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八旗的規矩,出征歸來時,誰能將別人的屍體帶回來,這家人就要拿出相應的財物表示感謝。
在明軍的默許下,包衣們上前將陣亡清軍的屍體搬抬了回來。由於天氣炎熱,屍體無法保存,隻能火化後將骨灰帶回去,至於無法辨別是誰的骨灰,這重要嗎?反正自己的親人確實死了。
阿濟格看著裝上馬車的數百個陶罐,心裏憤怒已極。
大清何時吃過如此大的虧?這些該死的明狗!八旗子弟死一個,我就要砍下一百個明軍的人頭來報仇!
自己回去後肯定會被老八嘲笑!說不定會以折損過重,有辱八旗威名為由,削減自己名下的牛錄和財產!
自己若是說遇到的是明軍精銳,那更會引來其他旗主的不滿!
明軍還有精銳?明軍的精銳在大淩河一役中早就全部折損了!
自那以後,我大清對明軍從無敗績!
不行!不能就這樣算了!這夥明軍現下還未完全成熟,可精銳的雛形已現!等這隻明軍成長起來,我大清怕是沒法和明廷爭奪天下了!
城頭箭樓裏觀戰的世家仆從開始時被紅夷大炮的巨響嚇了一跳,到後來目睹火銃屠殺清軍弓手,直到擲彈手用震天雷轟殺清軍,這才終於明白真正的戰場是如何的慘烈和恐怖,一條條生命瞬間就被擊殺,一點不像話本裏說的,談笑間,敵軍大敗,我軍大勝那樣的簡單,勝敗真是用屍體堆起來的。
清軍的號角再次吹響,耿仲明的漢軍旗分兵衝向明軍兩翼的拒馬陣。這次不同的是,清軍弓手跟進,遮護漢軍旗拆除拒馬障礙,耿格爾和丹巴的蒙古八旗則是在後麵準備,一俟拒馬破除後立刻衝陣。
明軍火銃手在清軍清理屍體時已坐地歇息飲水進食,以便保存體力,酷熱造成的體力流失非常巨大,所以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養分。
漢軍旗分別從兩側快速接近剩餘的拒馬障礙。這次漢軍旗全部出動,兩邊各有兩千餘人,準備不計傷亡,一鼓作氣將拒馬損毀。
就在這時,城頭大炮打響。上次打響的是正對火銃方陣的四門大炮,兩門炮口指向拒馬前的大炮並未發射。眼見清軍大舉出動,孫應元也沒再保留。隨著他的一聲令下,巨響聲中,兩枚彈丸從炮口呼嘯而出,畫出一道軌跡後,分別砸向拒馬陣前。
彈丸落地跳躍兩次,分別帶走了十餘名清軍的生命,傷者更是多達數十人。依照這個時代的醫療條件,傷者幾乎等同於陣亡。
清軍知道大炮發射緩慢,依舊不管不顧的悶頭前衝。
拒馬陣後的明軍弓手早將十餘座“百虎齊奔”架好,隨著帶隊營官的命令,這十餘座古代火箭炮被同時點燃。隨著引信的急速燃燒,一陣厲嘯聲響徹天空,一千多隻長箭激射而出,在空中毫無目的的亂竄一氣後掉頭紮向地麵的清軍人群。
清軍根本沒想到在數百步外除了遭到大炮的打擊外,還能被弓箭覆蓋。一片哀嚎驚呼聲中,數百名清軍中箭,當場陣亡者足有上百人。
漢軍旗都是耿仲明和孔友德叛逃時帶過去的原明軍,雖然在清軍嚴厲的軍規下戰鬥力得到很大提升,但原先那種骨子裏怯懦的本性猶在。眼看著還未接陣便已減員一成多,頓時前衝的速度放緩,前排的士卒開始磨蹭起來。
一名漢軍旗統領穿過人群,舉刀將前排踟躕不前的一名士卒劈倒在地,厲聲喝道:“畏縮不前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