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艦隊盡快成長,朱由檢已經給駱養性下令,動用錦衣衛的力量,從包括廣東、福建、江浙等沿海地區搜羅經驗豐富的水手,威逼利誘下,將他們帶往登州,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縮短艦隊成型的時間,也能盡快培養出更多合格的水手和舵手。
至於炮手,那隻能靠彈藥來喂了。
在漂浮不定的海船上開炮轟擊目標,那可是一門非常難以掌握的技術,這種情況下,除了抽調勇衛營的高手來調教外,還需要葡萄牙和荷蘭教官從理論上給予指導。
隻要有足夠的金銀,歐洲有經驗的炮艦教官還是很容易找到的,而現在的朱由檢什麼都缺,就是不缺金銀財寶。
隻要是人才,隻要他喜歡銀子,那就統統用銀子把他砸暈後搞過來。
沒辦法,有錢就是這麼任性,想不任性都難,銀子太多,一天不花個十萬八萬兩的就覺得少了點什麼,心裏難受。
海軍成軍是個漫長的過程,期間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劉、張所部雖然對海況較為熟悉,但他們所有演練都是在近海,而且是在相對來說風平浪靜的渤海和黃海一帶海域,這種訓練比起橫跨萬裏大洋的荷蘭人來說簡直就是小兒科。
不管是印度洋還是太平洋,浩瀚無邊的海麵上各種突發狀況雖是發生,惡劣極端的天氣下隨時有可能船覆人亡,但隻有在應付和見識過各種複雜氣象情況後,一支真正的遠洋海軍才會誕生。
萬事開頭難。
既然想要建成海洋強國,那所有的付出和犧牲都是必須要經曆的,在這件事上沒有捷徑。
說到銀子,朱由檢不由得想到了後世流傳頗廣的一個傳聞:李自成攻破大明京師後,從皇宮中搜出了三千萬兩白銀。
在這個有鼻子有眼的傳聞驅使下,朱由檢曾經密令王承恩帶人搜遍了後宮每個角落,甚至連一個老鼠洞都沒放過,但最後的結果讓他哭笑不得。
野史害人啊。
自己一個一向自詡理智冷靜的成年人,居然去相信這種毫無根據的信口胡柴,這智商真是愧對列祖列宗。
其實仔細想過之後,朱由檢就覺得這事太過荒誕。
要是真有那麼一大筆巨款,朱由校臨終前能不告訴自己的弟弟、未來的皇帝嗎?
況且這麼一大筆銀子,單是儲存就需要好幾個大倉房,並且每次從外麵運進宮裏就要動用大量的太監,根本瞞不住人。
若是真有,在崇禎登基之初,早就有邀功請賞者巴巴地跑來獻媚了,眾人皆知的事情,難道隻瞞著皇帝?如同篩子一樣的皇宮裏,如此驚天之事能瞞得住嗎?
要是真有這麼大筆銀子,曆史上的崇禎至於穿著打補丁的衣服?至於讓母儀天下的皇後在宮中紡紗度日?
再者說了,自萬曆掌權後,偌大的後宮,上萬的太監宮女,所有的開銷都來自於每年一百餘萬兩的金花銀,這點銀子還得每年算計著花,那三千萬兩銀子是如何積攢下的?
如今世麵上流通的巨量白銀,都是自隆萬開海後,從海外流入大明的,在此之前,大明的主要貨幣是銅錢和絲帛,去哪淘換如此巨量的銀子?
這種無腦之人的臆想,就如同傳說皇帝用金鋤頭種地一樣,實在是可笑至極。
在聖旨的最後,朱由檢下令,各軍整備完畢的情況下,孫傳庭、盧象升、秦良玉帶隊返京,太子將會親至德勝門外郊迎。
https://8./book/59364/491381558.html
8.。8.