很有必要的。
別說反正德妃和四阿哥的關係不好了,她這個嫡福晉就可以隨意的處理婆媳關係。
既然她成為了四阿哥的嫡福晉,就得左右逢源,幫著四阿哥上位,而不是拖他的後腿。
以四阿哥的傲嬌性子,想讓他哄人開心是不太可能的。本來他就在前皇後那裏長大,嘴巴又不會哄人,和德妃的關係疏遠亦在情理之中。
惜若思量著,她需要做的就是調和四阿哥和德妃的關係,至少得麵兒上過得去,以便之後四阿哥和十四爭奪儲位之時,德妃能悠著點。
剛出了宮門,就瞅見了從南書房回來的兩個小阿哥,一個八歲的樣子,一個已經十三四了吧。兩人的氣質不同,比起小的來,大的看著更玩世不恭。小的則是安靜內斂些,眉間有英氣。
兩人坐在步攆上,身後跟著宮女和小太監,說說笑笑的就過來了。
惜若身邊的小太監都是宮裏頭給的,他們自是認識這兩個阿哥,就趕緊給惜若遞了話。
“主子福晉,他們二位是十阿哥和十三阿哥。”
原來是他們兩個啊。說想見誰就見到了,又意外看見了老十。
這老十的額娘就是當今溫僖貴妃了。
如今後宮沒有皇後,皇上在四爺養母皇後去世以後,再未立後。現在就是溫僖貴妃代為掌管六宮之印。
溫僖貴妃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太師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後之妹,家世顯赫。
正因為如此,老十在阿哥們那裏地位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