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1 / 3)

就在京城的人們沉浸在過年的歡樂氣氛中時,遠在湖廣的盧象升正率軍跋涉在崇山峻嶺之中。

壽州一戰擊敗高迎祥、張獻忠餘部後,經過數日短暫的修整後,盧象升帶兵尾隨高迎祥向西而去。

一路經過河南汝寧府、南陽府時,盧象升分兵掃蕩從壽州敗逃到河南西部,然後聚集起來打家劫舍的小股殘匪,中間耗費不少時日。

高迎祥西竄時並未顧及大隊步卒和普通匪眾,流落到河南西部幾府的流賊著實不少,這些殘餘流賊雖然不具備攻打府縣的實力,但仍是搶掠村莊和大戶,對當地的治安造成嚴重的影響。

盧象升不斷接到所經府縣官府主官的稟告,說是流賊死灰複燃,數百數百上千一股,嘯聚山林、為禍地方,懇請理臣派兵綏靖地方,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在數次查看輿圖,研判高迎祥西逃目的及動向後,盧象升判斷流賊或進入湖廣,在山高林密的鄖陽附近休養生息,網羅賊眾後尋機東山再起,或是走淅川去往商洛山一帶,準備伺機返回陝西。

要是前者的話,自己沒必要率隊急趕。流賊既然要找地方落腳,那自己率軍從容跟進既可。到時尋見流賊盤踞之地,或是襲殺或是強攻,相信猶如驚弓之鳥的闖賊殘部並無多少必戰之心。

若是後者的話那就更不用擔心了。

盧象升從朝廷下發的塘報中知道孫傳庭和洪承疇都在陝西,也知道孫傳庭屯田練兵頗見成效,更兼有洪承疇率領的兩萬精銳官軍一直在陝西與賊交戰,如果高迎祥不明情況下竄入陝西,正好遭到孫、洪兩部的聯合打擊。

鑒於情況並不緊急,盧象升遂在汝寧府和南陽府分別駐留了一月之久。期間他將祖寬和李重進部分為三百騎一隊,輔以其他三軍的五百步卒輪流出擊,其他大部官軍則趁勢歇息休養。

在當地官府選出的敢戰之士的引領下,小隊官軍依仗人少而精,迅速出擊剿殺占山為王的各股流寇。

兩個月後當盧象升率部離開時,汝寧府的確山、真陽、泌陽,南陽府的鄧州、內鄉、新野、鎮平等州縣境內的殘匪被徹底肅清;並且通過審訊俘虜,觀察大軍所經留下的痕跡得出結論:高迎祥部並未走淅川進入陝西,而是向西進入鄖陽府境內。

隨著深秋季節的到來,天氣逐漸轉涼,但幾天一場的小雨也慢慢減少,沿途路麵變得幹燥結實,更加有利於長途行軍起來。

當盧象升部從南陽府進入湖廣的鄖陽府鄖縣一帶時,得到了當地縣府的稟告:前端時日確實有流賊經過,但並未攻打縣城,而是在劫掠了數個村莊後從縣城北穿過後向西而去。

盧象升立刻遣數隊探馬向西追蹤而去,並派人知會鄖陽巡撫宋祖舜,讓其前來鄖縣商討要事。

等數日後派遣的探馬接連返回稟報時,鄖陽巡撫宋祖舜才姍姍來遲。

據探馬回稟,他們數隊接力,前出數百裏後,在西陽關附近探查到曾經有大隊人馬經過的痕跡,確認流賊渡過白河,進入了陝西境內。

就在盧象升俯身查看案上的輿圖時,宋祖舜優哉遊哉的進入盧象升的營帳中。

年近六旬的宋祖舜是萬曆四十年的進士,論起科場與官場的資曆,都要比不到四旬的盧象升深厚許多;所以倚老賣老的他,並未把盧象升放在眼裏,私底下與幕僚偶爾談到盧象升時,宋祖舜輕蔑的斥其為“幸進之臣”。

在接到盧象升遣人知會後,宋祖舜本待稱病不來,但在幕僚的提醒下才忍著氣從鄖陽趕來。

鄖陽府距鄖縣不過四十餘裏,宋祖舜愣是在三天以後才到達這裏。

他覺得盧象升應該前去鄖陽府拜會他這個老前輩,而不是讓他來這裏等待接見。

雖然盧象升貴為五省總理大臣,但宋祖舜認為那隻是個臨時差遣,說不定有一天剿賊不力的情形下就會被一道聖旨給罷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