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1 / 2)

長蘆鹽轉運使司隔天便被朝廷裁撤,內閣給出的理由是徒損民力,與朝廷無補。

至於鹽場的一萬多丁口,崇禎特意將之留下,以供鞏凡物去長蘆曬鹽時使用。他後世的時候看過長蘆鹽場的地圖,占地麵積太大了,按後世的說法,足有幾百平方公裏。雖然暫時還不至於開發到後世的麵積,但缺乏機械化工具的古代,人力是必不可少的。

京師南城一間麵積不大鹽店裏,長長的隊伍一直排到了街上,足有上百人,這都是附近來買鹽的百姓。

年已五旬的掌櫃李存誌忙的喝口水都顧不上了。鹽店一共就三個人,他和兒子外加一名夥計。平日裏生意不好不壞,一年下來,拋去各種開支,這間店鋪能結餘一千多兩銀錢,他已經非常滿足了。

他是順天府尹李懷普的遠房堂叔,前年李懷普從刑部侍郎升任順天府尹後,遠在陝西鳳翔府的李存誌就帶著兒子前來投奔這個侄子,以求謀得一份差事。

李懷普年幼喪父,是寡母靠替大戶人家漿洗縫補供他讀書科考。李懷普天資聰穎,加上家境貧寒之故,所以讀書非常用心,科考之路也是非常順利。萬曆四十二年進士及第,此後仕途一路順暢,崇禎五年已坐到了正三品刑部侍郎的高位。

崇禎七年走通溫體仁的門路,升任順天府尹一職。

雖然刑部侍郎和順天府尹品級相同,都是正三品,但順天府尹可是等同於一省督撫的封疆大吏,其權限和影響力比地方巡撫更大。單單能直接麵聖這一條,就甩地方督撫十條街。一聲封疆也隻有在陛辭時才能見皇帝一麵,之後再相見到就千難萬難了,除非能升到內閣或是六部主官的位子。

李懷普剛開始讀書時,並未得到其他親戚的多大助益,冷嘲熱諷倒是不少,沒有任何一個人回認為貧寒之家能出龍鳳。

李存誌雖然和李懷普家已經出了五服,但看到他家孤兒寡母的不容易,倒是時常接濟他們母子。李存誌做點小雜貨生意,手頭銀錢相對寬裕,加上當時尚未成家,所以時不時買些米麵糧油送來,這對當時貧寒至極的李懷普母子已經是極大的助力了。

後來李懷普考中進士,一路青雲直上,官越做越大,但他從沒忘記自己這個堂叔,老母也時常絮叨這當年這個堂叔對他們的幫助。

他寫信給當地官府,拜托地方官多多照顧李存誌,並時常托人捎去銀錢以報當年之恩。

後來鳳翔府遭了流賊,李存誌多年的積蓄被搶劫一空,婆姨也一病不起,數月後離世。加上連年大旱,生存條件已經十分惡劣。萬般無奈之下,李存誌想到了這個侄子,遂帶著十幾歲的兒子前來京師投奔與他。

李存誌的到來讓李懷普母子十分高興。李懷普一直覺得無法報答李存誌當年之恩,聽到李存誌隻想謀一份差事給兒子攢錢娶婆姨傳宗接代後,便利用手中權力,替李存誌開了一間鹽店,這間店鋪穩定的收入足以報答當年之恩了。

上次錦衣衛給李存誌的鹽店下了帖子後,李存誌拿不定主意,便找到李懷普將事情分說明白。李懷普的職責和權限有些是與錦衣衛相同的,他已經察覺到了錦衣衛這兩年的崛起之勢。作為文官,雖然他對錦衣衛並無好感,但他清楚,沒有皇帝的支持,錦衣衛是不可能重新成為長出利齒的老虎的,他並不想做一個邀名的直臣,更不想成為皇帝的眼中釘,所以在一些事情上沒必要與錦衣衛抗衡。

他叮囑李存誌,不管鹽品質好壞,也不要管其他人怎樣,花錢買下就成。當日鹽商大會,看到如此好鹽的李存誌一次購入一百石。這等物美價廉的好鹽,別說有錦衣衛撐腰,就算是土匪山大王來賣,他也敢買,做生意不就是為賺錢嗎?

沒想到的是新鹽剛擺上櫃台便被周圍的百姓一搶而空。原先的粗鹽苦鹽都賣七錢一斤,這麼好的鹽才賣兩錢四分,能不搶嗎?平日一斤兩斤買的人,現在都是十斤二十斤的買,生怕過不了多久商鋪就會漲價,反正鹽又放不壞,一時吃不了存著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